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游记 我的岭南文化之旅
德天瀑布在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10月“选美中国”特辑中,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之第二名。从2005年末阅读“选美中国”起,我就有意前往德天瀑布游览,可惜十五年来多次阴差阳错,始终未能如愿出行。
2016年3月,我们计划从广州返回昆明,途中游览德天瀑布还是桂林?考虑到3月份,德天瀑布处于枯水季节,瀑布景观不佳,于是选择游览桂林。2019年11月,我计划从昆明到广州,途中可以游览德天瀑布。可惜老伴因事留在济南,我一个人游览兴趣不大,还是等一等老伴以后一起游览,免得留下遗憾。这么多年来,不管是国内、国外的景点都是一起同游的,于是我就从昆明直达广州。
又等了一年, 2020年11月,我们从昆明乘火车出发,前往广西旅游,首站目的地是盼望已久的“德天瀑布”,终于了却了十五年的夙愿。由于德天瀑布地处中越边境,交通不是很方便,如果不是自驾,搭乘公共交道,当天从昆明到达德天瀑布的线路如下: 我们从昆明站乘动车到达富宁站,转乘富宁到广西靖西的客车,再从靖西转乘到龙州的客车,途中在大兴县硕龙镇德天瀑布路口下车,换车到德天瀑布游客中心,购票进入景区。也可以从昆明坐动车到达南宁,第二天再从南宁坐客车直达德天瀑布,费用贵一些。南宁发往德天瀑布的客车都是上午,从昆明经南宁当天就到不了德天瀑布。
我们坐上从富宁发往靖西的客车,还未进入广西界,这里已呈现出喀斯特地貌特征。进入广西境内,汽车驶入“合那高速”,合那高速被英国卫报称为最美高速公路,从合浦县到那坡县,公路长500多公里
汽车沿高速公路在喀斯特地貌的山水画廊中穿梭,过山不爬山,名副其实的“车到山前必有路”。沿途保留原生态景观,公路两侧山峰峻秀,山顶云雾缭绕,若隐若现,一山一景;湛蓝的河水缠绕公路两侧,左右摆尾,汽车犹如游龙戏水画中游,这不是幻景,而是真实景观。这时,你可能希望汽车慢慢行驶,把这田园山水画卷定格在你的眼帘中。
汽车驶离高速公路,进入县道,接近边境,公路上不时有检查关卡,除了身份检查,疫情之年还要防疫检查。
这是我们乘坐靖西到龙州的客车,我们在途中的硕龙镇下车,前往德天瀑布。其实,一路上可以游览的景区较多,如靖西的“鹅泉”,那是德天瀑布以及归春河的源头;还有“通灵大峡谷”、“渠洋湖景区”、 “明仕田园”等,都是广西西南部著名旅游景点。如果是自驾游并且时间充足,都可以前去打卡。
德天瀑布游客集散中心,从这里购门票,然后再乘景区摆渡车,沿着沿边公路行驶十几公里才能到达景区大门口。
秋天的德春河两岸,稻浪流金,空气中已经浸透了稻米新香。这时的德天,分明就是绝世独立的空谷佳人,眼波流盼,广袖轻抒,一袭珠纱随风飘落,眩目的美令人不敢接近。
景区摆渡车沿着归春河逆流而上,蜿蜒的归春河,河水青碧透澈,宛如乡村不擅矫情的质朴女孩,在陌生人面前低首含羞,令人心弦颤动。
由于疫情,全国严守国门,防止境外输入新冠病例。归春河这一带也不例外,中国边境一侧都建立了防护网,而对岸越南一侧没有任何防护。
绿色区域为中国一侧,越南一侧的“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目前还在建设中,因为疫情,即使建好也不具备开放条件。图中,浅蓝色的归春河在瀑布上游位于越南境内,从德天瀑布以下,为中越两国的界河。红色线条为中国一侧游览线路,进入景区,一般是沿归春河边往瀑布方向游览。就是顺时针方向游一小圈;如果体力好,就沿大圈游览,但需要爬到山腰,登高望越。
归春河越南一侧的竹筏。如果不言明,任谁都不会相信,一样的山,一样的水,一样的树木,一样的庄稼,一样的村庄,鸡犬声相闻的彼岸竟然是另一方国度。而熙熙攘攘的集市上,一样肤色和面孔的人们,不温凉的秋光里,用互道的方言侃侃而谈,如同十里八乡的乡亲在赶集。而德天瀑布就在不远处日夜轰鸣,这样的乡俚风情画让人心生别样的温暖。
来到码头,可以选择坐竹筏,到瀑布底下感受天水倾盆而下的壮丽景观。
越南板约瀑布及越南游客。
德天瀑布与越南的板约瀑布连为一体,就像一对亲密的姐妹,袅袅婷婷,携手而立。目光穿透那飘渺的水雾,恍见伊人,在水一方,腰缠春江如玉带,垂首秀发落巢湖,身倚峥嵘奇峰怪石,背靠满山梯田古木,巧笑盼兮,眉目传情。这实在是一个如诗般浪漫清雅的所在,步步是景,处处含情。人在其中,若画中游,心无旁骛,更无纤尘。
