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十大守城大将(历史上手握王炸反而把牌打个稀碎)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皇帝和权臣的故事永远是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在和喜欢历史的朋友们聊天探讨:历史上的傀儡皇帝中谁的翻盘难度最大?这个话题时,汉献帝永远是绕不开的一位。

东汉末年的汉献帝从小被董卓当作傀儡,后来被王允吕布当作傀儡,再后来被西凉军李傕郭汜当作傀儡,直到被曹操、曹丕当作傀儡……毫无疑问,汉献帝刘协这位傀儡皇帝翻盘的难度恐怕在历史上也能排到前三。

但是,就算汉献帝一生都是傀儡皇帝,但仍然是有机会翻盘的!可惜不怕神对手,就怕猪队友!汉献帝当时最大的权臣王允,却因为自己的短视和无谋浪费了汉献帝最大的一次机会,也彻底的葬送了东汉帝国……

本期的《墨说三国》就和大家一起看看王允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个稀碎,不但没有保住大汉江山,反而在翻车下坡时猛踩油门。

三国十大守城大将(历史上手握王炸反而把牌打个稀碎)(1)


王允,字子师,太原祁县人,出身于官宦世家,19岁的时候就开始当公务员,被当时的人评价为“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可以说起点很高。但是王允年轻气盛,做事也是意气风发不计后果。

在王允当郡吏的时候,有一个小黄门(小宦官)仗着上面有人,恣意贪污腐败,弄得民不聊生,当地官民都敢怒不敢言。结果王允知道了,直接自己带人捉拿了并依法处死了小宦官。

这一下王允获得了极大的声望,但是却间接让上司替自己背锅

小黄门的死经过宦官哭诉,竟然到了汉桓帝耳朵里,著名的汉桓帝于是很生气,认为这肯定是太守故意的。于是派人捉拿了太守刘瓆,关在监狱中严刑拷打,结果刘太守根本没扛过宦官集团的报复,在狱中死亡。

啥事也没有的王允觉得很过意不去,于是就把刘太守的尸体送回平原,还替刘太守守丧三年。

三国十大守城大将(历史上手握王炸反而把牌打个稀碎)(2)

王允替刘太守守丧三年之后,又重新当了郡吏,没想到又害了新来的王太守。

新来的王太守名叫王球,手下能用的人挺少。这个时候郡里有一个人叫路佛,虽然没啥口碑,估计用了一些其他手段,被王太守征召当一个郡吏。

但是王允不乐意了:我是书香门第出身,还被人评价为“王佐之才”,这么多年才是一个郡吏。你一个路佛何德何能,竟然要和我当同事?

于是王允在太守王球的提议会上,激烈反对引进路佛。

激烈到啥程度呢?就差指着太守王球的鼻子骂收了路佛的贿赂了。王太守大怒,直接准备捉拿王允下狱,打算杀了王允。

好在王允家里关系硬,王太守的上司刺史邓盛听见这事儿后,认为王允敢于直面谏言,直接把王允从郡吏升职为刺史的别驾从事。

这一下王允的名声从郡县直接到了州里,既然王允出名了,和王允作对的路佛这辈子肯定都没法出头当官了,太守王球估计也非常尴尬。

三国十大守城大将(历史上手握王炸反而把牌打个稀碎)(3)

王允自从到了州里后,混的是风生水起。

黄巾之乱中直接升官为豫州刺史,荀氏八龙中最出色的荀爽,名士孔融都是王允的部下。然后王允在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俊两位名将的支持下大破黄巾,一下子俘虏了十余万人。

在整理战利品的时候,王允发现十常侍之一的张让竟然和黄巾军有大量的书信往来。

于是王允开开心心的拿着证据找汉灵帝,汉灵帝刚开始很生气,但是经过张让磕头认错之后竟然不了了之。

王允这一下行事仓促,打蛇不死,反而狠狠得罪了张让。没几天就被逮捕下狱,但是王允运气不错,遇上了天下大赦,又出狱了还准备官复原职;

张让一看:王允怎么又出来了?不行,我一定要弄死他。

然后王允出来还没十天,又被张让构陷,重新关进了监狱,王允的部下觉得这次是死定了,与其被张让折磨而死,还不如喝毒酒来的痛快,就哭着给王允献上了毒酒一杯。

王允很生气,厉声骂道:我身为臣子,被皇帝治罪,那么就应该按照律法斩首示众,哪有喝药求死的道理?于是王允把酒杯一摔,自己主动走进槛车里,准备去洛阳接受廷尉的审讯。

允厉声曰:“吾为人臣,获罪于君,当伏大辟以谢天下,岂有乳药求死乎!”

