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行汉服日的情况(石家庄某小学设)

汉服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服饰,拥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文化底蕴,象征着我们国家的民族精神。而在近些年来,随着国学的复兴,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重新拾起了对汉服的兴趣,身着汉服出现在了大街上,体现了中国的仪服之美。然而在某地的一小学中,却因为学校想让孩子们穿汉服而引起了家长们的不满,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学校举行汉服日的情况(石家庄某小学设)(1)

自愿穿汉服日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因为在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与国学有关的课程,比如中医诗词等等。而在这种情况下,便有这么一位校长突发奇想认为,想要传承中华的文化还需要穿着中华的服装才对,毕竟这样的话能够让孩子们更深层次的拥有文化自信,也能让大家在国学更浓郁的氛围内学到知识。更何况在他看来汉文化的服装也非常美观,正适合现在的小孩子们穿着,所以综合以上几种考虑,校长便设立了每个周四的自愿穿汉服日,希望并鼓励越来越多的小朋友,能够让家里人给他们穿戴好汉服前来学习。

学校举行汉服日的情况(石家庄某小学设)(2)

不得不说这个校长的本意是挺好的,可是却反而造成了反效果。虽然每周四的自愿穿汉服日让小孩子们感到非常新奇和兴奋。原来在家长们看来,校长的这一政策虽然能够让孩子们传承中华文化,但对于一个普通家庭而言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毕竟汉服这个东西属于不常见的服装,费用还是较为昂贵的,有时候一件汉服可能就要几百乃至几千,要是想要追求更好看的汉服,那价格就要更加昂贵。而这无疑会给他们带来一个经济上的压力。

学校举行汉服日的情况(石家庄某小学设)(3)

更何况这个“自愿穿着汉服日”设在每个周四,也就意味着他们不可能只准备一套汉服就草草了事,而是要根据各方面的因素,像准备常服一样给孩子准备汉服。可是汉服又不像长服一样适用的范围那么广,真的买了这些衣服,除了能够在周四穿一穿,其他时候就要用来压箱底了,这无疑是不值得的。

学校举行汉服日的情况(石家庄某小学设)(4)

再加之身着汉服的话,就意味着孩子们要打扮的花枝招展的,他们去的是学校,是一个学习文化知识的地方,不应该在穿衣风格上这么下文章。而且在上学的时候穿着如此漂亮的衣服,那很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攀比心理。到时候一些自觉衣不如人的孩子,肯定又会跑回家中向父母哭诉要求,父母给自己买更好看更贵的汉服,这一点也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

学校举行汉服日的情况(石家庄某小学设)(5)

更何况,在学校里肯定也,会有一些家境条件比较好的学生,而在看到他们的穿着比较华丽之后,谁又能保证这些普通家庭里的孩子,不会因为这份华丽而迷失本心,甚至去主动讨好这些富人家的孩子呢?就算这个小学校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真正执行起来恐怕又会出现变味,彻底沦为负孩子们的秀场,而到那个时候想要再次改正可就难了。

学校举行汉服日的情况(石家庄某小学设)(6)

网友提出解决措施

孩子的教育可马虎不得,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不应该让他们参与如此有争议的活动。不过也有网友对于这个活动的实施进行了一些改动提出了完美的解决方案,那便是校长既然想要弘扬传统文化的话,那就不必非得要孩子们自费去买一些外面的汉服,而是直接在学校中已有的校服中进行改动,将之加入汉文化的元素,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导这些学生们这些元素的由来,从而引导他们更积极的传承国学学习我们本民族的文化。

学校举行汉服日的情况(石家庄某小学设)(7)

又或者,校长也可以为老师们配备一些价格合理的校服,在周四的时候让这些老师们穿着汉服来为孩子们讲课,同样能够起到相同的效果。不要从孩子们的身上做文章,倒不如让老师和校长自己以身作则。

个人观点

传承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固然没有错误,但有时候也不必太过拘泥于一种形式。传承文化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对我们未来发展有帮助的人。同时,传承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精神,理解我们古代人们所推崇的君子品格,以此来激励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而不是麻木地将之照单全收,一板一眼地都学习古人,那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学校举行汉服日的情况(石家庄某小学设)(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