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怎么治(一张嘴下巴就疼)

#青云计划#

最近吃东西时,下巴感觉好痛,而且会发出咔咔的声响!有时甚至张口笑、打呵欠或打喷嚏时,下巴好像快脱落,难道是下颌脱臼了吗?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怎么治(一张嘴下巴就疼)(1)

这种病症专业名称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 TMD)本文简称(TMD),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病症,尤其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且常伴随其他细微症状,如头痛、耳鸣或睡眠品质变差,患者很容易看错科别,最常见的有去骨科、还有一些去神经内科,更甚至还有患者会选择疼痛科。其实,这种疾病专业最对症的应属口腔科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怎么治(一张嘴下巴就疼)(2)

TMD很常见,但不易分类。TMD被归类为继发性头痛疾病的一种亚型[1]。治疗TMD的目标是缓解疼痛和改善颌部功能。本专题将总结TMD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由于这种疾病比较复杂,篇幅有限,很难在一篇文章中叙述清楚,所以我将TMD分为若干的部分进行讲解。

第一部分我们先了解下流行病学的统计、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确实真的很长,并不是我想卖关子。


流行病学(调查)

我们可以理解为好发人群

流行病学目前已在不同研究人群中对TMD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进行了评估。在一项英国的成年人调查中,口面部疼痛的患病率为26%,其中6%的患者报告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MJ)疼痛,6%的患者报告耳前疼痛。对TMD患者进行的观察性研究已阐明如下结果:

  • 女性中TMD的患病率约为男性中的1.5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怎么治(一张嘴下巴就疼)(3)

  • 发生TMD风险最高的年龄是18-44岁
  • 非西班牙裔高加索人发生TMD的风险较高。
  • 与社会经济群体无关
  • 慢性TMD与心境障碍及其他精神疾病有关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某种情况下更可能发生颞下颌疼痛。患者中TMD的患病率为53%-94%。在一项观察性研究中,RA更严重(红细胞沉降率>32.08mm/h)的患者发生TMD的风险增加。
  • TMD与磨牙(磨牙症)存在较弱的相关性。一项系统评价显示磨牙症与TMD的症状之间存在轻度相关性。
  • 虽然未正式研究,但目前认为嚼口香糖、咬铅笔、用烟斗吸烟及其他反复性颌部运动和颌部姿势(如小提琴演奏者、歌手、木管乐器演奏者)与TMD疼痛有关。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怎么治(一张嘴下巴就疼)(4)


发病机制(相关病因)

1、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把TMD的病因归于口腔上下颌位置和牙齿咬合 (上下牙齿的对齐)的变化。虽然结构性因素对TMD起作用,但生物学、行为学、环境学及认知学因素均对症状的发生起作用。

2、关节创伤 — 颞下颌关节内的微小创伤,在我们吃饭、说话、喝水、打哈欠时,只要是张开口,颞下颌关节就会进行铰链运动,这种运动创伤可产生氧化应激,在关节内间隙产生自由基。之后的滑液炎症可产生细胞因子,导致退行性TMJ疾病。挥鞭伤、磨牙症或颌外部损伤均可导致关节创伤。TMJ盘移位也可导致TMD。

3、痛阈 — 对TMD疼痛的感知也存在主观因素。目前已有研究报道,男性和女性TMD患者的痛觉调节存在差异。在一项小型病例对照研究中,与对照受试者相比,女性TMD患者显示出疼痛耐受力较低

4、行为学因素 — 一些研究支持慢性TMD与精神疾病(包括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或滥用史)有关。一项小型观察性研究报道,与心境平稳的个体相比,抑郁个体TMD疼痛的风险增加。

5、头颈部姿势 — 由于多处肌肉附着连接下颌骨和头颈部,目前认为头颈部姿势不良是TMD和疼痛的一个原因。如总机人员、电脑工程师,因为长时间颈部向前,进而使颞部肌肉不协调,影响关节稳定;大量讲话的职业,使用颞部肌肉频率较高,长期下来,也会慢慢累积成伤害。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怎么治(一张嘴下巴就疼)(5)


