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山水诗精品欣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山水诗,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时所作。诗歌描绘了秋天傍晚山中幽美景色及恬静的生活情趣,表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和对高洁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两句紧扣题意,写一场秋雨过后,万物为之一新,山间显得更加幽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山间夜晚的景色。雨后月出,光辉照耀松林之间;石上泉流,似乐声一般美妙。诗人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由景及人,景人合一。“竹喧”一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少女的欢声笑语给空山增添了生机。“莲动”一句,荷叶向两边披拂,渔舟顺流而下,亦以荷动舟行反衬山间之幽静。“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由写景转入抒情,诗人反用《楚辞·招隐士》的典故,以一个“留”字呼应开篇,表达隐居空山的愿望。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此诗为王维青年时期游历时的名作,为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中的第一首,描绘出了生机盎然的春日景象。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此诗开篇写静,通过景之静衬托出人之静。“人闲”即诗人悠闲,悠闲地看着桂花细碎的花瓣飘零落地,但“花落”毫无忧伤气息,反而体现出诗人悠闲的状态。至夜晚,山中静谧无声。虽值春日,外头春意繁华,但山中依然是空旷安静的。安静的景象中,诗人安定的心境也显露出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则写动景,月亮升起本是缓慢的,但明朗的月光照映,竟然惊起了山中休息的飞鸟,足见月光之明亮,也使山间月亮有了动感。鸟儿各自飞起落下,偶尔一两声清脆的鸣叫在山涧中响起,山涧仿佛也有了生命力。“春山”“春涧”,美丽而富有生命力的春日画卷徐徐展开,作者以动衬静,更显山中时日的平和幽静。山中虽空,却不孤寂,有升起之月,有啼鸣之鸟,可见作者心中细腻的情思和安逸的追求。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此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创作的一首名作,表达了诗人安然淡泊的心灵追求。
“独坐幽篁里”,开篇既言人,又言景,“独”字体现出诗人在幽深竹林中的状态,是孤独而清绝的。在竹林中独坐,诗人“弹琴复长啸”,又是弹琴,又是长啸,“复”字照应前句“独”字,不露声色,将诗人所处环境的孤寂表现得淋漓尽致。
“深林人不知”,与前句相应,在这幽深静谧的竹林之中,除了诗人的声音,别无他人。而末句“明月来相照”笔锋一转,虽然无人相陪,但隐居中有明月作伴,彰显雅趣。诗中未直言写情,但在景色的描述中,幽静的竹林,空灵的明月,以及长啸抚琴的诗人自己,浑然天成,自有神韵。既有“外物不可必”的老庄隐士情怀,也体现出“忘物”的禅意。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本诗是王维赠予好友裴迪的唱和诗词,诗人隐居在辋川别墅,好友醉酒来访,诗句通过对辋川诸景的描写,展现出安详恣意的隐居风貌。
这是一首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五律。“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一个“转”字将山林草木颜色变化的过程勾勒了出来,动态的过程尽显,与“日”的常态形成对比,展现出一派逸趣。“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余”“上”二字亦是精妙,渡头行人散去,只余下一轮落日;一缕青烟直上天空,村落里已有炊烟升起。诗人只用二字便将落日、炊烟的形态、变化尽显无遗,又为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品读空间,笔力超然。“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尾联生动地刻画了裴迪的狂士形象,表明了诗人对他的由衷好感,诗题中的赠字,也便有了着落。
全诗物我一体,情景交融,诗中有画,情趣陶然。
归嵩山作
【唐】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唐朝长安交通不便,而洛阳繁华,因此皇帝治所常设在洛阳。诗人王维也在洛阳附近寻觅幽静之地,这首诗就是王维从长安返回洛阳后,在嵩山隐居时所作。
诗人隐居嵩山,周围一片静谧悠闲的自然风光。“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写潺潺流水环绕着草木,车马缓缓从小路上驶过。伴随着赏心悦目的美景,诗人回到了隐居的地方。“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流水、禽鸟都染上了诗人的喜悦,变得可爱有情。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颈联写萧瑟的秋季已经到来,渡口、城门一片萧索,营造出凄冷的氛围。山中有清川、流水,身后却是荒城、古渡等萧瑟意象,理想的栖居环境不言自明。“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诗人从风云诡谲的朝堂上离开,只希望在这幽静的山林中归隐栖息。
全诗寓情于景,毫无斧凿匠气,清新秀丽的风景描写透露出诗人渴望归隐的心境。
汉江临泛
【唐】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时任殿中侍御史的王维,因公事去南方,途经襄阳。此诗是诗人在襄阳城欣赏汉江景色时所作。
