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广东人演小品(春晚小品的口音)

2017年的春晚舞台,除了独具特色、难得一见的维吾尔族小品,其余的常规节目中,“你是最美的东北银”、傅园慧“灰化肥会发挥”的绕口令,各地的语音语调依然是语言类节目的一大重要包袱。

不过,综观春晚语言类节目的历史,可以发现各地语音背后,其实带有浓厚的文化意涵、社会隐喻。今天,我们通过春晚舞台上最经常出现的三个地区——广东、上海和东北,大致一窥这些笑料背后的基本套路、深层意义。

“遥远”的广东人

谈起广东,春晚最爱塑造的是“普通话重灾区”、“经济最发达”的形象。其中小品、相声最为典型的体现,广东人普通话欠佳、着装时髦、商界人士众多,广东人的饮食习惯、方言习俗常常为创作笑点。

1994年的小品《密码》中,广东人十分热心地帮助记忆力不好的东北大妈使用提款机、回忆密码。编剧将他“上下”不分的口音、蹩脚的普通话作为一大笑点。不过总体来说还是树立了广东人的正面形象。

等到1997年,小品《鞋钉》中,广东老板一开始就以“成功商人”的姿态出现,为其“有钱能使磨推鬼”的经典语句做好铺垫。但或许是春晚舞台上“欢乐”的要求,小品最后讲的是这位老板受到老鞋匠感染,知错就改,学到职业之“道”。不过,我们依然能从作品中看出许多偏见,从小品一开始发音不标准的“心诚则灵”,口音始终是该作品的一大笑点,到最后核心剧情与鞋匠发生冲突,反映出当时环境里观众对广东的刻板印象。

春晚广东人演小品(春晚小品的口音)(1)

2009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小品《北京欢迎你》。 视觉中国 图

时间挪移到12年后,2009年,当代广东青年实际上普通话发音有很大的进步,但在当年的春晚小品《北京欢迎你》中,口音依然设计为一大笑点。但或许因为小品中关于广东人口音笑点已经与现实产生了一定的距离,这一段落并没有收到原想的效果。

对于地处岭南的广东,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小品创作,观众都常固守着刻板印象。特别是关于口音,广东人还有一位“难兄难弟”——福建人,就在去年春晚,冯巩小品《小棉袄》里“胡建棱”分不清“湖州”和“福州”成为一大笑点。今年的冯巩小品中,傅园慧友情出演的形象,背了一段“h”、“f”不分的“灰化肥会发挥”绕口令似乎也在向广东、福建人民致敬。

“精明”的上海人

不论是春晚节目还是现实生活中,精明忌一直是上海人的标签。除此之外,上海男人也是常出现在各个舞台甚至春晚舞台上作为调侃的对象,似乎所有的上海男人都是“娘娘腔”、“妻管严”,做事优柔寡断、唯唯诺诺。不过,由于上海本地方言与普通话读音差异较大,因此,上海话幸免于难,并没有成为一种被过度消费的地域特色。

1990年,巩汉林在《打麻将》中饰演一个胆小的上海男人。很少人记住他扮演的上海男人,却有很多人记住了这个精瘦、戴眼镜的小品演员,一个东北男人。巩汉林本身形象较为文弱、长相秀气,从外貌上看十分符合人们记忆中文静、瘦弱、白皙的上海男性知识分子形象,一身西装加上一副眼镜和一条围裙的反差装扮,更加强人物形象的欢乐感。这种借助地域中固化的人物形象来传递欢乐的作品,虽然达到预想的喜剧效果,但也令观众对上海男人的偏见进一步加深,甚至误认为南方男子都是如此。

春晚广东人演小品(春晚小品的口音)(2)

1991年央视春晚小品《陌生人》

其实,春晚舞台上刻画的上海男人形象不完全是作为讽刺、批评的对象出现。1991年,小品《陌生人》就对上海人有一个正面塑造。故事里好心人主动送迷路的女孩回家,一路上饱受猜忌和偏见,甚至被女孩绑住双手都毫无怨言,在小品最后真相大白时,传递出一份别样的感动。

总体来看,春晚舞台上,就上海这一地域笑点,除了喜剧艺术的必要夸张、搞笑外,多数北方创作者有点带着刻板成见来看上海以及上海人。

“幽默”的东北人

东北算得上是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的地域,特别是从1990年赵本山登台春晚后,东北地区为春晚输送大量的喜剧人才。他们善于自嘲,在东北话的一来一往间彰显幽默风趣。因为诙谐的方言、出色的表演,人们对东北人的印象趋于喜爱,常常将东北视作幽默风趣的代名词。

由于赵本山和诸多东北优秀演员的共同努力,东北话融入小品之中,创造出众多经久不衰的笑点。加上东北话本身接近普通话,观众理解起来并无太大困难,更推动东北小品传播。

在多年的春晚语言类作品中,来自东北以及反映东北生活的作品几乎占据六成以上,且频现经典。从早期的《英雄母亲的一天》、《卖拐》到后来的《捐款》、《昨天今天明天》等等,天南海北的观众从这些小品中熟悉了“大忽悠”、“白云黑土”等东北风物名词。

春晚广东人演小品(春晚小品的口音)(3)

2009年央视春晚小品《不差钱》。 视觉中国 图

最为经典的当数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赵本山、丫蛋、小沈阳带着浓厚的东北口音,让观众迅速地沉浸在设定的场景之中,故事似乎就是发生在东北的某个小酒馆中。接下来的人物冲突、才艺表演以及普通话和东北话的交替运用让整个故事更具真实感和喜剧感。

和口音绑定在一起的,还有对人物社会地位、职业的想象,学者通过统计分析1983-2013年三十年间的春晚语言类节目中口音和人物形象,发现其中东北口音使用最多,且扮演最多的是农民和都市工人角色。2017年春晚的第一个语言类节目《大城小爱》中,带着东北口音的演员,就扮演高空作业工人。排在东北口音后的陕西口音和山东口音演员则多出演服务类角色,如保洁员、修理工等。广东和上海口音更多地集中在商业人士形象中。

春晚广东人演小品(春晚小品的口音)(4)

2017年1月27日,北京,2017央视鸡年春晚现场。图为小品《大城小爱》。 视觉中国 图

由此视之,方言像把双刃剑,它能给人们带来很多笑点,但在欢乐背后,观众一听到那些带有各地口音的演员,就难免有些固定思维,对他人做出轻易、错误的判断。当然,若放在总体来看,近两年春晚“东西南北中大联欢”的分会场设置,或许会在某种程度上给观众带来新的印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