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姜文电影(豆瓣评分从8.2直降7.1)

从前,有个诗人叫白居易。

他每次写完诗都先念给一个老太太听,然后改到老太太能听懂为止。

有人问为啥啊?您可是大师啊!这不是掉价吗?

白居易说:大师也得说人话啊,装逼一定遭雷劈!

深度解析姜文电影(豆瓣评分从8.2直降7.1)(1)

姜文导演新作《邪不压正》,目前豆瓣21W人打分,评分为7.1。这个人数,评分应该稳定了,最多上下浮动0.1分左右。

那么,豆瓣评分7.1是什么概念?

先来横向比较,药神目前8.9分(是的虽然药神一度成为第十四部华语九分的电影,但现在已经跌破了九分,和让子弹飞一样,当年也是上过九分的)。

目前好评比较多的动物世界7.3分

纵向比较,近两年:

36亿的红海行动,8.3分

33亿的唐人街探案2,6.7分

22亿的捉妖记2,5.0分

16亿的前任3,5.5分

13亿的后来的我们,5.9分

9亿的超时空同居,7.0分

7亿的无问西东,7.6分

56亿的战狼2,7.1分

22亿的羞羞的铁拳,6.9分

16亿的西游伏妖,5.6分

11亿的芳华,7.6分

10亿的乘风破浪,6.8分

7亿的悟空传,5.0分

………

这样有个很直观的了解,豆瓣7分,绝对不是烂片,以华语电影的标准来看,可算的上优秀了。

深度解析姜文电影(豆瓣评分从8.2直降7.1)(2)

很多朋友好像把邪不压正说的一无是处,甚至视为烂片,尽管他是从8.2分一个极其优秀的开画分数往下掉的,但7.1分绝对不是烂片啊,还是一个比较优秀的评分。莫名的就沦为粉黑大战了…也是奇特。

虽然我知道大家都对姜文期待颇高,姜文之前导的五部电影,三部8.7以上,一部8分,但这部邪不压正,其实已经胜过一步之遥了。

那么,姜文导演的《邪不压正》为什么从一个极其优秀的开画评分下滑到一个比较优秀的评分?

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其实全世界都存在啊……

深度解析姜文电影(豆瓣评分从8.2直降7.1)(3)

总括而言,简单来说,早期的高分是粉丝群体(大头) 部分电影媒体人 水军(存疑)的结果,后期的降低则是回落到了正常水平而已,然后我们具体分析:

首映场 路演场,会去的,必然以姜文的大批粉丝为主,然后部分电影影评人为辅,粉丝打分,自然会不客观,早期分数水涨船高。

同时看好的还有部分电影影评人,姜文的电影,梗和隐喻是很多的,像我这种没有大量的历史知识和电影知识的人,只能看懂一部分,即便是我自己看懂的一小部分,我也觉得着实精彩,而知识越深的电影影评人,看到的更多,就越是推崇,比如说,“第三共和国的崛起”,这批人打的分也自然高。

此外,还有水军(存疑),毕竟豆瓣人人皆可打分,无论看没看过电影,即使豆瓣具有自己的算法消除水军,但早期,肯定是兼顾不太到的。邪不压正的发行商会不会使用水军呢?我不知道,所以说存疑。只是我觉得,这次的姜文很奇怪,比如,去了创造101宣传……

姜文饰演的蓝清峰在里面说了“我就是为了这瓶醋,才包的饺子”。

但是,认真讲,你这饺子真的一般,虽然醋是不错,但我吃饺子不喜欢蘸醋。

题外话,扯一扯我国目前的电影评分问题。

我国现行被广泛讨论的有豆瓣评分和猫眼评分。

猫眼评分一般反应了大众对电影的看法,而豆瓣则是电影爱好者(分初级、中级、高级)对电影的看法,一般以豆瓣评分为准。

国外的主流评分为MTC、烂番茄和IMDB。

IMDB基本和豆瓣类似,metacritic和烂番茄则是专业影评人和媒体对于电影的评分,而我国没有,我国的这部分人基本上也是去豆瓣评分的。(貌似猫眼好像有个专业评分?不过关注的人很少吧)