德天瀑布边中国一侧的836(1)号界碑。
从右边中国的德天瀑布移动到左边越南的板约瀑布,注意中间小平台上是越南境内的836(2)号界碑,见下面放大的图。
越南方面对应的836(2)号界碑,越南美女也到界碑边留影。
巨大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德天瀑布景区。
德天景区方圆几百里的“百里画廊”中,岩溶地貌、田园风光、峡谷飞瀑、幽深河谷、断崖险路、高峡平湖以及异域风情,风姿各异,美不胜收,如同次弟展开的一幅幅山水画卷。
即便是亚热带,德天的深秋也会有些寂寥,空气会有些萧瑟,德天瀑布之水会有些瘦,仿佛瘦比黄花的李清照行走在瀑边,吟哦清癯小令;又仿佛伯牙在抚弦弹琴,一曲《高山流水》筝音一线,穿透时空。
越南板约瀑布,水量少许多。
景区内的壮家竹楼,与西双版纳的傣家竹楼类似,楼底下都空置防湿。实际生活中,下面放养牛猪家畜与鸡鸭家禽等。
德天寺由德天村民为纪念抗交趾的壮族英雄侬智高而建,几度损毁重修,最近一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寺庙为砖木瓜结构。每逢初一、十五,当地村民均会前来进香,缅怀英雄、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壮族铜鼓铜鼓是中国古代悠久而灿烂的文化结晶、中国先民智慧的象征,与壮锦、绣球并称“壮族三大名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铜器,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铜鼓最开始作为容器而存在,随着历史发展,逐渐衍变为军事用具、打击乐器,之后又被演化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宴会、乐舞、祭祀等场所。它具有东方艺术的特色,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之珍藏。铜鼓的制作工艺十分考究,用以铜为主要成分的铜、锡、铝合金等铸造。面、胸、腰、足、耳五部分浑然一体,鼓身大小,轻重不一,鼓面多铸有太阳纹、翎眼纹、云纹、乳钉纹、栉纹、游旗纹、蛙纹等富有特色的纹饰。蕴含着壮族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图腾崇拜的信仰。
水牛头托起巨大的铜鼓。
从这里出去不远处,就可以看见“53”号界碑,可惜现在不能拜访。如果你对界碑感兴趣,可以到德天瀑布边,中国一侧的836(1)号界碑处留影。
两国边民互结亲戚在这里是司空见惯的事,或夫家在彼岸,或娘家在此岸,在他们眼里,归春河只不过是一条寻常的河流,并不存在国界的划分。两岸人民以归春河养家、灌溉,劳作之余在归春河里冲凉解乏,或者垂钓归春河独有的木碌鱼。适逢圩日,宽不盈百米的河面上,彼岸的人们正把猪苗、土鸡和大米往竹排上搬运,抻着拴连两岸的麻绳渡过来赶这边热闹的圩日。这种景观随着疫情的蔓延,目前处于终止状态。将来疫情结束,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建成,两国人民的交往才能继续进行。
如果说归春河还能比较明显地给人以地理分界的视觉效果,那么站在第53号界碑旁,感觉就会很微妙:薄薄的界碑立起,一块土地上就划分出两个国家的疆界。石碑这边的中国一则,转身背靠“中国广西界”留影的时候,双脚已经踏在异国的土地上。《53号界碑》历史上的正式名称为“中法广西安南第五十三号界碑”。是云贵总督岑毓英在清政府授意下,根据“中法天津条约”,经过近三年的中法滇越勘界活动,于1896年在德天瀑布上游不远处立下的。在此之前,越南和法国之间1884年有个《第二次顺化条约》,其中否定了中国对越南的宗主权,改由法国全权管理越南。
如果说《第二次顺化条约》只是法国和越南之间在没有中国参加的条件下,单方面签署的“准主权”归属条约,那么53号界碑则是由中法两国政府共同对这种“准主权”升级和正式认定。至此,中国方面完全失去了对越南的宗主权,而是改由法国方面完全接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