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基本理论知识(工程测量的专业知识点)

知识点二十七、城乡规划测量的内容

城乡规划测量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定线测量、拨地测量、日照测量、规划监督测量等。

规划道路定线测量(简称定线测量)是根据城乡建设规划要求,实地确定规划道路中线或道路边线(规划道路红线)的测量活动。

建筑用地界址拨定测量(简称拨地测量)是根据土地转让或划拨审批的用地位置,实地确定用地边界的测量活动。

知识点二十八、规划定线的基本技术要求

定线、拨地测量采用的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应符合当地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控制测量在基本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三级导线或导线网,或采用GPS测量方法布设相应等级的控制点。

定线测量的中线点、拨地测量的界址点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超过±5cm。

定线、拨地测量宜采用1: 500~1:2 000比例尺地形图作为展绘底图。

定线、拨地测量方法可分为解析法和图解法。目前一般采用解析法,即解析实钉法和解析拨定法。

解析实钉法适用于通视条件较差或道路尚未成形地区,作业过程一般为前期准备、控制测量、条件点测设、条件点测量与校核、条件坐标计算。

知识点三十二、线路工程测量

(一)技术方案设计

线路工程测量必须全线采用统一的基准,应尽量采用国家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在不满足测区内高斯投影长度变形要求时,可采用独立坐标系。在已有基本控制网地区,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

线路平面控制测量可采用gps测量和导线测量等方法;高程控制测量一般采用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沿线路测绘的带状地形图通常采用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测图方法测绘,测绘方法与要求参见摄影测量与遥感;

线路工程测量一般采用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167-2014《工程摄影测量规范》和铁路、公路等相关专业测量规范作为技术标准。

(二)线路勘测

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称为线路勘测。新建线路勘测包括线路初测和定测。

1.初测

初测工作内容包括线路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带状地形图测绘。

地形测量是沿线路测绘带状地形图,测图比例尺一般为1:2000,平坦地区可选用1:5000,困难地区可选用1:1000。测图带宽度应能满足纸上定线的需要,一般在选点时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对于1:2000测图,平坦地区宽度约为400~600m,丘陵地区约为300~400m。

2 . 定测

定测主要任务是将初步设计所定线路测设到实地,并结合现场情况改善线路位置,其工作内容包括线路中线测量和纵横断面测绘。

3.既有线路勘测

既有线路平面测绘实质上是新线勘测中中线测量的反转过程。新线勘测中是把设计好的中线测设到地面,而既有线路平面测绘则是把已建成的线路测绘出来,根据测绘资料反求曲线的转角、半径、长度等曲线要素,以便在此基础上设计新的曲线。既有曲线测量一般采用偏角法、矢距法、全站仪极坐标法、gps-rtk法等。

(三)线路施工测量

线路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放样出作为施工依据的桩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其工作内容包括线路复测和路基施工测量。路基施工测量包括路基边坡放样、路基高程放样等。

1.线路复测

线路复测的目的是恢复定测桩点和检查定测质量,而不是重新测设,所以要尽量按定测桩点进行。若桩点有丢失和损坏,则应予以恢复;若复测和定测成果的较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则以定测成果为准;若超出允许范围,应查明原因,确定定测资料错误或桩点位移时,方可采用复测资料。

2.路基边坡放样

路基的填方称为路堤,挖方称为路堑,填挖高度为零处称为路基施工零点。路基施工填挖边界线的标定称为路基边坡放样。

3.路基高程放样

路基高程放样是通过中桩高程测量,在中桩和路肩边上竖立画出标记的标杆,标注需要填挖的高度。待填挖土方接近设计标高时,再用水准仪精确标出最后应达到的标高。

(四)线路施工放样方法

线路施工放样方法与建筑施工放样方法基本一致,特殊之处为曲线测设。

1.曲线概述

曲线分为平面曲线(简称平曲线)和竖曲线等。

(1)平曲线。平曲线是在平面上连接不同方向线路的曲线。根据其曲率半径特点,分为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圆曲线的曲率半径处处相等;缓和曲线是在直线与圆曲线、圆曲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的曲率半径连续渐变的一段过渡曲线。线路变向点处的平曲线一般按“直线十缓和曲线十圆曲线十缓和曲线十直线”的顺序连接。

