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走出来的小伙子写诗(泸州6旬校园保安写了100多首诗)
因为一首诗,这几天,古蔺县蔺阳中学一位“诗人”的关注度有点高。这名草根“诗人”并非学校老师,职业就是一名普通保安,但他经常在一些自媒体或者朋友圈里发表诗作。只有初中文化成都,却拥有保安与“诗人”双重身份,这位年届6旬的保安是怎样做到的呢?
环境影响
学历不高却从小爱诗词
学生放假后,蔺阳中学校园里很安静,校门口保安室的门还开着,办公桌旁,今年60岁的保安大叔雷才刚正捧着一本《四川旧事》看得津津有味。
雷才刚从小就喜欢看书、朗诵诗词,闲来无事也会赋诗一首。“我只有高小(相当于初中)文化水平,写出来的诗大多是有感而发。虽然注重平仄押韵,但内容很平实,有的更像是‘打油诗’,也没勇气往外投稿。”雷才刚说,这些年零星创作的诗歌有100多首。
雷才刚与诗词结缘,与从小的“耳濡目染”有关。小时候,经常看到村里老一辈文化人聚在一起吟诗作对,那场景很让人羡慕;过去的农村,但凡哪家有红白事,为了热闹,村民们都会说些四言八句、顺口溜烘托气氛……因为四言八句的格律与诗歌、对联大体相仿,受此影响,雷才刚从小就会编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顺口溜和对联,内容既有讴歌新生活的,也有沿用旧诗词重新编的。
高小毕业后,雷才刚应征入伍,戍边5年。在一次收看新闻联播时,看到军人在边境巡逻,就想到了当年的自己,于是即兴写下了一首无名诗:少壮离家戍边陲,珠峰脚下军号吹。先辈舍身驱穷寇,寸寸国土必收回。代代军人同甘苦,国界巡逻战马摧。男儿当存报国志,不斩外寇誓不回。
退伍回家,雷才刚在太平镇从事过协警、村支书等工作。闲来无事,他把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通过一首《太平,我的根》表达出来:太平我的根,山川景美赛蓬瀛。地处川南边境,又与黔界相邻。自古商贸繁盛,山水人杰地灵。赤水伟人四渡,危难挽救红军。载入红色史册,一表天下奇闻。太平儿女豪杰,代代涌现精英。离乡创业鸿达,故里一片繁荣……
环境熏陶
在网络媒体发表10多首小诗
2012年,雷才刚跟着孩子们把家搬进了古蔺县城,在蔺阳中学找到了一份保安的工作。“那些年读书根本没学到什么知识,如今,有机会在学校里上班还是很幸运的,我决定多学点知识。”雷才刚说。
在文化氛围浓郁的校园里,雷才刚利用闲暇时间读了很多书,校园也给了他吟诗作赋的灵感,有时间就会写一些旧体诗。在学校上班这些年,他陆续在一些网络媒体上发表了10多首小诗。
学校保安室的办公桌上,除了一本“蔺阳中学保卫处值班登记本”,还有几本《老残游记》《西游记》等古典文学类书籍。雷才刚很有心,一边看一边摘录诗词名句写在便签上,“读诗写诗既能消磨时光,又能充实自己”。
前段时间,雷才刚值了24小时的班,看到孩子和老师们早上6点过到校,晚上11点过才回家,触景生情,随笔写下了《蔺阳中学的一天》:金鸡再啼正五更,浩瀚星河未放明。莫道商贾出行早,蔺阳更有早行人。朱门犹与周公语,师生鱼贯入校门。不见闲人游玩耍,只听朗朗读书声。恩师执鞭随解惑,唯恐爱徒不够勤。精研苦读争分秒,常伴书桌四宝眠。一日时光转眼过,慨叹日落又黄昏。月上中天夜沉静,师生惜别待黎明。艰辛苦尽终有报,清北各校齐点名。蔺阳常存凌云志,周天一转又出征。
日常读读书、背诵诗词、写点小诗已成为雷才刚生活的一部分。也许,勤勉工作,诗意栖居,就是这位“保安诗人”的生活格调。(川江都市报记者 曾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