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乔迁(历史故事今夕谈)

以史为鉴,如果你想当官;

以史为镜,如果你想成才;

学历史,看历史,

古今历史,都是两面派!

《诗经。小雅》里有一首《伐木》诗,开头四句是:“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意思是:砍伐树木,丁丁丁,鸟儿鸣叫,嘤嘤嘤。它们飞出深谷,迁上高高的树林。按:唐代以后,都把诗中的鸟认作黄莺,后以“乔迁”、“莺迁”为迁居或升官的贺词。

知识点一:《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

《小雅》。《小雅》是《诗经》中的一部分,为先秦时代中国诗歌,共有七十四篇。创作于西周初年至末年,以西周末年厉、宣、幽王时期为多。

《小雅》不仅描述了周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特殊的文化形态,而且揭示了周人的精神风貌和情感世界,它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没有虚妄与怪诞,极少超自然的神话,祭祀、宴饮、农事是周代社会经济和礼乐文化的产物,其他诗对时政世风、战争徭役、婚姻爱情的叙写,可以说《诗经·小雅》是中国最早的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奠定了中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

古人的乔迁(历史故事今夕谈)(1)

知识点二:什么人记录这么美妙的诗歌呢?

两部分:大部分是周代设有采诗之官,也就是现在的文联、作协的作家采风。每年春天,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者的作品,占据诗经的多数部分。

周代贵族文人的作品构成了诗经的另一部分。他们为祭祀、纪念要创作一部分作品。

知识点三:古人的伐木。

伐木丁丁-鲁班是春秋时代的人,因此周朝伐木还是斧头。砍伐时的声音就是叮叮当当。

鸟鸣嘤嘤-伐木产生很大的声音,让树林里的鸟叫个不停

出自幽谷-鸟受到惊吓,飞出了山谷

迁于乔木-落到了更高、更远的乔木上。

乔迁即为迁乔。

古人伐木为了什么?那个时代树木极其丰富,除了用作燃料外,主要用于盖房。当然,文人记录了一定是为周王宫殿建设需要的木材,一定非常高大。普通百姓是没有达到乔迁的程度的。

因为诗经里的风、雅、颂都是要唱的,大多数也是歌功颂德的。因此《伐木》一定是记录周王征召百姓、大建宫殿、百姓乐在其中的场景。

《伐木》的全文是: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於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乾餱以愆。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译文:

咚咚作响伐木声,嘤嘤群鸟相和鸣。鸟儿出自深谷里,飞往高高大树顶。小鸟为何要鸣叫?只是为了求知音。仔细端详那小鸟,尚且求友欲相亲。何况我们这些人,岂能不知重友情。天上神灵请聆听,赐我和乐与宁静。伐木呼呼斧声急,滤酒清纯无杂质。既有肥美羊羔在,请来叔伯叙情谊。即使他们没能来,不能说我缺诚意。打扫房屋示隆重,嘉肴八盘桌上齐。既有肥美公羊肉,请来舅亲聚一起。即使他们没能来,不能说我有过失。伐木就在山坡边,滤酒清清快斟满。行行笾豆盛珍馐,兄弟叙谈莫疏远。有人早已失美德,一口干粮致埋怨。有酒滤清让我饮,没酒快买我兴酣。咚咚鼓声为我响,翩翩舞姿令我欢。等到我有闲暇时,一定再把酒喝完。

古人的乔迁(历史故事今夕谈)(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