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凌晨4点起床(清代皇帝一天的生活)

随着上个世纪初封建帝制被彻底埋葬,往日皇帝的神圣显赫权威已成为过眼云烟那么,当人们置身于紫禁城,大家很想知道当年清代皇帝在宫里怎么生活,跟一般的老百姓有什么不一样?他们怎么样吃饭?穿什么样的衣服?办公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大家可能都很好奇下面,我们就通过历史文献,以及故宫留存的完整的宫殿建筑和当时皇帝使用的一些生活用品,来还原一下他们当年的生活情况,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清朝皇帝凌晨4点起床?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清朝皇帝凌晨4点起床(清代皇帝一天的生活)

清朝皇帝凌晨4点起床

随着上个世纪初封建帝制被彻底埋葬,往日皇帝的神圣显赫权威已成为过眼云烟。那么,当人们置身于紫禁城,大家很想知道当年清代皇帝在宫里怎么生活,跟一般的老百姓有什么不一样?他们怎么样吃饭?穿什么样的衣服?办公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大家可能都很好奇。下面,我们就通过历史文献,以及故宫留存的完整的宫殿建筑和当时皇帝使用的一些生活用品,来还原一下他们当年的生活情况。

主要讲讲清代皇帝普通一天的生活:即皇帝一天中常规情况下的学习、理政、穿衣、吃饭、居住的情况,揭密深宫大院内宫廷生活的神秘面纱。这里所讲清代皇帝一天的政务和日常生活,不是具体某天生活的再现,而是根据一天内必要的和主要的活动,浓缩成具有代表意义的皇帝一天生活的图景。

清代皇帝的地位至尊至贵,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其每天的生活,也都有严格的规定,必须符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要求。清朝皇帝每天的政务活动有时平常、普通,有时特殊又很重大,比如登极大典、派兵出征等都是重大的活动。皇帝普通一天的生活,不外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处理国家政务的活动,如每月逢五的常朝视政以及御门听政等;二是皇帝的生活起居,包括衣、食、住、学习、礼佛、娱乐等。清代皇帝的起居、饮食等日常生活的活动场所主要在后寝,生活方式在保留满族基本传统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汉族历代帝王的宫规,形成清皇室特有的起居、饮食制度。通常情况下,一天的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通常情况下,皇帝一天,从早上开始第一件事是学习。皇帝是非常勤奋的,尤其是清朝的前几任皇帝,他们几乎每天5点左右就要起床。起床以后第一件事儿就是到书房做早读。清朝人是马背上得天下,所以他们始终也不忘祖宗对他们要求的根本,即每天读书之前他们都要拉弓练剑,还要学习蒙古语、满语、汉文,之后便读书,无论多么繁忙,学习这一点,他们从来不放松。皇帝亲政以后,也要把继续学习放在首位。

为研读经史,康熙时起建立了日讲和经筵制度,由日讲官每日轮流入侍进讲,无论政务多么繁忙,从不间断。皇帝所读之书是先祖列宗的《实录》和《圣训》。清代皇帝学习前朝《圣训》、《实录》,是为了取法借鉴治国之道。早读之后,皇帝该用早餐了。清代皇帝吃饭称“传膳”、“进膳”或“用膳”。清代皇室沿袭东北满族的饮食习惯,一日早晚两次正膳。早膳在上午7:00—9:00,晚膳在下午1:00—3:00。两次正膳后,每晚进一次“晚点”(小吃)。如临时需要饮食,则随时传进。每到用膳时,由太监在传膳地点放好膳桌,其他太监迅速运来饭菜,按规定摆在膳桌上。先由侍膳太监看看每道菜中的小银牌变不变色,再尝一尝,没发现问题,皇帝才拿起筷子。因为皇帝的饭菜很多,服伺太监要不断给皇帝传动盘子,让皇帝每道菜都要吃吃,如果皇帝喜欢吃哪一道菜,太监也不能允许他总吃,总要给他换换花样,这样做是以防有人知道皇帝喜欢吃什么,而在这道菜里下毒。皇帝大多是一个人单独用餐,没有旨意任何人不得与皇帝共餐。皇太后及妃嫔,一般在本宫用膳。皇帝每日供备的分例种类繁多,做成的全份膳有几十种,皇帝一个人根本吃不完,许多只摆摆样子而已。待皇帝用膳之后便将其赏赐给妃嫔、皇子公主及大臣们等。能陪皇帝吃饭或得到皇帝赏赐一品饭菜,都是很大的荣幸。

常朝即皇帝日常处理政务之称,也称为“日常办事”。早饭后九点到十一点是皇帝上朝理政的时间。宫内办事地点主要在乾清门、乾清宫和养心殿。清代皇帝理政主要是宫中日常批阅奏章、召见官员等。御门听政是清初皇帝日常主要的政务活动,是皇帝公开处理政务的主要形式。清代把御门听政视为勤政、理政,强化皇权的有力措施。

清朝顺治皇帝亲政后,坚持每天上朝的制度,康熙、乾隆仍遵此制,有特殊活动除外。皇帝御门听政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听部院各衙门官员面奏政事”,二是与大学士、学士一起集议处理折本,若皇帝对大臣的奏折的批示及内阁为题本草拟的票签,如果举棋不定,就将奏本折上一个角,拿到第二天的御门听政上讨论,叫折本。通过御门听政,各部院衙门及时向皇帝启奏本部院的政务和奏对皇帝的垂询,在与权臣一起讨论处理折本中,皇帝能听到各方面的意见,从而作出决断。皇帝的许多重大决策,都是在御门听政时做出的。