临床表现(症状)

我们从可导致TMD的三种因素着手:

1、肌肉功能障碍—颞颌关节及肌肉长时间紧绷的人

2、颞下颌关节的问题—单纯关节内的问题

3、颈椎功能障碍—长头颈部姿势不良或使用颞部肌肉频率较高

因此,通俗一点来说、TMD就是因为上下颌骨的运动引发的肌肉和骨骼的疼痛、咀嚼系统的功能障碍、颞下颌关节的压痛及颈部僵硬和疼痛

我们来看一项回顾性研究,4528的例,最常见的主诉体征和症状是:

  • 疼痛(96.1%)
  • 耳部不适或功能障碍(82.4%)
  • 头痛(79.3%)
  • TMJ不适或功能障碍(75.0%)

颌面部疼痛 — TMD的往往只是一侧面部疼痛呈强弱不定的持续性钝痛。疼痛可蔓延至耳部、太阳穴处及眼睛周围、下巴甚至会蔓延到后颈部。这种疼痛出现时机是不同的,可能每日,也可能间断。很多患者不会出现疼,也有一直呈剧烈疼痛。

咬紧牙、后牙缺失合并日间紧咬牙齿均可产生肌肉疲劳。患者在餐后可出现这种情况,给人一种 “又重又累的感觉”。

耳痛、耳塞和耳鸣 — 耳痛、耳塞和耳鸣可能存在肌肉骨骼性病因,在同侧TMD患者中,下颌运动时出现单耳锐性刺痛。

头痛 — 与TMD有关的典型头痛是一种延伸至面部、太阳穴处乃至颈部的单侧耳痛或耳前痛。疼痛的性质呈深部、钝性、持续性、中等强度的疼痛,普遍在清晨更明显甚至加重。这种头痛偶尔也可双侧的,源自姿势肌或咀嚼肌。常使用的相关肌肉群导致疼痛加剧。晨起头痛可能是由夜间磨牙或睡眠障碍引起的,而日间疼痛加剧可能与使用咀嚼肌或头部姿势有关。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怎么治(一张嘴下巴就疼)(6)

大家不用特别担心,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它不会要命,只是有些影响生活质量。下一篇文章我会介绍一下该如何TMD。


参考文献
  1. Headache Classification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 (IHS).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 3rd edition (beta version). Cephalalgia 2013; 33:629.
  2. Maixner W, Diatchenko L, Dubner R, et al. Orofacial pain prospective evalu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study--the OPPERA study. J Pain 2011; 12:T4.
  3. Macfarlane TV, Blinkhorn AS, Davies RM, et al. Oro-facial pain in the community: 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impact. 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 2002; 30:52.
  4. Von Korff M, Le Resche L, Dworkin SF. First onset of common pain symptoms: a prospective study of depression as a risk factor. Pain 1993; 55:251.
  5. LeResche L. Epidemiology of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implications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etiologic factors. Crit Rev Oral Biol Med 1997; 8:291.
  6. Slade GD, Bair E, By K, et al. Study methods, recruitment, sociodemographic findings, and demographic representativeness in the OPPERA study. J Pain 2011; 12:T12.
  7. Ferrando M, Andreu Y, Galdón MJ, et al. Psychological variables and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distress, coping, and personality.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 2004; 98:153.
  8. Manfredini D, di Poggio AB, Romagnoli M, et al. Mood spectrum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ainful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Cranio 2004; 22:234.
  9. Dworkin SF, Sherman J, Mancl L, et al. Reliability, validity, and clinical utility of the research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Axis II Scales: depression, non-specific physical symptoms, and graded chronic pain. J Orofac Pain 2002; 16:207.
  10. Auerbach SM, Laskin DM, Frantsve LM, Orr T. Depression, pain, exposure to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long-term outcomes in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 patients. 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01; 59:62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