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地名演变(四川乐山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
乐山,四川省辖地级市,古称嘉州,有“海棠香国”的美誉。乐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世界级遗产三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峨眉山和乐山大佛、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东风堰,本文将探讨乐山历史时期的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
秦代蜀郡
先秦时期,四川地区属巴蜀之地,战国中期,秦国趁巴蜀交战之际,派兵消灭了巴蜀政权,并且设置了郡县,将巴蜀地区正式纳入秦帝国的版图,乐山属蜀郡。
西汉益州犍为郡南安
秦朝灭亡后,西汉基本上继承了秦代的郡县制度,并承认了部分诸侯国的存在,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西汉中期之后,又设置州牧(刺史)监察地方官员,后逐渐演变为郡县以上的军政机关。乐山属益州刺史部犍为郡,地名南安。
东汉益州犍为郡南安
东汉时期,行政区划上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实行州、郡、县行政区划,并且推行郡国并行的体制,乐山仍属益州刺史部犍为郡。
蜀汉益州犍为郡南安
黄巾起义之后,地方州牧长官与豪强地主趁机招募军队,扩张势力。黄巾起义失败后,东汉王朝已名存实亡,国家陷入了长期的军阀混战局面。三国时期,益州之地属实力相对弱小的蜀汉政权,乐山属益州犍为郡,地名仍为南安。
西晋益州犍为郡南安
三国后期,蜀汉与东吴政权日益衰落,蜀汉政权最终被曹魏消灭,西晋取代曹魏之后,渡江灭吴再次完成统一,乐山属益州犍为郡。
南齐益州南安
西晋完成统一后,朝政迅速走向腐朽,司马炎的重新分封给国家埋下了隐患。“八王之乱”后,西晋政权在内耗中走向灭亡。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频繁,行政区划也相对混乱。南齐时,乐山属益州,地名南安。
隋眉山郡龙游
南北朝后期,北朝西魏(北周)在长期的对抗与发展中掌握了统一战争的主动权,隋朝取代北周之后,再次开创大一统的局面。为了避免出现东汉末年以来地方势力尾大不掉的局面,隋代重新实行郡县两级行政,乐山属眉山郡,地名龙游。
唐岭南道嘉州龙游
唐代建立后,在郡县以上增设道级行政区,实行道、州、县行政模式,并在局部地区设置都督府与节度使,掌管地方军政大权。乐山属岭南道嘉州,地名龙游。
北宋成都府路嘉州
北宋建立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出现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地方行政上实行路、州、县模式,并大大削弱了地方的军事与财政力量,乐山属成都府路嘉州。
南宋成都府路嘉定府
南宋时期,秦岭淮河以北的土地被金朝占领,以南地区行政区划与北宋时基本相同。乐山仍属成都府路,嘉定府。
元四川嘉定府路
元朝实现统一后,在继承两宋行政区划的基础上,开始设置行中书省,开创了后世行省制度的先河。乐山属四川行省,嘉定府路,地名龙游。
明四川嘉定州
明代初期,一方面对元代的行省边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一方面改称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乐山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嘉定州。
清四川嘉定府
清朝建立后,大部分制度都沿袭了明代的体制,对行省边界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基本奠定了近代行省边界的基础。乐山属四川省嘉定府,地名乐山。
相关资料来源于《中国历史地图集》与《中国地名沿革对照表》,谈历史地理,说人文教育,欢迎点赞与关注杨帆老师!
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看历朝历代行政区划与疆域,历史地理学必备图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