我觉得这几天关于《邪不压正》的大部分争议,在于此。

不少人觉得,这电影有好多隐喻啊,怎么会只有7.1分;也有一批人觉得,这部电影故事都没讲好,烂片,居然还有7.1分,然后演变为粉黑大战。

如果有个权威性的类似MTC和烂番茄的评分,就可以看看这部电影在全部专业影评人心中,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平,争议会小很多吧。

深度解析姜文电影(豆瓣评分从8.2直降7.1)(4)

有点怀疑姜文在《让子弹飞》成功之后,对“什么样的电影观众喜欢”产生了误解。

他也许以为观众的水平有限,看不懂什么暗喻,所以要把暗喻什么的弄得再明显一些,这样观众就能看懂了,再加上些商业元素,观众就喜欢了。

所以他才在一次涉及到《让子弹飞》的颁奖晚会上派个演员撇着嘴传了一句话:谢谢你们喜欢《太阳照常升起2》。(大概意思吧,具体记不太清了)

实际上,我觉得《让子弹飞》让观众喜欢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刨去一切的隐喻,它依然是一部完整的,紧凑的,很有趣的电影。而《太阳照常升起》的票房失败,恐怕除了商业元素不浓之外,表层的结构松散才是根本原因。

你看那些为《一步之遥》、《邪不压正》叫屈的影评,不都是在说:你没有看懂,实际人家是要表达这个意思……反而很少有人说这个情节很过瘾,那个桥段很有趣,这个演技实在炸裂,整部电影如何让人喘不过气来等等等等……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让子弹飞》,中国目前没有第二个导演能够拍出来。包括《太阳照常升起》,那绝对是一部经典。可惜《太阳照常升起》的票房失败是他的心结,他似乎总想将这部电影的精髓注入他的新片,用一次票房的大卖来证明:我领先你们一个时代!

问题是,他的那个真正做到了领先一个时代的偶像曾经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深度解析姜文电影(豆瓣评分从8.2直降7.1)(5)

在网上的评论中,姜文和姜文的“学历粉”也被骂的差不多了,下面再谈两点:

1、姜文的电影确实被过度期待了。

2、审美是很私人的东西。

不可否认,姜文在中国电影届确实具有一定地位。豆瓣首映当天评分8.2确实是各路人马实打实给出来的。

为什么现在分数降到了7.1?

电影全线上映,大家看了电影后发现,《邪不压正》剧情拖沓又不够酣畅淋漓,各路人物形象不够丰满,加之过高的期待,就直接给了低分。另外,不排除其中包含了对姜文粉丝爆棚优越感的厌恶情绪。

有时候觉得姜文确实像个宗教。喜欢他的人觉得他神秘、戏谑、有趣、富有历史沉淀感,不喜欢的人觉得他就是个装逼犯。

个人觉得:“姜文的电影,看了就看了,别和人去争辩。”

姜文是一个个人风格很强烈的导演,他在《十三邀》里和许知远聊:“我能做的只是表达自己,你只能表达自己。”

他倒是很坦诚。《邪不压正》就是一部姜文个人的成长史,李天然就是他自己。这部电影就是他自身“少年时迷茫的跟着他人的步伐前进——实践中遇到挫折时的胆怯——找到了勇气和自我”的成长历程。

有人说这是个“少年找爹”的故事。不,这应该是一个少年成为爹的故事。李天然一步一步从精神上离开了“父亲”,成为了一个男子汉。

不破不立。所以,结局,李天然最后一位守护者关巧红也离开了。

《邪不压正》作为一部电影,内容和表现手法都太私人了,完全按着姜文自己的爱好来演绎。这就像芥末,喜欢的人很喜欢,炒花甲都要加芥末;不喜欢的人十分厌恶,一点都碰不得。

电影降到7.1分,说明不喜欢芥末的人还是很多的。

深度解析姜文电影(豆瓣评分从8.2直降7.1)(6)

世有姜文,然后有《让子弹飞》。然姜文常有,而《让子弹飞》不常有。

必须要承认的是,人们对《邪不压正》的高期望,很大程度是因为这是姜文民国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是那部《让子弹飞》的后作。

但是世有姜文,然后有《让子弹飞》。然姜文常有,而《让子弹飞》不常有。

当然,说姜文常有这话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不对的。因为姜文也是比较少有。

有多少有呢?同一个时代,能和姜文比肩的,就那么七八个人。

但是《让子弹飞》更少有。

一个时代,像《让子弹飞》这样的片子,就只有这一部!

