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数字藏品发展(规模有望超300亿元)

2021年,随着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大厂相继推出自己的“厂牌”数字藏品平台,数字藏品开始走入大众的视野。

2021年底,国内数藏市场呈现井喷式爆发增长。当下,国内数字藏品平台已从数十家增长到500多家。公开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的数字藏品总销售额为249亿美元,同比涨幅约260倍。

平台的数量与发行热情的“双增”,推动国内数字藏品总发行额的增长。预计到2026年,中国数字藏品市场规模或将超300亿元人民币。

数字藏品催生新业态

国内数字藏品平台主要分为三类,传统互联网大厂、实力砥柱平台和基于共同爱好组建的垂类平台。其发行的数字藏品,涉及非遗文化、体育、影视、航天航空、知名艺术家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在当前的商业化营销中,数字藏品能为品牌IP赋能,帮助提升品牌价值,开拓创新的商业营销模式。

在“Z世代”(通常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已经逐渐成为消费主力的当下,数字藏品作为一种新型数字商品,如果能与品牌进行良好互动,就能吸引更多年轻人的注意力,在互联网上帮助品牌实现更快速更广泛的传播,从而增加品牌价值。

目前数字藏品发展(规模有望超300亿元)(1)

灵境·人民艺术馆。图/人民网

各大博物馆也纷纷“试水”,布局发力,掀起了数字藏品的热潮。

人民网的“灵境·人民艺术馆”于1月上线,通过普及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作品促进大众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从精美陶瓷到书法绘画,再到雕塑、非遗文物,内容甄选严格,无一不是在向中国传统文化致敬。

湖北博物馆联合七级浮图数藏平台推出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数字藏品,限量一万份,短短三秒钟便被“一抢而空”;金沙遗址博物馆首款数字文创产品在支付宝平台上线即售罄,实现销售额近40万元。

人民日报也于6月10日发表文章称,“数字化时代,善用数字藏品的正向价值,让其远离炒作,就能激发更多新动能,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选择。”

科技赋能下的文化消费新场景

艺术家田炳信也携手J-art乐享艺术数字平台,向中华传统文化致敬。

目前数字藏品发展(规模有望超300亿元)(2)

田炳信的灵意画系列。图/受访者供图

田炳信的灵意画系列,其风格及表现形式多样,涵盖国画、版画、油画、雕塑及数字作品,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立项支持,进行过多次全国巡展。画作从原始岩画、先古文字纹饰、先秦典籍中撷取创作题材和构思灵感,充分吸收早期中华文明精神文化营养。致敬了远古中华文化尤其是岩画文化,组成了先民围猎、山海生境、巫觋祝由、大足荒吟等系列。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田炳信的全网数字藏品首作——狜塔(Kuta)“召唤”篇章发布。

该作品凝结了画家与J-art平台及粉丝群对中华文化共有的认同与热爱,以战斗女孩狜塔为数字形象。她将古兽带入现当代世界和次元世界中,从上古穿越至未来的新世界。科技赋能文创,部落狩猎游牧和劳作的画面古朴灵动,充满对自然万物的虔诚与敬畏。艺术家、数字平台、数字形象、粉丝群体携手,借千年阴山岩画,从远古走来,向未来走去,与大自然浑然一体。

目前数字藏品发展(规模有望超300亿元)(3)

田炳信的全网数字藏品首作——狜塔(Kuta)“召唤”。图/受访者供图

数字藏品赋予了历史文化更为年轻化的样态,让传统艺术在当代焕发新生。四川博物院的东汉陶狗、河北省博物院的长信宫灯、J-art乐享的记录长城盲盒……几乎每一款都是“爆款”,一经发售立即售罄。

数字科技叠加传统文化IP,跨界碰撞出创意火花。此外,基于区块链技术,数字藏品就具备了独一无二的标记,版权明确。一些平台“虚实结合,线上认购数藏,线下赠送文创”的独特创意,很好地解决了价格的普惠性和收藏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

数字藏品同时具备收藏属性、观赏属性和社交属性,既能满足新时代年轻人追求体验感和个性化的心理,又能让传统文化以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方式传播,在让年轻人深刻感受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还能激发文创行业新的商业活力,进一步让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进入“寻常百姓家”。

编辑 / 李潇潇

校对 / 刘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