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在小品界的喜剧之王地位 小品之王陈佩斯

1984年央视春晚,陈佩斯与朱时茂给全国观众带来了小品《吃面条》,在除夕之夜,给全国观众带来了许多欢笑。

这是春晚的第一个小品,也是很多观众接触到的第一个无实物表演。

陈佩斯靠着一碗并不存在的面条,凭借精湛的演技一举封神,被誉为“小品之王”。

陈佩斯在小品界的喜剧之王地位 小品之王陈佩斯(1)

此后的14年里,他又11次登上春晚的舞台,为观众奉上了《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羊肉串》等经典小品。

然而,1998年的春晚过后,陈佩斯便彻底告别了这个让他成名的舞台,一度消失在观众视野当中。

有消息称,他遭到了央视封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陈佩斯的传奇故事。

陈佩斯在小品界的喜剧之王地位 小品之王陈佩斯(2)

陈佩斯的父亲陈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便凭借剧情电影《白毛女》中的黄世仁一角,成为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

他饰演的地主恶霸十分逼真,让很多观众恨得咬牙切齿。

那个年代的人思想单纯,在一次表演中,台下有个年轻的小战士,看到陈强饰演的黄世仁欺压良善,义愤填膺,竟然摘下背上的步枪,一拉枪栓就要毙了这个大坏蛋。

幸好指导员发现得快,一把将他按住,才没有酿成悲剧。

陈佩斯在小品界的喜剧之王地位 小品之王陈佩斯(3)

从这段故事就能看出,陈强的演技有多么精湛。

此后他又拍摄过多部电影,主要饰演反派,获得过百花奖终身成就奖,被戏称为“坏蛋专业户”。

1952年,陈强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演出,忽然收到家中的喜讯,妻子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

他就干脆以当下的地名为儿子起名,就叫陈布达。

1954年2月12日,陈强的二儿子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出生,便顺理成章地取名陈佩斯。

陈佩斯在小品界的喜剧之王地位 小品之王陈佩斯(4)

陈强是全国闻名的电影演员,每个月收入不菲,所以陈佩斯小时候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也喜欢上的表演,经常模仿电影和戏曲中的人物神态和动作。

陈佩斯的好日子过到13岁,突然一夜之间变了天。

1967年,正值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期间,陈强从事文艺工作,而且饰演的地主恶霸太过逼真,被打成了右派。

陈佩斯清楚地记得,父亲经常被一群来势汹汹的人抓走,回来以后身上的白汗衫全是一道道的血痕,触目惊心。

陈佩斯在小品界的喜剧之王地位 小品之王陈佩斯(5)

也许以现在人的眼光看觉得不可思议,竟然有演员因为演反派太逼真而遭殃,但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这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

1969年,受父亲的牵连,陈佩斯初中尚未毕业,便前往内蒙古建设兵团插队。

曾经的他出身文艺世家,养尊处优,现在却要每天干繁重的农活,还吃不饱穿不暖,人生一片灰暗。

为了寻求出路,陈佩斯先后报考了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总政话剧团,却无一例外在政审那一关,因为父亲的原因无法通过。

在内蒙古的建设兵团,他一困就是四年。

陈佩斯在小品界的喜剧之王地位 小品之王陈佩斯(6)

起初,陈强坚决反对陈佩斯走文艺道路,因为他自己的人生悲剧,就是演员这个身份造就的。

儿子陈佩斯的长相,跟陈强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所以陈强认定,他多半也只能演反派,谁知道以后还会经历多少苦难呢?