王允这个事情闹的很大,甚至大将军何进、大尉袁隗、司徒杨赐这三位顶级的重臣都上书求情,这才减免了王允的死罪,但仍然关在监狱里。当年冬天再一次天下大赦,单单把王允留住不赦免。后来三公再次联袂上述,朝廷这才决定赦免王允。

三国十大守城大将(历史上手握王炸反而把牌打个稀碎)(4)

王允经此一劫,也知道宦官是不杀自己不罢休,于是也收了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不但改名换姓,而且也不在一个地方长待,在河内郡和陈留郡之间乱跑,这才保住了性命。

等到皇帝驾崩,大将军何进打算诛杀宦官的时候,王允这才回去替何进出谋划策。何进虽然狂妄自大丢了脑袋,但是宦官也被袁绍兄弟杀光,随后董卓率军进京,废了汉少帝,立了汉献帝……

董卓一看王允还不错,于是给王允升官加爵:拜太仆,再迁守尚书令。司徒杨彪得罪了董卓被废,看起来很听话的王允于是代替杨彪成为了三公之一的司徒。董卓准备烧了洛阳迁都长安的时候,董卓自己留守洛阳,长安的朝政大事全部取决于王允,王允也借着自己的权势保存了许多汉室典籍。

王允一度觉得自己可以恢复汉室,还秘密联络了几位官员,准备以讨伐袁术的名义出兵攻击董卓,但是董卓一怀疑,还没有啥动作,王允见势不妙马上放弃了。

等到董卓回到长安,觉得王允很不错,整个迁都过程以及营造长安的时候表现出色,就封王允为温侯,以示重视

三国十大守城大将(历史上手握王炸反而把牌打个稀碎)(5)

接下来就是喜闻乐见的吕布和董卓抢貂蝉的故事了。

设“美人计”离间吕布和董卓,最后成功除掉大奸臣董卓!这是王允一生之中最大的功绩,也是王允的美名得以在民间流传的最大的原因。

但是很遗憾,其实在历史记载上根本没有貂蝉这个人,三国志中只记载了吕布和董卓的一位侍妾私通,王允利用这个漏洞才得以结交吕布。这一点被后世作者所利用,创造出来了貂蝉这一虚拟形象,甚至和西施、王昭君、杨玉环并列成为了四大美人之一,后世还有许多城市在争夺所谓的“貂蝉故里”,也是醉了。

王允联合吕布刺杀董卓成功后,王允和吕布居功至伟,王允就封布为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然后还把自己的温侯转封给了吕布,加上皇帝年幼,王允和吕布共秉朝政。

虽然是“共秉朝政”,吕布一个粗人根本玩不过王允,基本上是王允独揽朝政大权。但是王允致命的缺点也在独揽大权的时候暴露出来了!

三国十大守城大将(历史上手握王炸反而把牌打个稀碎)(6)

《后汉书王允传》中强调王允性格刚直、嫉恶如仇(看王允前半生就知道了),因为董卓势大才不得已装作毕恭毕敬的样子。现在董卓已死,王允自己有威望、手里有皇帝、还有一部分军队,这可是两王四个二的一把好牌啊。

于是在开朝会的时候,王允都是严词厉色,对待其他臣子没有一句好话。王允不知道或者是知道也不屑于笼络群臣,甚至对于立下大功的吕布,王允也认为只不过是一个剑客、游侠儿这样的角色,压根瞧不上吕布。

刚开始杀掉董卓的时候,吕布等人就劝王允赦免普通的西凉士兵,但是王允不同意;吕布又劝拿董卓的家财封赏给手下的官吏将校,王允也不同意……

于是在王允既没有赦免在外部数量众多的西凉士兵,也没有在内部封赏有功之臣,王允的做法看似很强势,其实已经内外都得罪光了,就算王允拿着两王四个二,但是除此之外就没有了大牌。

