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逝世(痛悼七一勋章)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七一勋章”获得者,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辛育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6月7日22时5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两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逝世(痛悼七一勋章)(1)

与白求恩并肩作战100多天

决定学医报国、用行动践行誓言

1938年5月

17岁的辛育龄参加八路军

担任卫生部后方医院的卫生员

并于第二年被派往白求恩医疗队

两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逝世(痛悼七一勋章)(2)

在炮火纷飞的前线

辛育龄多次目睹白求恩不肯撤退

镇定为伤员做完手术的场景

虽然仅和白求恩并肩作战100多天

却深深影响着辛育龄

他也由此萌生了学医报国的念头

↓↓↓

“救死扶伤平生愿,人生价值是奉献”

辛育龄写下的这句诗

正是他用行动践行的誓言

主刀我国首例人体肺移植手术

首创双腔插管麻醉法

首创针刺麻醉下肺切除手术……

行医80余载

这位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

创造着中国医学界乃至世界胸外科领域

无数个“从0到1” 的突破

后来,辛育龄历经3年时间

筹建中日友好医院

医院建成后,他主动辞去院长职务

牵头举办培训班

培养出1000余名胸外科技术骨干

指导各地40多家医院创建胸外科

成功搭建中国胸外科教研教学体系

两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逝世(痛悼七一勋章)(3)

“我当了一辈子的医生

看了无数的病人,没有遗憾”

辛育龄曾说:“我一生最大的愿望

就是做一个好医生

做一棵无影灯下的‘不老松’”

即便晚年身体每况愈下

需要扶着推车才能走到医院

他仍坚持每周出门诊、参加科室查房

当时已年逾八旬的辛育龄

在一个记事本里记录着

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病情发展:

“早晨上班因路不平摔倒,右膝皮肤受伤

越来越走不稳了!”

“因腰椎间盘增生,椎管狭窄

引起双脚麻木、跛行,曾多次摔跤”

两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逝世(痛悼七一勋章)(4)

晚年的辛育龄身体状况越发恶劣

家人很是担忧

三番五次劝说让他休息

辛育龄却说:

“我还可以再接着工作

还可以为更多的病人看病”

两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逝世(痛悼七一勋章)(5)

直到89岁时

辛育龄在一次出诊过程中因腰疾站不起来

才彻底结束了出诊生涯

当时,辛育龄说:

“我当了一辈子的医生

看了无数的病人,我没有遗憾了”

两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逝世(痛悼七一勋章)(6)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

100岁的辛育龄老人荣获“七一勋章”

辛育龄的女儿辛晓梅回忆:

“当时父亲在半睡的状态下

得知这个消息,马上就精神了

口中不停地说‘好!高兴!’”

他是后辈眼中的“住院医师”

寄语年轻医者

“做白求恩式好大夫”

辛育龄延续着白求恩精神

而他自己也在年复一年的坚守中

成为了年轻医者眼里的榜样

辛育龄的学生刘德若说:

“辛老办公室常年亮着灯

无论上班还是下班

大家都能看到辛老在办公

就像住到医院一样

所以被后辈称为‘住院医师’”

是辛育龄对年轻医者的寄语

在这份精神的感召下

无数年轻医务工作者以白衣作战袍

不负使命与担当

两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逝世(痛悼七一勋章)(7)

送别辛育龄

您一路走好

来源: 央视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