这首五言律诗展现了一幅意境开阔的汉江山水画,抒发了诗人留恋山水的意趣,辞藻淡雅,格调清新,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佳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首联勾勒出汉江气势雄浑、波澜壮阔的宏大景象。颔联中若有若无的“山色”正面映衬流向天地外的九江之浩浩江流,极目而看,汉江之浩浩荡荡消失在时隐时现的天际青山之间。
颈联江水浮动带动船身动荡不定,岸边的都城似乎也随着水面浮动,水天相连处波涛浩荡冲向天际。“浮”与“动”两个动词使江景跃然眼前,让人如临其境。颔联与颈联动静相宜、近远结合的视觉描写,更加细腻地渲染了磅礴的江流。尾联诗人直抒胸臆,盛赞襄阳佳景,表达了对襄阳盛景的热爱和激情山水间的志趣。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这首诗是王维在终南山隐居时所作。王维生性淡泊,喜爱隐逸生活,而终南山近于长安,风景秀丽,吸引诗人在此久久流连,留下了这首山居佳作。
终南山巍峨高耸,时人皆知。诗人王维描写山之“高”,另辟蹊径,不直接点明山高,而是通过周围参照景色的区别和变化来衬托山的高大险峻。“连山接海隅”,写山脉绵长似乎直通遥远的海滨。“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写白云在身旁缭绕,雾霭近在眼前,颔联侧面描写山高。“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一“变”一“殊”,终南山似乎分隔了天地,夸张手法足以想象山之辽阔。“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尾联笔锋一转,从高山峻岭的自然之景转向现世,山间云雾萦绕仿若仙境,结尾又回到人间,情景完整,人与山的画面有了交融和谐的韵味。
全诗写景、写人、写物,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小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别墅时所作,描绘了傍晚时分鹿柴附近空山深林的幽静景色。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前两句先写山中无人却能听到人说话的声音。“空山”二字突出了傍晚时分山林的静谧优美,“但闻”引出破除寂寥的人声,以动衬静,以有声反衬空寂,巧妙地将山林空阔虚无的意蕴具体化。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后两句由听觉感受转入对山林中景物的描写,夕阳的余晖映入幽深的森林,又重新照在了绿色的青苔之上。林荫下的青苔原本就长年处于寂静幽暗之中,偶见一缕余晖,则与无尽的幽深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反衬出山林之幽暗。同时,“返景”微弱而短暂,可以想见一抹余晖转瞬即逝后接踵而来的便又是漫长的黑暗。
全诗通过白描、反衬等手法,以冷色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新寂静的空山画卷,营造了一种幽深寂寥的境界,反映了诗人隐居山林时纯净淡泊的心境。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安史之乱后,王维在辋川终南山下购得宋之问别墅,闲居其中,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此诗是王维晚年归隐田园之后所作,写的是王维隐居终南山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表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热爱以及豁达的胸襟。
首联交代诗人中年之后因厌倦世俗的纷争,在终南山脚下安家过着归隐田园的生活,每日研修精深的佛理,保留着一颗“好道”之心。颔联进一步描述归隐后的生活,兴致勃勃时常独来独往,心有所得时常自我陶醉、自得其乐。一位清闲随性、无拘无束的隐者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
末两句将诗人自由自在、悠闲无虑的生活写至极致。颈联是对“胜事空自知”的具体描述,并颇有理趣。诗人信步游赏不觉走到流水的源头,眼看无路可走,索性坐看山中云雾的千变万化。偶然在林间遇见老翁,便与他畅快谈笑起来,连回家的时间都忘记了。“偶然”二字贯穿全诗,诗人出游系随心而动,自由自在,毫无拘束,中途所见也都是随遇而安,将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诗写隐逸之乐,安详从容,叙事绘景自然流畅、饶有生趣,并富含禅理,流露出诗人超凡脱俗的性格与淡泊豁达的人生哲学。
山居即事
【唐】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这首诗主要描述了王维隐居山林之后的生活和心态,首联二句“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引用了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中“日晚荒城上,苍茫余落晖”的诗句,是作者隐居山中时的心态。颔联“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二句运用了对比手法,一边是夕照满山,鸟鹊归还,一边是行人回家,柴门紧闭。颈联“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用“绿竹”对“红莲”,“新粉”对“故衣”,体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真心喜爱。这句诗人又引用了庾信的《入彭城馆诗》中的诗句:“槐庭垂绿穗,莲浦落红衣。”尾联“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的景象。最后一个字“归”,暗含了诗人的归隐之情。整首诗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创作挑战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