允性刚棱疾恶,初惧董卓豺狼,故折节图之。卓既歼灭,自谓无复患难,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三国十大守城大将(历史上手握王炸反而把牌打个稀碎)(7)

董卓被杀,跟着董卓的西凉军还有很大一部分都在各地驻守,这些将领和士兵久久得不到赦免,全都人心惶惶,纷纷传言王允要杀光西凉人。董卓的女婿牛辅被吓坏了,干脆扔下大军带着金银逃跑,结果走到半道就被人杀了,拿脑袋去找王允请功。牛辅的部将李傕、郭汜、张济一看这样子吓坏了,马上听从贾诩的计策,以替董卓复仇为名,集合队伍去攻打长安。

王允因为得罪了内外,而且比较能打的原董卓部将徐荣(击败过曹操、孙坚)也因为王允决策不利、兵力不足等原因战死。温侯吕布一看自己虽然厉害,但是单枪匹马肯定打不过几千几万人,于是战败后马上就逃走了。在吕布败逃前,后汉书记载了吕布和王允的这样一段对话:

吕布骑马在长安青琐门外,对着王允说:王公,大事不济,赶紧撤吧!

王允叹息一声:能安顿好国家,是我的愿望,如果不行,那我就一死而已。现在皇帝年幼,凡事都仰仗我,我不忍心单独逃亡。你去之后,希望能和关东诸侯一起多为国家考虑。

布驻马青琐门外,招允曰: “公可以去乎?”允曰:“若蒙社稷之灵,上安国家,吾之愿也。如其不获,则奉身以死之。朝廷幼少,恃我而已,临难苟免,吾不忍也。怒力谢关东诸公,勤以国家为念。”——后汉书王允传

吕布走后,长安只剩下了落寞的王允。

三国十大守城大将(历史上手握王炸反而把牌打个稀碎)(8)

王允落于乱军之手后,其实还有翻盘的机会的。

王允手下有两位大将:宋翼、王宏!这两人一个官职是左冯翊(宋翼),一个官职是右扶风(王宏),都是占据了长安附近富庶之地。

王允被俘后,李傕郭汜担心宋翼、王宏有兵有粮,真打起来不一定谁胜谁负。于是就以朝廷的名义招二人进京。

王宏对宋翼说:现在我们二人领兵在外,所以叛军还不敢杀王允,要是我们回去了,不但我们族灭,还会害死了王允

宋翼却是个无谋之人,他回复王宏说:虽然去长安的话福祸难测,但是王命难为啊!

王宏很生气,但是宋翼已经决定去长安送死,自己一支军队独木难支,只能赴死。

到了长安,果然李傕郭汜很开心的把王宏、宋翼、王允全部杀掉了,王宏临死前大骂:“宋翼竖儒,不足议大计。

王允死的时候五十六岁,王允的长子官居侍中的王盖、次子王景、王定及王氏宗族十余人全部被李傕郭汜所杀。只有王允哥哥的儿子王晨、王陵最后跑掉,回到故乡。

三国十大守城大将(历史上手握王炸反而把牌打个稀碎)(9)


以史为鉴评曰:王允的一生可以说是壮阔波澜的一生,特别是在董卓专权的时候,天下有多少群雄打算刺杀董卓都失败了,唯有王允暗中潜伏,表面上唯唯诺诺完全听从董卓,暗地里积蓄力量,寻找董卓破绽,最后一举中的,可以说整个刺杀过程荡气回肠,在青史上留下千古美名。

本来王允在除掉董卓后,凭借富庶的关中地区,加上大汉朝廷的正统--汉献帝刘协,王允要是能够笼络董卓麾下精良的西凉强兵,在有根据地、有大义、有精兵的情况下先平定西凉,再占据汉中、益州,如此天下可定!

可惜王允性格刚直、嫉恶如仇,这要是在盛世,王允绝对可以获得更大的名声及施展空间;但是遗憾的是,王允在除掉大敌董卓后,却逐渐蜕化为第二个董卓,完全没有了之前谨慎的行事风格,内不得群臣之心,外不得士兵之心,最后激起兵变,自己身死族灭不说,更是葬送了大汉最后一次翻盘的机会,真是时也命也!

文/以史为鉴

图/网络

参考资料:《后汉书》、《三国志》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