然而,陈佩斯在内蒙古的生活实在太苦了,他迫切地想摆脱现在的生活,所以苦苦哀求父亲,最后陈强才松了口。

儿子被自己连累成这样,他心中满怀愧疚。

1973年,陈强找到了曾经在《白毛女》中饰演喜儿的田华,田华当时在八一电影制片厂负责招生工作,他就请老搭档帮一把忙,把自己的儿子招进去。

陈佩斯在小品界的喜剧之王地位 小品之王陈佩斯(7)

虽然这有些找关系走后门的意思,但陈佩斯在父亲的影响下,表演功底过关,这才顺利通过考核。

陈佩斯终于离开了内蒙古,坐上回北京的绿皮车,心中充满对演员生涯的期待。

由于长相普通,陈佩斯在演员剧团当不了主角,专门饰演土匪、地痞等反面角色。

陈强看过陈佩斯的表演过后,建议他干脆走喜剧的路子,将相貌上的劣势化为优势。

1980年,陈佩斯与父亲陈强首度合作,主演了电影《瞧这一家子》。

陈佩斯在小品界的喜剧之王地位 小品之王陈佩斯(8)

在那个年代,大荧幕上全是主旋律电影,突然出来这么一部喜剧电影,让观众耳目一新。

这部电影后来获得文化部优秀影片奖,陈佩斯也因此一炮而红,深受观众喜爱。

初步展露出喜剧天赋的陈佩斯,决定乘胜追击,在喜剧领域深耕。

1982年,陈佩斯在电影《夕照街》中饰演二子,再次大获成功,便继续推出了以二子为主角的几部电影,这是中国第一个喜剧系列电影。

当时国内的喜剧领域一片空白,没有成熟的内容,陈佩斯在探索中前进,成为了中国喜剧史上一个极有代表性的人物。

陈佩斯在小品界的喜剧之王地位 小品之王陈佩斯(9)

陈佩斯开创的喜剧模式,是通过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反映大时代的社会面貌,这为后来的喜剧人打下了模板。

后来喜剧行业的很多作品,都是延续陈佩斯探索出的这条道路。

1982年,一部电影《牧马人》在全国公映,立即引发万人空巷的热潮,观影人次达到1.3亿,电影男主角朱时茂因此一炮而红,成为一代女性的梦中情人。

1983年,朱时茂被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与陈佩斯成为同事。

陈佩斯在小品界的喜剧之王地位 小品之王陈佩斯(10)

朱时茂只比陈佩斯小一个多月,两人都非常热爱电影艺术,很快便结为挚友,无话不谈。

朱时茂形象正派,一身正气,而陈佩斯长相富有特色,很有反派气质,两人在一起合作,产生了非常奇妙的化学反应。

一天,朱时茂邀请陈佩斯到家里吃饭,给他介绍了中央电视台的导演黄一鹤。

黄一鹤正在筹备春节联欢晚会,想让陈佩斯和朱时茂出一个节目。

在80年代,央视春晚是非常重要的舞台,对他们两人来说,是很大的机遇和挑战。

陈佩斯在小品界的喜剧之王地位 小品之王陈佩斯(11)

两人经过几个月的筹划和打磨,小品《吃面条》诞生了。

那个年代,小品并不是一种成熟的艺术表演形式,一般只是用于演艺界考试招生,由老师现场出题,学员临场表演的一种短剧。

当时的春晚是一场非常严肃的晚会,节目形式十分传统,主要是唱主旋律。

这样一个诙谐荒诞的喜剧作品,究竟适不适合登上春晚的舞台,很多人都持怀疑态度。

一直到春晚当天,节目还卡在审核环节。

陈佩斯和朱时茂坐在后台提心吊胆,不知道能不能登上这个全国最大的舞台。

陈佩斯在小品界的喜剧之王地位 小品之王陈佩斯(12)

最后关头,总导演黄一鹤顶住压力,决定让他们上。

春晚舞台需要创新,有创新才有活力,而且在这样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给全国观众带来欢乐,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就这样,1984年的春晚舞台上,观众们看到了小品《吃面条》,被陈佩斯和朱时茂的表演逗得捧腹大笑。

这是春晚的第一个小品,大获成功以后,每一年的春晚,便再也离不开这种艺术形式了。

陈佩斯也凭借一碗面条封神,迎来了喜剧生涯最辉煌的一段时间。

陈佩斯在小品界的喜剧之王地位 小品之王陈佩斯(13)