《让子弹飞》之所以能够口碑票房双丰收,并且这些年屹立在中国影史的神台上巍然不动,原因是很多,并且很复杂的。

首先是演员阵容:

在抛去廖凡和周韵等这些姜文电影标准配置之外,《让子弹飞》比起《邪不压正》多出了葛优、周润发、陈坤等一水儿一线影帝,还有刘嘉玲、白冰、胡军、龙太子张默、冯小刚等一系列人们喜闻乐见的演员们。

演员是一部戏的最为核心的支柱。

如果说好的演员能够把一个好故事演出它应有的味道,那么一流的演员就能够把一段极为简单普通的故事演出一流故事的感觉。

举个简单的例子,1992年台湾拍的《暗恋桃花源》拍了两个话剧团排练话剧的故事。

其中一个话剧团的话剧是金士杰老师和林青霞演的一对战乱中学生恋人的故事。虽然电影的大故事还算是有点意思,但是电影中的话剧故事实在是非常普通,对话普通布景普通配乐也相当普通。但是金士杰老师和林青霞的表演愣是给了我一种极为投入的沉浸感。

在《让子弹飞》中,不但有一群好演员,更有葛优、周润发、姜文这三个中国超一流男影帝的同台表演。不但同台,而且针锋相对。不但针锋相对,而且火花四射。

抛去《让子弹飞》的大故事不谈,单看中间鸿门宴这一段实际上也和《邪不压正》一般台词对话云里雾里绕来绕去不知所云。但是一般观众也能看这一段看得津津有味,正是因为三大影帝绝伦的表演吸引住了观众们的兴趣,没有让他们因为看不懂而丧失兴趣。

客观来评价一下这段,开头的对话非常平淡,之后一段美金的对话不知所云,后半部分关于接腿话题又绕来绕去云里雾里。但是因为三大影帝的极具张力的表演,让这一段成为了全片最为闪光的片段。普通的观众可以享受三大影帝吹水谈笑风生,喜欢挖掘内涵的人也可以去分析对话背后的隐语。

《邪不压正》的演员们当然也都是非常出色,但是比起《让子弹飞》无疑是差了两个档次的。周韵一如既往的女神气息十足,许晴一如既往的极度诱惑,廖凡一如既往的展示霸气中规中矩,但彭于晏。。。虽然说不是演的不好吧。。。。就是有一点用力过猛的感觉,恍惚间以为他还是《悟空传》里面那猴子。

而姜文姜大影帝。。。并没有相当多的戏份。

深度解析姜文电影(豆瓣评分从8.2直降7.1)(7)

其次是故事本身,也是《邪不压正》最为让人诟病的地方。

毫无疑问《让子弹飞》的剧本之于姜文,就像是《在那遥远的地方》之于王洛宾,是天授的。

是上帝将这个剧本送到了姜文的脑子里,而不是姜文创造了它。

先不提故事中台词中的各种暗示隐喻,《让子弹飞》故事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故事开头张麻子抢下火车,马县长隐瞒身份哄骗张麻子去鹅城假装上任。于是无数矛盾冲突火花油然而生,人民喜闻乐见的故事即将上演。

任何一个观影者都愿意往下看,想看张麻子如何假扮县长,隐瞒身份的马邦德会在张麻子身边做出什么。

随后黄四郎出现了,于是电影核心矛盾就此确立。

一边是身为麻匪但是充斥着理想主义光辉,并且拥有一帮飞檐走壁身手精彩的小弟的张麻子。

一边是霸占鹅城多年,在南国势力庞大,并且城府深厚手段高明狠毒的黄四郎。

在两个多小时的影片里,张麻子完成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杀死黄四郎的任务,而是带领人们反抗黄四郎压迫的任务。

后者比起前者更为复杂,有难度,并有更有逼格。这个任务值得花上两个小时去完成。

那么观众们花上两个小时看到张麻子完成了这个复杂,有难度,有逼格,并且他们看得懂可以理解的任务之后,便觉得时间没有浪费。

但是另一边,《邪不压正》在贡献了一个虽然略微有点老套,但还是非常吸引眼球的开头,确立下的主要矛盾是李天然和朱潜龙、根本一郎。

而普通观众们能看见的主要任务是,前者要杀死后两者。

这个任务,太简单了,简单到不值得观众们花上两个小时去看李天然去完成,简单到观众们会在两个小时以后看到李天然完成任务之后产生一种错愕感:

啥,就这样完了??这片子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那么,这个片子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呢?

