白敬祺最后老年痴呆(最后他们都变了吗)
作者:咖啡里的云
声明: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白色强人》,很符合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于未来职场和未来生活的构想,会让人更加冷静、理智和客观地看待一些事情。
人都是复杂的,也应该是复杂的。
扮演不同的角色就表现出不同的样子,公私分明,应该这样。
我们看剧,看的是别人的人生。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从别人的人生中看到自己,学习从表面看本质的能力,让看剧所花的时间,更有价值。
医生这个职业,不论大环境怎么变,每位医生的原则都不能变,以民为本是初衷,更是一生的信念。
杨逸滔和唐明的医术,在国际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杨逸滔,永远发丝直立、杀伐果断,看上去像个野心家,要做院长,要推进公立医院私有化的改革。
他步步为营,拉拢媒体、医发局高层,乃至党派财团也和他暗中勾结,身为全港最贵的医生,他的医术更是最牢靠的筹码。
一开始,也许你会以为他会是那种一奸到底的角色。
可实际上,他不过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杨逸滔看到政府公营医疗体制的问题,他不满足于现状,敢于挑战权威与传统。
他坚持多年的医改方案,很自信这个方案能够改变整个医学界。
他希望通过医改去解决,他是真的希望能有更多资金扶持医疗行业,深信医疗和金钱是挂钩的。
或许当人在过于自信的时候,就会自动屏蔽困难。
他一定知道资本是双刃剑,但他选择相信资本所带来的利益,他以为商人会和他一样善良,一样拥有医者仁心。
从某个角度而言,更多的钱的确可以服务好更多市民,只是会牺牲公平。
为了达到目的,杨逸滔也会通过一些手段去威胁反对医改的吴议员。
看上去很卑鄙,可实际上每次威胁都没有成功。
因为杨逸滔作为一个医生,即便再想医改方案顺利通过,但他依然没有办法忘记自己作为一个医生的职责——救人。
所以,即便吴议员没有答应,他还是为他病危的妻子做了手术。
即便剧中大部分的时间里,杨逸滔和唐明都站在不同的派系,但他还是会因为欣赏唐明的医术而想尽办法留住唐明。
这些年来,一直坚持阻止杨逸滔进行医改的人是吕仲学。
吕仲学反对的原因表面上看似不想让权,因为如果医改成功,那就意味着法案提出者杨逸滔必然上位,成为明成北的一把手。
但事实上吕仲学的坚持也能理解,他也只是想要公平,没有错。
每一次会议上的反对票,医院中的唇枪舌剑,院长吕仲学和副院长杨逸滔的不合弄得全医院都知道。
但即便如此,杨逸滔并没有因此为难过吕仲学的女儿吕蔼宁,甚至可以说是对她倾囊相授。
这除了说明杨逸滔除了能够分清事情之外,更是从来没有把吕仲学当成自己的敌人。
《教父》里有一句话:
永远不要憎恨你的敌人,那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这一点,杨逸滔做得更好,简直可以堪称楷模。
他从来不恨吕仲学和唐明,更不会视他们为敌人,对于对手,杨逸滔其实更多是惺惺相惜的。
所以他才会真心去帮吕仲学做手术。
所以他才会和唐明统一战线在聆讯会上抵抗政府。
所以他才愿意委任唐明做副院长,一起看着他多年所坚持的医改方案能够成功......
吕仲学手术能够醒来,其实杨逸滔是开心的,他的笑容不是演出来,病房里只有他们两人,无需演戏。
很多人说讨厌吕仲学。
说他老奸巨猾,只会一味地反对,又没有更好的方案。
说他哪怕手下一个个倒戈,也要在法案投票时坚定投出自己的反对票。
说他阴狠毒辣,处处针对杨逸滔,为战胜杨逸滔不惜拿病人生命做赌注,翻脸无情。
说他甚至在做手术之前都要摆杨逸滔一道。
而在杨逸滔帮他做手术救回他的时候,他却不知恩图报,得了便宜还卖乖,还要反咬一口,又恨又骂。
吕仲学在女儿的质问下,说出他一直以来坚持反对医改的原因,无非为了两个字“公平”。
吕仲学这是私仇公报,感谢归感谢,阻止归阻止,他不希望因为杨逸滔对自己有恩而牺牲全香港几百万市民的公平,这也是一种公私分明。
如果这件事只看到表面就去责怪或谩骂一个人,那只是彼此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或者深度不同。
剧情中间特意安排了一个乞丐来看病,明成北的医生们没有一个人会因为他的身份而不对他进行救治。
但如果医改成功后医院真的需要听资本的话,对病人分级怎么办?
吕仲学说他赌不起,他是会耍手段,但他阻止医改通过不是为自己,不是吗?
吕仲学叫唐明放弃做手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最重要的是要避免四个字,“节外生枝”,希望他不要因为一个病人的权益,而忽略几百万人。
但他被程洛雯反问,如果连一个病人的权益都无法维护,如何维护几百万人的呢?