此后的14年里,陈佩斯11次登上春晚舞台,为观众奉上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

他那寸草不生的大光头,给几代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事业取得极大成就的同时,陈佩斯也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

1983年,陈佩斯经人介绍,认识了当护士的王燕玲,结为夫妻。

1990年,王燕玲生下一个儿子,陈佩斯为他取名陈大愚,表达了自己大智若愚的豁达人生观。

陈佩斯在小品界的喜剧之王地位 小品之王陈佩斯(14)

陈佩斯春风得意了十几年,直到1998年的《王爷与邮差》之后,他与朱时茂便彻底告别了春晚舞台,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件事要从前一年说起,陈佩斯和朱时茂意外发现,市面上出现了很多他们的小品光盘,发行方是央视旗下的国际电视公司。

他们从未将版权出售,央视的这种做法,显然是侵犯了他们的利益,窃取了他们的劳动成果。

陈佩斯一气之下,拿着光盘找到央视的相关领导,讨要说法。

接待他们的领导态度良好,承认了错误,并且公开致歉。

陈佩斯在小品界的喜剧之王地位 小品之王陈佩斯(15)

本以为这件事就此过去,不料两年过后,陈佩斯再次在市面上发现了刻录着他们作品的光盘,并且还收录了他们最新的作品。

由此可以看出,上次的道歉不过是走个过场,央视依然在侵犯他们的利益。

一气之下,陈佩斯拉着朱时茂,将央视告上法庭。

最终两人胜诉,获赔33万元赔偿金,央视公开道歉。

经过这件事,陈佩斯与央视彻底撕破脸皮,双方矛盾无法调和,他便再也没有登上过春晚舞台,这就是所谓的“封杀”真相。

陈佩斯在小品界的喜剧之王地位 小品之王陈佩斯(16)

有人认为陈佩斯实在没必要跟央视闹到这一步,毕竟是春晚舞台成就了他,为这点小事毁了前途,实在不划算。

陈佩斯回答说,自己必须与强权抗争,不能让后人嘲笑自己,这个世界应该是一个有规矩的世界。

为了维护他心中的规矩,他付出了十分沉重的代价。

在那个年代,电视是最主流的媒体,离开了央视,陈佩斯的演艺生涯迅速走上了下坡路。

曾经的小品之王,变得无人问津,长时间没有演出机会,他的影视公司也被迫宣布破产。

十几年积累下来的名声和财富,全部清空。

陈佩斯在小品界的喜剧之王地位 小品之王陈佩斯(17)

陈佩斯的境遇,与当初的父亲陈强,何其相似,名利都是过眼云烟。

1999年五一节期间,妻子王燕玲带着陈佩斯来到北京郊区延庆县的深山,并告诉他,在他前些年风光时,自己为了多一条后路,花70万在这里承包了万亩荒地,期限五十年。

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陈佩斯早已厌倦了名利场上的尔虞我诈,起了解甲归田的心思。

就这样,夫妻两人在这万亩荒地上,种起了石榴树,过上了田园生活。

种了两年石榴,赚到了一些钱,陈佩斯的手头宽裕了起来,那颗不安分的心又活跃了起来。

王燕玲看出她的心思,知道他离不开演戏,便将所有积蓄交到了他手中,让他追逐自己热爱的事业。

陈佩斯在小品界的喜剧之王地位 小品之王陈佩斯(18)

2001年,陈佩斯成立了大道影视公司,找到老搭档朱时茂,打造了话剧作品《托儿》,宣布进军话剧行业。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话剧这种艺术形式是非常兴盛的,但随着电影和电视的出现,大大冲击了这个行业,很多演员选择了转型成为影视剧演员。

在新世纪之初,话剧行业更是死气沉沉,陈佩斯这个时候进军话剧界,颇有些逆潮流而动的意味。

但是陈佩斯注定是创造奇迹的人,正如他当年将小品带上春晚的舞台,进军话剧界,他又为这个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陈佩斯在小品界的喜剧之王地位 小品之王陈佩斯(19)

