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到底存在吗(核舟记学过了吧)

核舟记到底存在吗(核舟记学过了吧)(1)

清 陈祖章 《东坡夜游赤壁》核雕

(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小时候学这篇《核舟记》时,一直都觉得不可思议,难以想象,在当时的条件下,那么小的果核上,是如何凭借着肉眼和简单的工具,雕刻下那么多栩栩如生的形象的呢?又是什么样的力量驱使着清贫的匠人保持着如此大的创作热情呢?

原来真有“核舟”!

核舟记到底存在吗(核舟记学过了吧)(2)

陈祖章作品局部

这个小核雕长3.4,宽1.4,高1.6。完工于清乾隆丁巳年(1737年),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清代匠人陈祖章的唯一传世作品。

核舟记到底存在吗(核舟记学过了吧)(3)

陈祖章作品局部

这个小舟外观狭长,就着橄榄核天然的外廓弧线作为船底与船篷。船篷顶部略浮雕,似盘着风帆与绳索。中窗两面平均排列着四扇镂空的花窗,中间两扇可以推开。(和书本上描写的一样了有没有)。

舱内桌案杯盘罗列,一客人依桌而坐,而当窗者头戴纶巾,凭栏远望,那不正是正在酝酿诗句的东坡先生吗!

船右前侧,一侍女依着船舷看着水面出神,似乎在休息,又似乎被水波涟涟吸引。

核舟记到底存在吗(核舟记学过了吧)(4)

陈祖章作品局部

船首,一位老仆戴着帽子,穿着短衫,盘腿而坐。

一童子蹲在炉前烹茶,另一个童子则扶着他的肩膀与之嬉戏。

都知道东坡先生精于茶道,这船头的景象颇为写实。

在船的另一侧,还有一位文士凭栏回望,像是在和船内人说话。

全船一共雕刻八人,细如米粒。

核舟记到底存在吗(核舟记学过了吧)(5)

陈祖章作品局部

然而,还有隐藏的彩蛋。

将舟身翻过来,船底竟然雕刻着《赤壁赋》全文三百余字,字体不甚工整,但细密井然。

文后落款,“乾隆丁巳年五月臣陈祖章恭制”。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深深地赞叹,人类的艺术的极致追求,对三千大千世界的思考,从未停止。古语说,“巧夺天工”,原来竟是真的。这样超出了常人认知的艺术,太令人震撼了!

微雕,是人类对空间的艺术探索

核雕算是微雕艺术的一种。

无论是国内外,过去还是现在,人们都在对时间和空间进行着探索。

对于艺术家来说,有人探索大,有人探索小。

乐山大佛,狮身人面像,伏尔加格勒巨型雕像,自由女神像……人们将对神的崇敬和信仰以巨大的形象塑造出来。同时,微雕艺术家们又在向极致的小中求索。

佛说,三千大千世界,一粒沙中有世界。

艺术家们在大与小中的探索,仿佛一个孩童正在未知的世界涂鸦,企图知道世界的边界和真实一面。

探索无穷无尽,而更大和更小的艺术品一再刷新着人们的认知。

核舟记到底存在吗(核舟记学过了吧)(6)

国外微雕作品

核舟记到底存在吗(核舟记学过了吧)(7)

国外微雕作品局部

这是美国雕刻艺术家辛蒂·琴恩(Cindy Chi)的一幅作品,名为《草原上的大象》。

她在2B铅笔上雕出令人震惊的大象,黑色的大象是石墨笔芯的本色,三头觅食的大象构成一个栩栩如生的家庭,细节生动,粗糙的大地由铅笔的笔身雕成。

在人们惊叹作品不可思议的时候,是否也感受到作者试图表达的时空之美。

核舟记到底存在吗(核舟记学过了吧)(8)

核舟记到底存在吗(核舟记学过了吧)(9)

当代行为艺术家雕刻作品《一亿颗瓜子》

在未知的广袤宇宙中,大与小,不过是个相对的概念而已。

每一幅微雕作品在震撼人心的同时,更让人们感受到身处时空的孤独与迷茫。

文玩艺术与文人

中国的文人热衷于文玩艺术。

一个精致的核雕作品,轻轻捏于指尖,时时把玩。

每一个作品都诉说着人与自然之间的某种联系。

无论是案头,还是田间,无论是伏案读书的间隙,还是与人谈笑风生的闲暇,在某一瞬间,被匠人和文人赋予了各种精神意志的小小核雕,都让他们感到坦然与坚定。

核舟记到底存在吗(核舟记学过了吧)(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