当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看到的本质也会不一样。
吕仲学回头的那一下,我理解为他当时是有站在程洛雯的角度上去认真思考她的话的。
杨逸滔对唐明说为什么自己选择神经外科,因为他天生就想要挑战最难的事情,所以他不满足于做最贵的医生。
他也不是贪权,他就是想尽自己能力做更多、更好。
他相信他选择医改是没有错,因为他的人生从来没有错过。
他才会这么自信,他才会想医改通过之后就做回一名医生。
杨逸滔这个角色不是反派,不是奸角。
他没有做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情,也没有sha人放火,他只是有自己的执念和追求。
他只是不满足做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他想做一番大事,他想改变不满的现状。
急症室的病人需要手术,他不怕有机会被感染,说要亲自做手术。
归根到底,他仍是一个医生,医者仁心,不管未来会如何,我想杨逸滔都会记得,他是先成为一个医生,再成为院长。
但在最后当杨逸滔发现医改方案的出台已经变质后,他会神经紧绷,好像自己一直坚持的东西其实就如空中楼阁。
他发现自己做错了,片刻冷静后,他又会马上出击,选择了用最极端的方法去制止医改的进行。
他宁愿牺牲自己,宁愿自己不能再做医生,也要煞停方案,也要放手一搏,不能一错再错。
杨逸滔为了目标不择手段,跟媒体勾搭,但是每次威胁别人,在人命面前总会让步,他什么都可以让步,唯独在涉及病人的时候不可以让步。
杨逸滔这个人最大的魅力,就是有野心,有手段,但更有底线。
医改再重要,杨逸滔也不能允许它凌驾于医生的职业道德之上。
唐明,作为心胸肺外科的天才医生,则比杨逸滔理想主义太多。
医生做手术应该分病情缓急,而不是给病人分等级,高官先治,有钱人先治,这是唐明和杨逸滔最大的分歧。
唐明热爱自己的工作,深情专一自己的挚爱,坚持学习,敢于创新工作,敢于挑战自己不擅长的工作(管理),有眼光地收徒弟。
对于唐明来说,病人的安危永远摆在第一位,规则是其次,不会为了迁就规则,而放弃自己的原则。
他试过不顾上级规定,进行一次血型不吻合的心脏移植手术。
因为唐明是在手术过程中才知道血型不吻合,而这时病人的心脏已无法再放回去了。
病人手术后多活了半年,很感谢唐明当时的决定,可唐明却因此被问责。
他甘愿为了女明星同意做手术去说一个谎,他笃定地说:
一个谎言就救回一个病人,值得冒险。
他不理权斗,无畏流言,他的字典里没有“明哲保身”,只有“问心无愧”。
他只想好好做一名医生,无心参与政治。
于是,唐明一次次因为所谓的“受家属嘱托,向病人隐瞒病情”、“手术出现不可控差错,强行手术为病人续命”等违反规则制度。
也因此,从业十三年的唐明成为香港医学界著名刺儿头,先后五次因为不遵守医生条例而被医发局聆讯,几次险些吊销执照。
只因他每一次都把病人的安危利益置于程序规则之上。
当然了,作为理想人物,唐明的每次决定最终都得到了病人的由衷感谢。
可以说,唐明是一个相对完美的医生。
医术高强,有理想,有责任。
他就连反对杨逸滔,也只是因为不想杨逸滔一手遮天。
唐明本身就是个只想做手术,只想救人的医生,心不系政治,说自己不喜欢也不适合,但如果参与政治能救更多的人呢?
所以即便唐明不愿意,还是出来和杨逸滔竞争院长之位。
唐明十几年经历了五次医发局的聆讯,按理说他应该学会改变自己,让自己变通一点。
他的原则过于理想化,别人推举他做院长,其实就是利用他去对付杨逸滔而已。
其实,唐明自己何尝不知道呢?
他的原则坚守的十几年,做医生就是应该人命大于规则,这是不管他经历五次还是五十次聆讯都不会变的态度,会变就不是唐明。
所以这一次,他会出来和杨逸滔竞争,还是因为这个原则。
杨逸滔说,想不到唐明这么会收买人心。
但其实是唐明本身的人格魅力就深得人心,这也是吕仲学早就预见到的。
“如果他出来和YT竞争,他一定是民之所向”,就连被杨逸滔亲手提拔的程洛雯也改变主意支持唐明。
唐明不希望医院或医生将病人分等级,他明知道自己是被利用,但如果他本身不想做这件事,他也会拒绝的。
因为这个原则,唐明牺牲了婚姻,没有陪伴妻子,约会永远迟到,和5年前没有这个原则的苏怡离婚。
因为这个原则,唐明宁愿答应吕仲学到明成北任职,也不想被封刀一年。
因为现实状况下,只有做院长,才能救更多的人,唐明才会选择竞争的。
有些人说受不了剧情这样的走向,又是烂尾了。
坚持这么多年要医改的杨逸滔可以说变就变。
坚持不参与政治的唐明也在剧情中段时说变就变,出来与杨逸滔竞争院长的职位。
被大多数人骂了10几集的吕仲学最后也“医者仁心”了。
这简直就是乱编。
是吗?说这些话的人真的看懂看透每一个角色了吗?
当我们看人看事很浅显的时候,就会发表一些很表面的言论,以己度人。
正是因为他们本都是医者仁心,才会根据现实情况做出他们的选择,不是说变就变,而是根本没变。
~未完待续~
(所有配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咖啡里的云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倾诉一颗不曾叛离的心
坚信成长才是女人最终的归宿
愿你能在我的文字里感受温暖和深情
推荐阅读:《白色强人》:也许每个人的动机和欲望不同,但他们仍都敬畏生命
《白色强人》:爱上同一个男人的她们,展示了友情最高级的状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