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全面推行婚俗(河北河间婚俗改革)

农村婚礼还可以这么办

——河北省河间市婚俗改革探访

■阅读提示

4月7日,民政部公布了全国15个婚俗改革实验区,河间成为河北省唯一入选县(市)。

当前,农村高价彩礼给很多农户带来沉重负担。人情攀比、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婚俗现象,不但污染了社会风气,还引发因婚致贫、家庭矛盾加剧等诸多问题。

与这一风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9年以来,河间市338对新人结婚实现“零彩礼”,6494对新人实现“低彩礼”,当地人纷纷称赞叫好。

河间是如何进行婚俗改革的?“低彩礼零彩礼”婚礼是怎么办的?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河北全面推行婚俗(河北河间婚俗改革)(1)

河间市2019年5月20日“零彩礼”集体婚礼现场。(资料片)

村里做工作,“低彩礼”也能娶媳妇

4月16日,记者走进河间市大庄村一处干净的农家小院,村民刘双平正与孙子嬉戏玩耍。提起几年前儿子娶媳妇一事,刘双平有说不完的话。

“不知道从啥时候起,村里的彩礼一年比一年高。那时候,女方要彩礼流行‘万紫千红一片绿’——1万张5元钞票,加1000张百元钞票,再加若干50元的钞票。光彩礼算下来,少说也得二十来万。”刘双平摇摇头说,“办喜事前,主家提前四五天就开始请客,正日子请客都是去饭店,还得有婚车、放鞭炮。可以说,没有几十万,甭想娶媳妇。”

好面子、讲排场,弄得村里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叫苦连天。

刘双平的儿子经人介绍,2017年认识了邻村蔡楼村的姑娘。处了一年多时间,双方开始商量结婚的事。大庄村红白理事会会长王秋杰听说后,特意上门了解刘双平家打算怎么办婚事。

“王会长介绍了新制定的村规民约,说红事彩礼不能超过3万元。哎呀,这是省钱的好事儿,俺和丈夫都很支持。”刘双平说,“可是之前俺家让介绍人去探过口风,女方说村里彩礼都是六万六、八万八,还有十万的。村里希望按新风俗办,女方要是不同意可咋整?谁敢冒这个险?所以俺特别怵头去跟女方说,怕谈不拢娶不成媳妇。”

王秋杰考虑到男方的顾虑,提出村里可以出代表单独去女方家做工作。“刘双平亲家条件一般,父母怕孩子婚后生活得不好,就想多要点彩礼让孩子手里有富余钱。说实话,咱也是父母,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工作还得做,我们反复和女方父母沟通,最后达成一致,彩礼要3万元。”

“多少年形成的风俗,哪那么容易说改就改。想要转变观念,得让老百姓真正受益才行。”大庄村党支部书记石炳启感慨地说,2018年,河间市倡导“低彩礼零彩礼”婚俗新风,促进婚俗改革,当年底,大庄村重新整合了红白理事会,拟定了第一份村规民约。

其中,对红事的操办规格明文规定:彩礼不超过5万元;取消拜亲戚、请朋友等习俗;婚礼酒席在本村举行,不准超过12桌,每桌标准不超过350元;婚礼车队轿车6辆以下,其他车辆一律为客车;烟酒提倡散烟散酒,不得发放……

“乡亲们的思想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就通过大喇叭广播、微信群动员等方式宣传。如果谁家要办红事了,就派代表去家里做工作。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完善村规民约,从之前的彩礼规定不超过5万元,到不超过3万元,再到现在不超过2万元,让村民们慢慢接受。”石炳启说。

诚如石炳启所言,2018年,河间市召开了移风易俗推进大会,把遏制高额彩礼作为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抓手和突破口。与此同时,全市615个村全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负责制定本村婚丧嫁娶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觉执行,改掉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俺觉得这村规民约出得及时、出得好。”刘双平笑着说,“虽然不是‘零彩礼’,但俺家是村里第一家‘低彩礼’娶媳妇的。亲戚朋友不但没笑话俺,还说俺起了个好头。俺去别村串门,经常听人家议论——你看大庄村娶媳妇的形式多好!”

