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渡记忆高梦先(秦渡记忆高孟先)

秦渡记忆

公元前1136年,周文王伐崇,建都于丰。公元401年(弘始三年),后秦姚兴帝迎天竺高僧鸠摩罗什至长安,于逍遥园(今草堂寺)设译经场翻译佛经,于“丰宫”所在地设渡口,于是有了“秦渡”这一地名。唐开元盛世,太监卢广奉诏协修“广济桥”,修建文昌阁(明志有记),这里已商贾云集。至宋、元已成名镇,明清达到鼎盛。可惜志史缺失,终成遗憾。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愿借沧海之滴水,映射古镇之一瞥,故而命笔。惟惶恐,有挂一漏万之憾。权且放胆,成抛石引玉之举,是为此文。

丰水

丰水,即沣河,本是是一条较小的河流,全长82公里,总流域面积也只有1460平方公里,但是,却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历史名河。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就有“丰水东注,维禹之绩”的诗句,(据说,这句诗为周文王所说)说明这条河流与大禹治水有关。汉代刘向的《笺》中也说:“昔尧时洪水,而丰水亦汜滥为害,禹治之,使入渭,东注于河,禹之功也。文王武王今得作邑于其旁,地为天下所同心,而归太王为之君,乃由禹之功故引美之。丰邑在丰水之西,镐京在丰水之东。”沣河西的户县,在尧舜时代为崇国的疆域,大禹的父亲鲧曾任崇伯。户县境内现在还有一个“三过村”,据传说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乡。

秦渡记忆高梦先(秦渡记忆高孟先)(1)

秦渡记忆高梦先(秦渡记忆高孟先)(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