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奇葩的动物你都见过吗(大鹏野生动物迷惑行为大赏)

蟒蛇闯入居民区吃鸡,吃饱了不逃走还就地休息;领角鸮“菜鸟”心大,自己练习飞行,结果从树上掉了下来; 大名鼎鼎的夜行动物——豹猫居然白天在一条山路上被人拍到; 蛇雕飞行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误撞树干,受伤坠地,被发现时还怒目圆睁……

近年来,在大鹏新区,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以及居民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一些野生动物在大鹏半岛重现身影,这些野生动物的“迷惑”行为,常常让救助、帮助它们、且又不甚了解它们的居民们觉得新奇、有趣。

大鹏半岛森林覆盖率达77.74%,野生植物种类占深圳市的70%、全省的26%。 记者梳理近年来媒体报道居民与这些野生动物“有爱”的互动,发现其实野生动物这些所谓“迷惑”行为背后,是大鹏新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以及广大居民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这一事实。

这些“呆萌”的动物,你觉得哪个最有趣呢?(可多选) 1、蟒 2、领角鸮 3、蛇雕 4、豹猫 5、猪獾 提交

一、蟒

吃饱了原地休息,“贪吃蛇”常被抓

这些奇葩的动物你都见过吗(大鹏野生动物迷惑行为大赏)(1)

2018年7月,在葵涌办事处溪涌社区,一条约小腿粗4米长的蟒蛇闯潜入一位居民院子里的鸡笼觅食,用身体缠死五只鸡,因为生吞了其中一只,蟒蛇体态臃肿,行动缓慢,被卡在鸡笼的铁丝网,结果被主人一家人生擒活捉,考虑到蟒蛇是国家保护动物,主人没有为难这条“贪吃蛇”,而是通知相关部门,葵涌办事处和森林消防中队的工作人员随后到居民家中将蛇带走,确认身体无问题后放回深山。

南澳办事处森林消防中队一位专业人士说,蟒蛇的嗅觉很灵敏,据说几公里外都闻到家禽的味道,而且蟒蛇吃饱往往就不动了,躺在那休息,所以常常被捉,因此在大鹏新区,时不时就会发生蟒蛇偷吃被捉的“蠢萌”行为,并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角”。而居民大多知道蟒蛇是野生保护动物,发现后一般多主动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二、领角鸮

飞行技术太“菜”坠地不起,幸得居民救助

这些奇葩的动物你都见过吗(大鹏野生动物迷惑行为大赏)(2)

领角鸮幼鸟。图梁建新

2020年4月17日南澳办事处西涌社区居民反映,有两只小猫头鹰幼鸟在树上练习飞行。可能是因为技术太“菜”,这两只幼鸟飞一下掉到地上。旁边很多来来往往的流浪狗和猫,居民担心被叼走吃掉,于是就把两只幼鸟拿纸箱送到了西涌警务室。下午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赶来,把两只小猫头鹰接走了。

18日,西涌居民又捡到同一窝的1只幼鸟,并移交给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猫头鹰很少见。”在南澳从事森林消防工作六年的张德文说,这是他第二次看到猫头鹰。

三、蛇雕

误撞树干酿“飞行事故”,专业部门救治后放生

这些奇葩的动物你都见过吗(大鹏野生动物迷惑行为大赏)(3)

蛇雕。图片来源于网络

媒体报道,2018年10月15日,在大鹏新区妇幼保健院外围的电信机箱旁树丛中,该院的值班工作人员发现一只一只形似鹰类的野生大鸟,该鸟身长70厘米,全身羽毛呈灰褐色,鸟喙黄灰黑相间,头顶具黑色杂白的扇圆形羽冠。它在飞行中误撞到树干,受伤坠地,被发现时怒目圆睁,霸气十足,但挣扎不起。随后,相关专业机构人员赶来对其作进一步救护,原来,该鸟因翅膀受伤,飞行功能受阻,后经相关专业部门救治后已在10月16日的上午放生自然。

经确认,该鸟学名是蛇雕,隼形目鹰科雕亚科蛇雕属,分布于亚洲地区,栖息在深山高大密林中,喜在林地及林缘活动,主要以各种蛇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等为食,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一种很珍贵的中型猛禽,属濒危野生鸟类动物。

四、豹猫

大鹏森林“夜行客”大白天现身

这些奇葩的动物你都见过吗(大鹏野生动物迷惑行为大赏)(4)

豹猫。图片来源于网络

豹猫是大名鼎鼎的夜行动物。不过,在大鹏,它也曾白天被人发现。根据媒体报道,2017年11月台湾著名生态探险家、作家、摄影家徐仁修大约中午11时,在一条山路上拍到了豹猫。业内专家表示,豹猫处在大鹏半岛森林食物链顶端,是衡量生态指标的关键物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首条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廊道” ——大鹏新区排牙山—七娘山节点生态恢复工程于近期完工,该节点南接七娘山,北接排牙山-笔架山-田心山,建设面积约100公顷,是全市20个关键生态节点之一,是保证大鹏半岛南北向连通的重要生物通道,服务对象正是为以豹猫为代表的大鹏半岛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野生动物。

五、猪獾

被仪器检测到、"一不留神"创深圳记录

这些奇葩的动物你都见过吗(大鹏野生动物迷惑行为大赏)(5)

猪獾。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8年5月份,大鹏新区城管局委托相关机构开展《大鹏半岛生态廊道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组在大鹏山地区域安装了24台生物多样性红外触发监测仪,经过1个月的数据收集,共记录物种15种,其中猪獾首次在深圳发现,创深圳市动物新记录。

猪獾,别称沙獾,山獾,是鼬科、猪獾属的哺乳动物。猪獾是杂食性动物,喜欢穴居,在夜间活动,有冬眠习性,发情、交配于4~9月,每胎产2~4仔。猪獾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一带。猪獾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记者】凤飞伟

【作者】 凤飞伟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