最为主要的应该是人如何战胜内心的恐惧。

李天然花了两个小时完成的任务也不仅仅是杀死那两人,而是战胜内心的怯懦。

其实这个主题和《让子弹飞》是有点相似的。

鹅城的百姓们联合起来的力量要比黄四郎大很多,因为怯懦他们不敢反抗,直到张麻子站出来带领了他们。

李天然的战斗力比朱潜龙根本一郎也大很多,他可以很简单地弹冰块就射死他们,但是因为怯懦他犹豫,直到他自己战胜了这个怯懦。

那么,差别在哪里呢?

深度解析姜文电影(豆瓣评分从8.2直降7.1)(8)

差别在于《让子弹飞》中的怯懦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张麻子带领下人们觉醒这个事件也是很直观很容易明白的。

但是《邪不压正》中这种怯懦是需要仔细思考才能领悟的,李天然等人战胜自己内心怯懦的情节也是需要揣摩思考才能感悟的。

可能有人会说:主题需要揣摩的电影有很多啊,那些高分电影基本没有一个是主题很明显,为什么那些电影没有被人指责呢?

关键是,观众去领悟到这个主题,需要用到多少电影中的细节。

绝大部分主题比较隐晦的片子,观众只需要自己注意到,或者事后在提醒下回忆起电影的两三个情节就可以恍然大悟。

但是《邪不压正》,包括我很喜欢的但是口碑不尽人意的《蝙蝠侠大战超人》,他们的主题隐晦到观众是需要能够注意到片子中五六个甚至七八个情节才能恍然大悟的。

这个难度太大了,绝大部分观众第一次观影时候根本不可能做到。即便事后在别人的提醒下,他们也最多只能回忆起两三个情节,并不足以让他们恍然大悟,反而可能觉得别人的解读是牵强附会。

深度解析姜文电影(豆瓣评分从8.2直降7.1)(9)

于是,绝大部分人都能够轻松享受《让子弹飞》,部分爱研究的人也能去挖掘隐晦的东西满足自己的爱好,于是《让子弹飞》票房口碑双丰收。

而《邪不压正》,在最早期一波热爱姜文,能够花时间去研究的人看完给电影打了八分之后,更大一波因为《让子弹飞》的名头去电影院只想看个故事被逗个乐的人在电影院看得一头雾水觉得浪费了时间,出门随手打了七分。

虽然我其实还是很喜欢这部电影的,但也不得不承认,讲一个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可能真的有时候比拍一部充满内涵的片子更难。

毕竟这些宗师级别导演们心中谁没点复杂深刻的想法,但是如何拍得人们能接受才是最为重要的。

就像《蝙蝠侠大战超人》,我来回看了十几二十遍,看到每一句台词每一个镜头都能背下来。但是我喜欢有什么用呢。。。

大众不喜欢,就没有票房,没有票房再拍就不划算,不划算就只能。。。要么不拍,要么换导演。

由此可见,诺兰导演的功力才是真的深不可测啊。

所以,还是不要责怪没看懂《邪不压正》的观众们没有眼光了,再亏下去,姜文就没有下部片子了……

深度解析姜文电影(豆瓣评分从8.2直降7.1)(10)

光屁股在街上走了几圈,终于有小孩儿敢大声喊出来,可是皇帝他真的没有穿衣服啊!

豆瓣评分8.2出来的时候是零点场和早场,周五工作日,最早看完电影评分的(甚至恶意一点儿有很多没看就评分的)都是热烈期盼这电影好久的姜吹,还有就是收钱打分的影评人,收钱打分的必须得赶早,要不怎么把人骗进电影院?