河北全面推行婚俗(河北河间婚俗改革)(2)

石静与孙征明“零彩礼”婚礼现场。(资料片)

家长主动配合,“零彩礼”新娘作表率

在河间市双枪车业的门店里,记者见到了“零彩礼”出嫁的石静。她为丈夫灌满了一瓶水,放到货车上,嘱咐了两句,丈夫便去给客户送货了。

“结婚后,我们两口子都帮爸妈打点生意,现在我们两个是主力。而且,我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平时爸妈帮着照看。”石静笑着说。

石静大学毕业后回家和爸妈一起做生意,她的父母在县城开店经营电动三轮车、电动自行车。2018年4月份,她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外村的孙征明。

提起“零彩礼”出嫁,石静说其实很“简单”。“我们谈了半年多,就开始商量结婚的事。当时,村规民约已经出来了,我爸主动去打听办红事的具体规矩,回来就和我商量了。我本来就对高价彩礼很反感,当时就决定,不随波逐流,结婚时要做一名‘零彩礼’新娘。”

“我看中的是人,不是钱。很多人都认为彩礼要得越多,越显示男方对女方的尊重。我不这么想,高价彩礼只会增加双方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我觉得两个人结婚,不应该在乎这些外在的形式,更没必要为难父母。”石静说。

石静的母亲杨小经说:“对于家里有女儿的农民来说,彩礼不是钱的问题,主要是面子,人们总觉得彩礼要少了或不要彩礼,闺女就‘不值钱’了。不仅是彩礼,摆多少桌酒席,放多少鞭炮,村民们都在私下攀比。”

一开始,石静父母和亲家谈孩子结婚的事,也是上来就问:“你家有房不?有车不?彩礼准备了吗?”

“亲家说有。俺说你有是你的,俺家啥都不要,对俺闺女好就行!”杨小经笑着说。

就这样,2019年2月17日,大庄村“零彩礼”姑娘石静出嫁了。他们没有举行订婚仪式,最终办婚事的时间也由3天缩减为1天;取消了摆席请客,只是族亲一家在一起吃了顿便饭;没有收乡亲礼钱,亲戚礼钱也没有超过200元。

带好头、作表率,河间市不断涌现出像石静这样的好典型,引领了婚事简办的好风气。其中,杨官庄村姑娘杨蕊也是一位“零彩礼”新娘。

杨蕊和胡亚洲是初中同学,大学毕业后就走到了一起。2018年订婚时,按照村里的旧俗,胡亚洲一家东拼西凑才筹措了18万元的彩礼。没想到的是,2019年举行婚礼的前两天,新娘杨蕊和父亲杨国峰主动将18万元彩礼原封不动退了回去。

为了让婚礼更有意义,在退还18万元彩礼后,杨国峰与亲家商议决定,双方均不燃放鞭炮;女方不再操办酒席;婚礼当天预定的18辆奥迪车减至6辆加一辆大巴车;仪式上不再有改口费。

2019年3月14日,婚礼圆满举行,仪式简约大气,比大操大办又节省了8万余元。

“我觉得生活的幸福与金钱无关,作为年轻人,我们应该带个好头。”杨蕊告诉记者,“我们用婚礼省下的钱开了一家经营保温材料的门店,生意越来越红火。”

“跟高价彩礼比起来,孩子们生活幸福比什么都强。”杨国峰理解并支持女儿的做法,他说,移风易俗是好事,自从制定了村规民约,村民不管穷富,再也不用“死要面子活受罪”“硬撑门面筑债台”了。

为科学有效地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河间市在环城九乡镇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联合会,制定了《九乡镇红事参考标准》《九乡镇大龄未婚青年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机制》,对农村红白事进行制度改革,对用烟、用酒、用车、烟花爆竹、办事时间、规模、饭菜标准等各方面制定细致的规定,从源头崇尚文明、勤俭节约。

河北全面推行婚俗(河北河间婚俗改革)(3)

河间市2020年5月20日“零彩礼”集体婚礼现场。(资料片)

新人欢迎新风,“低彩礼零彩礼”成时尚

“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我很幸运,遇到了你。”4月17日,一条微信朋友圈洋溢着满满的甜蜜,发微信的是参加河间市“零彩礼”集体婚礼的成都姑娘高兰。

高兰和河间小伙杨浩相识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杨浩是时村乡南杨庄村人,2009年在成都军区联勤部服役,退役后就职于成都市公安局。

一次,杨浩去成都市一家牙科医院洗牙,认识了护士高兰。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交流,两个人相知相爱,直到走进婚姻的殿堂。

“在我们成都当地,彩礼一般都是10万元到20万元,还要有车有房。”高兰说,“但我不在意这些,结婚过日子,最主要是两个人过得好,相互包容,金钱不能衡量一切。简单、质朴、回归本心的婚嫁风尚,应该是年轻人追求的风尚。现在我们在成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家,十分幸福,今年准备要宝宝啦。”

“对于参加‘零彩礼’集体婚礼,我曾有过担心,怕女方不同意,没想到一提此事,高兰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做通了她父母的工作。”杨浩说,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做到婚事简办,舍弃陈规陋习。

去年5月20日,杨浩和高兰与11对新人,参加了河间市第二届“零彩礼”集体婚礼。婚礼以“云婚礼”的形式举行,除了主会场,还分别在河间的束城镇、黎民居乡、北石槽乡、龙华店乡设了四个分会场。12对新人在不同的场地,通过8条联络线、5个会场、3个省外回传点,以“云”的方式,圆满完成了集体婚礼的各项环节。