《托儿》在全国五十多个城市巡演,共计120多场,观看人次17万,上座率高达95%。

陈佩斯只投入了三十万,却获得了一千多万的丰厚回报。

尝到了甜头,陈佩斯和朱时茂乘胜追击,随后又推出了《亲戚朋友好算账》《阳台》《阿斗》等作品,全部大获成功。

陈佩斯成为话剧行业最优秀的表演家之一,在业内掀起了一股话剧热。

淡出春晚舞台多年,观众却从来没有忘记过陈佩斯,随着春晚小品质量的连年下降,呼吁陈佩斯复出的声音越来越高。

陈佩斯在小品界的喜剧之王地位 小品之王陈佩斯(20)

2011年,哈文曾力邀陈佩斯出山,参加当年的春晚,但还是被陈佩斯婉言谢绝了。

离开那个舞台十多年,他已经感到格外生疏。

陈佩斯说,曾经的春晚作品,受到过太多限制,带着枷锁的创作是不自由的,他更愿意停留在话剧的舞台,演出自己真正想表达的东西。

2012年,94岁高龄的陈强因病住院,陈佩斯推掉了所有工作,终日衣不解带地陪伴父亲。

他每天给父亲按摩、喂饭,陪他聊天解闷,有时候还出去走走。

在表演这条路上,父亲是他值得学习一辈子的老师。

陈佩斯在小品界的喜剧之王地位 小品之王陈佩斯(21)

半年以后,陈强终因器官衰竭而去世,陈佩斯强忍悲痛料理完父亲的后事,却很长一段时间走不出来。

他自己也将近花甲之年,对人生的感慨良多。

关于陈佩斯与央视的关系,其实并没有网上传言的“封杀”那么夸张,只能说因为双方创作理念不合,没有继续合作而已。

2015年,陈佩斯自导自演的电视剧《好大一个家》在央视一套播出,这是时隔16年后,他再度与央视合作。

陈佩斯在小品界的喜剧之王地位 小品之王陈佩斯(22)

陈佩斯将绝大部分精力,都倾注在了话剧上,他的儿子陈大愚,也走上了喜剧的道路,跟他一起在国内外进行了多次巡演。

对于儿子的教育,陈佩斯向来严格。

陈大愚小时候上学时,陈佩斯不许他告诉别人自己的父亲是谁,以免他拿着星二代的身份炫耀。

到了十八岁,陈佩斯便要求儿子自力更生,独自在社会上打拼。

或许是家族的遗传基因,陈大愚也对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

陈佩斯在小品界的喜剧之王地位 小品之王陈佩斯(23)

2010年,陈佩斯创办喜剧表演培训班,儿子陈大愚是他的第一个学员。

2014年,陈大愚在北京低调举行了婚礼,新娘是陈佩斯公司的员工,两人因工作结缘,最后结为连理。

后来陈大愚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陈佩斯也过上了含饴弄孙的幸福生活。

2019年,陈佩斯紧跟时代潮流,入驻短视频平台,经常发布一些与儿子陈大愚合拍的搞笑短剧,深受粉丝的喜爱。

2021年,陈佩斯在央视的综艺节目《金牌喜剧班》中担任导师,重回阔别23年的舞台。

陈佩斯在小品界的喜剧之王地位 小品之王陈佩斯(24)

由此可见,他并未遭到封杀,只要有好的作品,依然会合作。

近些年里,呼吁陈佩斯重回春晚舞台的声音,一直居高不下,观众都很怀念当初他带来的欢笑。

陈佩斯却庆幸自己从那个名利场抽身而出,能够在话剧舞台上找到新的人生价值,尝试他对表演的各种探索。

平日的生活中,陈佩斯从不以名人自居,打扮非常朴素,待人接物和蔼可亲。

陈佩斯在小品界的喜剧之王地位 小品之王陈佩斯(25)

或许是从父亲和自己的经历,他早已看透了人生,名利都是短暂的。

作为一名演员,留在观众心中的作品,才是永恒的。

陈佩斯,早已活明白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