影评人确实只需要认识五个字,那就是“这部很姜文”,讲了一大堆隐喻啊,画面啊,艺术啊风格啊就是不敢讲故事。

等真的买票的普通观众开始陆续进入电影院,评分就开始刹不住的往下掉,有趣的是,刚好卡着点,每两个小时放完一场,看完电影的出来打分就开始往下掉,每次掉0.1-0.2,一度甚至掉到7.1,最后是很多豆瓣文艺青年实在看不下去曾经拍出过《让子弹飞》、《鬼子来了》的姜大导演沦落成这样,才说电影也没那么差,才挽尊回7.1。

而购票App猫眼那边,评分已经低到7.5,不如爵迹和小时代(猫眼用过的都知道是买票看完后会提醒你打分)

这部电影要是不是姜文拍的怎么样?想起了那年《一步之遥》参加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前一年《白日焰火》刚拿了金熊,国内媒体都写不知道有没可能二连庄呢,结果创下了主竞赛单元影片放映40%的离场率,媒体评分2分。没办法,人家老外不认识你这个皇帝啊。

深度解析姜文电影(豆瓣评分从8.2直降7.1)(11)

最后,姜大导演求求你说说人话吧。

姜文的民国三部曲,《让子弹飞》、《一步之遥》、《邪不压正》越来越个人向,越来越莫名其妙。

就一个少年复仇记的简单故事,台词莫名其妙、剪辑跳片、人物形象稀碎,这如果不是姜文导演的能上7分我真的不信。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网上刷来刷去就尽是看见彭于晏的肉体,许晴的风骚。因为这片就没故事好说了。。。

这电影就是完完全全姜文拍给自己看的,给自己的光辉岁月留下个痕迹。完完全全就是个先锋派电影,但是偏偏又想赚钱当成个商业片来宣传,结果弄了一个不知所云的个人主义作品放在电影院。《让子弹飞》的成功是因为脱离了姜文的影子依然是一个好故事。根据《夜谭十记》改编的,有个好故事来扼制一下姜文的天马行空,结果自那后的两部开始他拍的越来越随心所欲,自然越来越莫名其妙。

还有一众人最喜欢的隐喻,我说实话所谓隐喻这个东西是有逻辑可循的。但是那些大多数隐喻越来越像是一群人的过度解读,看见个苹果就能解读出宇宙飞船。 一部电影只需要隐喻就够了?干脆说自己就喜欢洋呛怪调的说话吧。我并不觉得这种主角一秒钟说五句台词,恨不得每个字都是隐喻的,说到最后恨不得你得看三遍才能听清主角说了什么的方式算是尊重观众。

深度解析姜文电影(豆瓣评分从8.2直降7.1)(12)

在《子弹》的时候也有过这种密集型云山雾绕的台词对口,譬如黄老爷、县长、师爷三人鸿门宴的时候,你可以看见在后期姜文与周润发的对话已经开始那种似答非答的意境,但是观众并不觉得厌恶为什么?

1.剧情是渐入佳境,是一开始普通的剧情然后在慢慢随着演员的表演,把剧情推前,最后变成了姜文那种双放演员对说一串台词的风格。

2.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葛优这个角色,他就像是在相声中的捧哏一样。在双方说的云山雾绕的时候他会出来负责一下搞笑的部分,一来是缓解剧情压力把那种即将癫狂的节奏收住,二来是从侧面让观众更加理解剧情。这比起大部分时间两个人对着一秒蹦5句台词的《邪不压正》在节奏上好太多了。

3.再就是三位演员影帝级别的表演,让这种云山雾绕的台词更加便于理解。彭于晏还是太年轻了,撑不起场面,也hold不住。他虽然是主要人物,但是却没有那种功底可以串联整个剧情走向,所以大多是情况下就只能跑酷了。

《邪不压正》这部电影在我看来就好像是一个磕嗨了的人,和我说了一个故事。

当然我是没资格对姜文说三道四的,只是想发泄一下对于无脑吹捧之人的厌恶,和我个人的看法。

姜文的电影,的确是开创了华语影坛独树一帜的风格:那就是电影拍的乱七八糟,但是咱有隐喻啊!你敢说电影不好看,那特么是你文化水平低没看懂电影里的隐喻。

可惜吧,看电影不是猜谜,拍电影也不是搞灯谜展,观众被影评忽悠进影院了,发现这电影拍的莫名其妙的,说一句不好看马上一群人指着鼻子骂你“看不懂电影别bb”。

深度解析姜文电影(豆瓣评分从8.2直降7.1)(13)

您倒是站着把钱给挣了,但是想让观众跪着看电影还是需要点本事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