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灭亡有什么原因(秦朝灭亡的另一个原因)

秦朝灭亡有什么原因(秦朝灭亡的另一个原因)(1)

文 | 黄虫子

始皇二十九年,嬴政到东方巡游,经过阳武,埋伏的力士投掷铁锤,击中副车。

三十一年十二月,微服夜巡咸阳,在兰池与杀手狭路相逢,形势十分窘迫,随行的四名武士勉力击杀了盗贼。

两起事件,距天下平定的时间,分别为三年、五年。

激起的风波让人胆寒。

阳武并非秦国本土,咸阳却是帝国腹心。

敌人的攻击越来越近,力度越来越大。

但是,比起后来的事件,上述的危机还不算严重——

三十六年,东郡坠下流星,老百姓在陨石上刻字:

始皇帝死而地分

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说:

今年祖龙死

六国的势力并没有消亡,它潜藏在民间,好似床下的强盗,不知何时挺身一击。

灭国者易,灭人心者难。

敌对势力从行刺升级到操控舆论,更危险了。

大秦名义上拥有四海,却连屡次挑战的对手都找不到。

嬴政气急之下,将事发地点方圆数里的人畜屠杀殆尽,依然于事无补。

有人跟他说:

东南有天子气

这句流言,最终引发更大的危机,直接导致嬴政累死在路上,间接促成胡亥上位,使得秦朝灭亡。

强横不可一世的大秦天子,拖着病弱的身躯,多次巡行,力图抑制滋生的敌势。

正如一个农人面对漫山野草,左支右绌、心力交瘁。

其间的无奈,岂是后人所能体谅的。

在楚地,在吴中,天子的仪仗不但不能震慑蠢蠢欲动的潜流,反而诱动豪杰的野心,助长了刘、项的欲望。

形势发展,背离巡行初衷,让人始料不及。

整个国家,受制于一个暗潮涌动的舆论场。

偏远的故楚沛县,小吏刘邦,凭着敏锐的嗅觉,潜心经营舆论。

在一场当地政府主要首长举行的宴会上,未来的岳父吕公,称他面相非凡。

县中传言,此人股上有七十二黑子,暗合星辰天意。

酒馆老板娘言之凿凿,见过刘亭长醉卧化龙。

待刘邦斩杀了一条大蟒,人们编出赤帝子杀白帝子的故事,暗示秦朝将被取代。

类似的情景,北至九原、南至百越、西至巴蜀、东至大海,同步上演。

陈涉吴广揭竿而起,作狐鸣,鱼腹藏书。

崩溃已经不可避免。

秦国的迅速失败,固然有横征暴敛、不惜民力、军队布防失措的原因。

面对舆论的无能无力,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