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人性本善无为而治(孟子君子有所为)

《孟子》——“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孟子说:“不做自己所不该做的事,不要自己所不该要的物,做人的道理,就是这样罢了。”亦可解读为:“不要做你内心不想做的事,不要想你内心不想要的东西,做人的道理就是如此而已。”第一个解读是着重在君子的自我约束,第二个解读着重在君子的诚。 我们普通人喜欢事事放纵自己,能够懂得约束自己的人才是优秀的人,同样的,一个有“诚”的人才是让人尊敬。孟子认为人皆有“良知良能”,有仁义礼智之性,孟子此说的“不为”、“不欲”皆以道德价值为依据,“诚”的基础也离不开仁义礼智。

孟子人性本善无为而治(孟子君子有所为)(1)

孟子在提醒大家,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天下之事繁多,即使是圣人君子、卓越楷模,也不可能胜任各种事务;一个人只要在某些领域尽其心力、倾其精力将该做的事情做好,就足以取得非凡的成绩。是人要坚守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不要随波逐流,随俗而欲。而每一个人所要做的事情,都要符合道义,这样才会有益于社会;对于违背道义的事情,不要去做,否则就会自取其辱。

人生之欲不尽,即使是圣人君子也和凡夫俗子一样,大约不会没有物欲。要什么东西,不要什么东西,做什么事情,不做什么事情,这是由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所决定。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是因为他们不要自己所不要之物,不做自己所不做的事情。

孟子人性本善无为而治(孟子君子有所为)(2)

人生在世,没有谁是一帆风顺的,总要遭遇大大小小的磨难,面对磨难、挫折,弱者会沉溺其中,破罐破摔,结果只会让自己的处境更加艰难,强者则能够把磨难,当成自己的“磨刀石”。他们在“磨难”的磨砺下心志会愈发坚韧。一件事的性质如何,不仅仅取决于其自身,更取决于我们如何去看待它。 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它就会变成我们的垫脚石,以消极的心态去看待,它就可能会变成深渊。

孟子人性本善无为而治(孟子君子有所为)(3)

但有的人,迫于生计或其他压力,做了自己所不做的事情。例如,落井下石、为虎作伥、忍耻偷生、轻诺寡信。做人应该坦坦荡荡、光明磊落、无愧于心。与其苟且偷安、苟延残喘,不如明志励志、轰轰烈烈、勇敢追梦。有的人被人利用,被人拉下水,为什么?意志不坚决、立场不坚定。原则问题,没有模糊地带,非黑即白;想骑墙?往往没有那么如意侥幸!人生应该追求泰然、安然,无愧于心。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孟子人性本善无为而治(孟子君子有所为)(4)

人生追求什么?不单是物质,还有人格和精神,不合道义的就不取,不是自己的就不拿;否则不但不会心安理得,反会得不偿失。在道义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这样做,带着一颗无愧于人的心,人生无悔,一片彩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