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时代上海大佬(不一样的江湖大佬)

前段日子,闲来无事看了一部电影,名叫《罗曼蒂克消亡史》。葛优在剧中饰演 “陆先生”,他在戏里蓄短发,穿长衫,说上海话,演的是谁当然呼之欲出。这不就是上海大亨杜月笙吗?

杜月笙时代上海大佬(不一样的江湖大佬)(1)

依稀记得多年前,曾看过吕良伟演过的一部上下级电影名叫《上海皇帝》,尽管片子之中他叫陆云生,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杜老板。

尽管杜月笙是黑帮大佬,是一些正派人士眼中的流氓无赖,但时至今日,若在上海街头提及杜月笙,知道此人者非但不反感,反倒大赞其人“有本事,会办事,明事理,晓道义”,俨然杜老板不是黑帮大佬,而是一位绅士。

杜月笙时代上海大佬(不一样的江湖大佬)(2)

曾有一位上海朋友对笔者说,杜老板有本事,手眼通天,八面玲珑,没有他办不成的事,没有他搞不定的人,可能只有一种人除外,没人性的那种。

杜老板出身卖水果的小贩,地道的小流氓。但正如心灵鸡汤所讲:“再小的事情都要做到最好”。没错,人在做,天在看,杜老板做小贩之时就已薄有名气,他有绝技,就是削水果,一刀到底皮不断,技法娴熟且快速,十分潇洒,因而极讨客人欢喜。

杜月笙时代上海大佬(不一样的江湖大佬)(3)

或自知出身寒微,因而他并不介意伏低做小,这种脾气无论现在或是当时都是不时兴的了,换现在年轻人的脾气,老板刚说三句,就撂挑子走人了。杜月笙初投大佬黄金荣门下,在他府里做事一不怕脏,二不怕累,三不怕苦。

在老板眼里,这人有三点好:一是忠诚,二是谦卑,三是讲情义。第三条可说是杜月笙做人的原则。

听上去或许荒谬。举凡看过好莱坞经典《教父》的朋友都知道,真正的大佬从来不是喊打喊杀的莽夫,生意利害与人情礼数同样重要,杀伐决断更不是凭意气用事。大佬反倒更讲情理和规矩。若大佬不遵行清理和规矩,谁还跟你混?又岂能混得起?

杜月笙时代上海大佬(不一样的江湖大佬)(4)

等到杜月笙自己成了大佬,反更加低调,当时有人以一副对联形容他“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尺五天。”

杜老板绝对堪比战国四公子的春申君,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政界大佬,或是失意文人,或是过气军阀,他都襄助不懈,受其恩惠者不知多少。杜老板慷慨,反倒拿他恩惠者作状掩鼻,拿了他的钱,还要嫌弃这些钱不干净,无耻之人莫过于此。

杜月笙时代上海大佬(不一样的江湖大佬)(5)

杜老板自誉自己吃“三碗面”: 体面、场面、情面,人家存钱,他存交情,就算拿钱给人,也要照顾对方脸面,不让对方有难堪,更不让对方感念自己恩情。通常将票子折为小纸片,放在茶碗底下,然后端茶奉客。

杜月笙时代上海大佬(不一样的江湖大佬)(6)

常言道“人在江湖”,笔者正是有了杜老板这样的人,才有了江湖,所谓民国风流也如是。纵使光辉岁月已消逝,杜老板依旧不忘帮助朋友。可怜他一生发光发热,赠人玫瑰,提携无数小弟,造就一代风流,但他末了却在凄凉之中去世。他的江湖已经过去,早已不复存在了。临终之际,不忘嘱咐儿女烧掉所有借据,一了百了“给大家留个体面”。

纵观杜老板的一生,看看他的江湖,这难道还不够“罗曼蒂克”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