(2)竖曲线。竖曲线是在竖面上连接不同坡度线路的曲线,有凸形与凹形两种。顶点在曲线之上者为凸形竖曲线;反之称为凹形竖曲线。当两相邻坡段坡度值的代数差超过一定值时,线路变坡点处必须用竖曲线连接。

2.平曲线测设

平曲线的测设过程如下:

(1)曲线要素及主要点(简称主点)里程计算;

(2)主点测设;

(3)曲线详细测设。主点测设后,为在地面上更加准确地反映曲线的形状,还需每隔一段弧长加设曲线细部点,称为曲线详细测设。

目前,平曲线的测设通常采用全站仪或gps-rtk的直接坐标法。该法需先计算曲线主点和细部点在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然后将主点和细部点一并测设。

3.竖曲线测设

与平曲线一样,测设竖曲线,首先要进行曲线要素的计算。

测设竖曲线上各点时,可根据纵断面图上标注的里程及高程,以附近已放样的整桩为依据,向前或向后量取各点的水平距离,并设置标桩。施工时,再根据附近已知高程点进行各曲线点高程的放样。

知识点三十三、桥梁施工测量

(一)技术方案设计

施工平面控制网宜布设成独立网,并根据线路测量控制点定位;

施工高程控制网应通过跨河水准测量等方法将两岸的水准线路连成统一的水准网,跨河水准测量必须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观测;

对于中小型桥,可直接丈量桥台与桥墩之间的距离来进行放样,或者利用桥址勘测阶段的测量控制点作为放样的依据;

桥梁平面位置放样宜采用极坐标法、多点交会法等,高程放样宜采用水准测量方法;

桥梁工程测量一般采用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和相关专业测量规范作为技术标准。

(二)桥梁地形测量

桥梁工程的地形测量包括桥址地形测量、河床地形测量、桥轴线纵断面测量。

桥址地形测量为桥梁设计提供1:2000~1:500比例尺的工点地形图;河床地形测量(水下地形测量)为桥梁设计提供河道水下地形图;桥轴线纵断面测量原理与河床地形测量相同,不同的是沿桥轴线方向测量平面距离及高程,最后沿桥轴线方向绘出纵断面图。

(三)桥梁施工控制测量

桥梁平面控制网可布设成三角形网、导线网、gps网等,主要采用的布设形式为三角形网。三角形网的常用图形为双三角形、大地四边形和双大地四边形。桥梁高程控制测量一般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

(四)桥梁施工放样

桥梁施工放样包括桥墩台中心定位、墩台细部放样、梁部放样等。

工程测量基本理论知识(工程测量的专业知识点)(1)

知识点三十四、大坝施工测量

(一)技术方案设计

平面控制网一般按两级布设,即基本网和定线网。基本网起着控制主轴线的作用,定线网直接控制辅助轴线及细部位置。通常该网采用gps网、三角形网、导线及导线网等形式布设;

大坝施工高程控制网宜布设成环形或附合路线;大坝施工测量一般采用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和相关专业测量规范作为技术标准。

(二)大坝施工控制测量

大坝施工控制测量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坝轴线测设、坝身控制线测量以及高程控制网建立等。

(三)清基开挖与坝体填筑放样

1.清基开挖线放样

清基是为使坝体与基岩紧密结合,在坝体填筑前对坝基础进行的清理工作;

清基开挖线即坝体与自然地面的交线。清基开挖线放样的主要工作是确定清基范围和各位置的高程,一般根据设计数据计算而得。清基开挖线的放样精度要求不高,可用套绘断面法求得放样数据,再用全站仪坐标法和gps-rtk法放样出清基开挖线。