早在2019年,河间市举办了第一届“零彩礼”集体婚礼,30对新人步入婚姻殿堂。与此同时,河间市还组织了“零彩礼”新婚家庭文明家风故事汇,集中展示“零彩礼”新婚家庭的家庭美德和良好家风,倡导文明家风,倡树文明乡风。

随着“低彩礼零彩礼”婚礼成为时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加入这个队伍。

大庄村小伙子石鹤英,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在上海一家公司工作。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妻子杜乐乐。石鹤英说,父母在老家务农,他回家看望父母时,听说了村里移风易俗的事儿。

“我们的订婚仪式就是双方父母在上海吃了顿便饭。谈起婚事,我母亲说了村里的规定,我的岳父岳母十分开明,表示婚事就按村里的规矩来办。”石鹤英说,2019年11月他们举办了一场“零彩礼”婚礼,就是在老家简单地办了一下,然后在上海请同事朋友们吃了个饭。

诗经村镇二十里铺村29岁的郭浩,高中毕业后在北京打工。经人介绍,认识了龙华店乡北皇亲庄四分村闫巧妹,两人志趣相投,十分聊得来。

“去年5月份,我开车将新娘接到家中,一家人吃了一顿和美饺子,这就是我们的婚礼仪式。”郭浩说。

“‘零彩礼’出嫁,我没有觉得吃亏,而且收到的祝福一点也不少。”闫巧妹说,“年轻人就应该摒弃陋习,我希望村里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零彩礼’的队伍。”

目前,河间市已有338对新人结婚实现“零彩礼”,其中2019年189对新人实现“零彩礼”,另有2783对新人实现“低彩礼”,每桩婚事花费平均减少10万元,白事平均节约1.5万元,全年全市相关家庭共节约费用约3.5亿元。2020年,河间市共计结婚3860对,其中“零彩礼”新人149对,其余全部实现“低彩礼”。 (河北日报记者 王雅楠)

■记者观察

让健康婚俗蔚然成风

2017年,“零彩礼”结婚,让河间市年轻小夫妻姜四水、刘莹莹成为了“网红”。

从农村走出来的这对新人,因对身边普遍存在的高价彩礼极为反感,决定向这种不良风气说“不”。新娘刘莹莹说服父母,不要一分彩礼,婚礼简办。

“零彩礼”婚礼,犹如一股清流,引来网民纷纷点赞。

高额的彩礼,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也影响了民风民俗。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新时代要有新气象,亟待人们摒弃陈规陋俗,在乡村弘扬时代新风。

现如今,“零彩礼”正在成为很多年轻人的选择,并成为一种趋势,传统和陈旧的婚恋观念正在改变。

一对对新人,用实际行动诠释和传递着正能量的婚姻价值观;一系列活动及一个个典型的培树,让真人真事、新规新风不断在百姓心中扎根生长。

与此同时,在农村,很多父母的思想也在慢慢转变,结婚后,男方多了个女儿,女方多了个儿子,两家人亲上加亲,男女双方平等,有爱结合,没有谁欠谁。

当然,移风易俗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采取切实行动,改变观念、转变思路、创新做法,唤起人们内心的道德自觉。

河间在全市615个村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举办“零彩礼”集体婚礼,引导广大群众改掉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就是一种尝试,一种引领。

而在陕西东岭村,早在2000年就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由村老年协会成员担任,规定操办规模和程序,统一标准,规范管理,杜绝大操大办的现象发生。村党委领导带头从简办理婚丧嫁娶,做到“三严禁”“四坚持”,即严禁唱戏、严禁演歌舞、严禁请管乐队,坚持不讲排场、坚持不摆阔气、坚持不互相攀比、坚持不举债办婚事。

重庆市大足区,规定基层红白理事会组织规范婚礼仪式和操办规模,统一最高消费限额,限制大操大办和盲目攀比。对于不按规矩办事、带头破坏村规民约的村民,村“两委”班子成员和理事会成员第一时间出面制止。此外,注重关键少数的示范作用,对触犯“红线”的党员干部进行问责。

江苏省东台市,将新式婚姻礼仪办理流程、标准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并公示上墙,当地还通过婚姻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深入引导、监督,规范婚庆相关产业,抵制奢华婚礼,从源头上引领相关产业更好地服务新人和家庭。

……

农村是个人情社会,亲戚们相互走动,礼尚往来,是乡风文明的薪火传承。量力而行的彩礼,发自内心的诚意,为美好生活共同奋斗的目标……由这些基础构成的婚姻是美好幸福的。

破除陈规,移风易俗,让高价彩礼失去市场,让健康婚俗蔚然成风,乡风文明将照亮更多人心。

文/河北日报记者 王雅楠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