除御门听政外,召见大臣、引见官员也是皇帝日常的另一项政务活动。大臣因奏事或筹咨政事等须面见皇帝,便在皇帝用早膳时将写有姓名、籍贯及出身的红头牌(王、贝勒)或绿头牌(官员)呈交皇上,恩准后方可进见。皇帝引见官员每日少则一次多则数十次,引见后皇帝将面试的意见朱批在被面试的官员的履历单或引见折上。

皇皇帝日常大量的时间用于批阅内、外臣工的奏章。特别是在康、雍、乾时期批阅奏章孜孜不倦,常常到夜间,朱批奏折上百字的屡见不鲜。据记载雍正皇帝“自朝至夕,凝作殿室,披览各处章奏,目不停视,手不停批,训谕数人,日不下千百言。”真正做到天下大事“朝纲独断”。清代虽然设有议政处、内阁、军机处等中枢机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但并无裁决大权,朝中政事都由皇帝一人说了算。自嘉庆以后,皇帝渐渐懒惰,很少勤政,御门听政便废弃了。加之同治、光绪两朝幼年继位,由太后垂帘听政,处理政务便变成另一种方式了。

皇帝每天常朝后,下午一点到三点左右午休,然后进晚餐,饭后或继续批阅奏章,或看书,作诗,绘画,一般是由妃嫔陪同娱乐的时间。清代宫廷的文化生活十分丰富,虽保留了一些满族的民族特色,但更多受汉文化影响,呈汉化倾向。清初的几位皇帝学习汉族文化,爱好历代文物,擅长诗文书画。清宫内的娱乐活动多种多样,其中宫内娱乐活动最热衷的是看戏。宫廷的戏班一般由太监组成。康熙皇帝喜爱音乐,曾研究乐律,学习过外国的音乐,还主持编纂了音乐理论书籍《律吕正义》。乾隆帝亦热衷于戏剧、音乐。每次外出巡幸、围猎,都有南府戏班演员跟随;他本人也很喜欢弹琴。清晚期的光绪皇帝和清逊帝溥仪也和爱看京剧,除升平署外,还经常请民间戏班进宫演出。此外,弹琴、养花、玩牌、下棋、豢养宠物都是皇帝们所喜欢的。由于各个皇帝喜好不同,故娱乐内容也不尽相同。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内容。春季曲水流觞,冬天冰嬉烟火,春、秋赏花吟咏等等。

皇帝在晚上加一顿小吃后,19:00—21:00是皇帝礼佛书经的时间。皇帝起居卧榻之侧几乎都设有小佛堂,是为皇帝每晚进行佛事设置的。皇帝每天早晚进佛堂拈香,每月初一,还要读佛经,并到各处佛像前拈香。清代皇室宫廷的祭祀活动很频繁,皇帝皇后笃信宗教,在宫内建佛堂、道殿和萨满祭祀场所。日常供奉礼拜,还经常举行大型的祭祀。祭祀包括祭天地、祭神和祭祖。祭祀活动既有大祭祀、中祭祀和群祭祀的朝廷传统祭祀,也有满族特有的祭祀堂子和坤宁宫祭神。

皇帝在佛事后,稍事休息并沐浴,在清脆的打更声的伴随下,到了就寝的时间。按照皇室家规,皇帝年满十五岁大婚典礼后,新婚夫妻只在坤宁宫东暖阁洞房共居三天,然后各回自己的寝宫居住。清代后妃制度规定:皇帝有八个等级的妻妾,应有皇后一位、皇贵妃一位、贵妃二位、妃四位、嫔六位,嫔以下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清朝历史上,康熙有后妃79人,为最多,乾隆有后妃39个,子女30多个,光绪最少,只有一后(隆裕皇后)二妃(珍妃、瑾妃)。皇帝住养心殿,皇后及其妃嫔、贵人住东西六宫,常在、答应没有自己的住房,亦随妃嫔居住。皇帝平时不能到妃嫔宫里过夜,他若要哪位妃嫔陪寝,由皇帝在晚膳时翻牌(一种竹制的签牌,上端染成绿色,书写某某后妃的姓名,此牌原为选秀女时所用)而定,把她们召到皇帝的寝宫里。因“牌”的顶端涂有绿颜色,称“绿头牌”。被召幸的妃嫔,当晚不再回到自己的寝宫,但也不能整夜与皇帝共寝,就在寝宫的东、西两旁的围房暂住。皇帝入寝时,除随侍太监外,其他人不得靠近。

以上就是清代皇帝普通生活的一天。

清代皇帝的生活确实是丰富多彩的,又是非常的奢侈、豪华的。和历代的封建帝王一样,他们用尽劳动人民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供其全家挥霍和享乐。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清代帝后生活展现我们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和创造光辉灿烂的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面。清代皇帝普通一天,包括从早上学习到吃饭,到理政,到休息,到娱乐,到拜佛,最后睡觉,整个一天生活大概是这样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