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兰亭序最经典的一句话(千年名篇兰亭序)

说起书法,东晋王羲之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他的代表作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更是流传千年,无论是文章还是书法,都让后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教授祁小春是著名王羲之研究专家,就“兰亭学”中的诸多“悬案”,他在《柳斋兰亭考》中穷尽文献,严谨考释,层层推衍,一一回应《兰亭序》问世传说、版本流变、内容真伪等问题。

王羲之兰亭序最经典的一句话(千年名篇兰亭序)(1)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兰亭序》,最早的出处是唐修《晋书·王羲之传》,但这距离王羲之生活的东晋,也已过去了近300年;而在早出的《世说新语》刘注引《临河叙》和《艺文类聚》引文兰亭诗序文,与今本皆不同,而且字数都要少很多。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兰亭序》究竟是真是假?

这里其实是有很多说法的,《兰亭序》虽然名声很大,但文章出处却值得商榷,因为唐朝之前的《文选》等文集并没有收录,流传的真迹故事也都在唐宋之前,过程各有不同,但涉及到的关键人物唐太宗李世民和辩才是固定的。

唐太宗并没有直接去取回《兰亭序》,而是派人去的,这个具体执行人在各个版本的故事里,有不同说法,一说萧翼,一说欧阳询。

萧翼据说是南朝梁元帝的曾孙,但他的生平事迹除了帮助唐太宗拿到《兰亭序》真迹,并没有其他,身份值得怀疑;而欧阳询虽然历史上确有其人,但他在那个时间点并没有机会去执行这一项任务。

王羲之兰亭序最经典的一句话(千年名篇兰亭序)(2)

当然更让人起疑的是,辩才是传说中握有《兰亭序》真迹的人,他是南朝梁司空袁昂的曾孙、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禅师的徒弟,袁昂确实历史上有其人,但没有听说过他有辩才这个后人,而智永也是将王羲之书法继承并发扬的大家,但目前为止还没听说他有辩才这么给徒弟。

有趣的是,书法家虞世南倒是唐太宗的大臣、智永的徒弟,他最有机会成为《兰亭序》故事里的主角,但遗憾的是,各个版本的故事里都没有他的存在,而且从他留下来的文字可以看出,他似乎根本就不知道《兰亭序》的存在,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不过,虽然《兰亭序》真迹的获取过程存在疑点,但它的归宿是一个确定的,那就是被随葬到唐太宗的昭陵,而包括昭陵在内的唐朝帝陵,又在五代动荡中被温韬所盗,《兰亭序》的下落从此飘零,或言被毁,或言流散民间,但至今没有被发现,也是事实。

王羲之兰亭序最经典的一句话(千年名篇兰亭序)(3)

作者还就《兰亭序》中出现的避讳字“揽”做了考证,认为王羲之的曾祖父是王览,虽然《兰亭序》中的“揽”似乎做了避讳,但实际上只避了形,音还是没有一样的,并没有起到避讳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揽”字在《兰亭序》中还出现了两次,这就让人越发奇怪。

总的来说,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书法角度,《柳斋兰亭考》都是一本非常值得细读的好书,可以引发很好的思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