2.坡脚线放样

坡脚线即坝底与清基后地面的交线。常用的坡脚线放样方法有套绘断面法和平行线法。

3.边坡线放样

在坝体坡脚线放出后就可填土筑坝。为了标明上料填土的界限,每当坝体升高1m左右,就要用上料桩将边坡的位置标定出来,标定上料桩的工作称为边坡放样。

4.修坡桩测设

大坝修筑到一定高度,且坡面压实后,还要进行坡面的修整,使其符合设计要求。标定护坡桩位置的工作称为护坡桩的测设。

知识点三十五、市政工程测量内容

市政工程测量的工作内容一般包括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施工放样、变形监测等。

市政工程测量的任务主要包括规划阶段的设计测量,建设阶段的施工测量、竣工测量,运营阶段的变形监测等。

对于广场、立交桥、交通枢纽等非带状工程,主要是1:500,甚至1: 200比例尺地形图或方格网高程图测绘。

知识点三十六、水利工程测量内容

水利工程测量是水利工程建设前期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施工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包括水下地形测量)、纵横断面测量、定线和放样测量、变形监测等。

(1)在规划阶段,主要包括小比例尺地形图;大比例尺地形图(含水下地形图),还有路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库区淹没测量、渠系和堤线、管线测量等。

(2)在建设阶段,主要包括施工控制测量,各种水工构筑物的施工放样,各种线路的测设,安全监测,配合地质测绘、钻孔定位,水工建筑物填筑(或开挖)的收方、验方测量,竣工测量,工程监理测量等。

(3)在运营阶段,主要包括水工建筑物投入运行后的沉降、位移、渗漏、挠度等变形监测,库区淤积测量,电站尾水泄洪、溢洪的冲刷测量等。

大坝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坝轴线测设、坝身控制测量、清基开挖线放样、坡脚线放样、边坡线放样及修坡桩测设等

知识点三十七、线路勘测(初测、定测)

沿线路测绘的带状地形图通常采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测绘。线路施工测量包括线路复测、路基施工测量。路基施工测量包括路基边坡放样、路基高程放样等。

初测:

平面控制测量采用GPS测量方法时,点位应选在离线路中线50~300 m、稳固可靠且不易被施工破坏的范围内,一般每隔5 km左右布设一对相互通视、间距500~1 000 m的GPS点。

采用导线测量方法时,在导线的起、终点以及中间,每隔一定距离应与国家平面控制点或不低于四等的其他平面控制点进行联测。当联测有困难时,应进行真北观测或用陀螺经纬仪进行定向检核。

定测:

定测是线路施工设计的基础和依据,其主要任务是将初步设计所定线路测设到实地,并结合现场情况改善线路位置,其工作内容包括线路中线测量和纵横断面测绘。

线路中线测量是依据初步设计定出的纸上线路,沿线路测设中桩,包括放线和中桩测设两部分工作。放线常用穿线放线法、拨角放线法、GPS RTK法、全站仪极坐标法等。

线路纵断面图采用直角坐标法绘制,以里程为横坐标,以高程为纵坐标。里程比例尺常采用1:2 000和1:1 000;为突出显示地形起伏状态,高程比例尺通常为水平比例尺的10~20倍。

线路横断面测绘是在各中桩处测定垂直于道路中线方向的地面起伏,绘制横断面图。横断面图是设计路基横断面、计算土石方量和施工时确定路基填挖边界的依据。

横断面一般选在曲线控制点、里程桩和线路横向地形明显变化处,在大中桥头、隧道洞口、挡土墙等重点工程地段适当加密。测量宽度由路基宽度及地形情况确定,一般在中线两侧各测15~50 m。

横断面上中桩的地面高程已在纵断面测量时测出,两侧地形特征点相对于中桩的平距和高差可用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皮尺法等测定。

线路横断面图的纵横比例尺相同,一般采用1: 100或1:200。

既有线勘测:

既有线路的勘测、设计包括方案研究、初测、初步设计、定测和施工设计。

既有线路勘测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既有线路里程丈量、线路调绘、高程测量、横断面测量、线路平面测绘、地形测绘,站场测绘及绕行线定测、设备调查等。

既有曲线测量一般采用偏角法、矢距法、全站仪极坐标法、GPSRTK法等。

工程测量基本理论知识(工程测量的专业知识点)(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