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历史的连续性(名词解释历史)

感兴趣就关注一下吧。欢迎收藏转发。

唯物史观历史的连续性(名词解释历史)(1)

本期目录

1、历史

2、历史唯物主义

3、历史唯心主义

4、自然历史过程

5、历史必然性与历史偶然性

6、历史非决定论

7、一元论历史论

8、多元论历史论

9、历史因素论

10、英雄史观

唯物史观历史的连续性(名词解释历史)(2)

1、历史

广义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也泛指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狭义指人类社会已发生的事件、经历的过程,亦称“社会历史”或“人类历史”。

2、历史唯物主义

亦称“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2—1845年间共同创立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与“历史唯心主义”相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主要标志,《资本论》将历史唯物主义从假说变成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即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生产,衣、食、住等物质资料,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到人们的头脑中或所谓永恒的真理和正义中去寻找,而应从生产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的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在阶级社会中,这一矛盾主要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社会形态变革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冲突,当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时,社会革命就必然到来。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就或慢或快地要发生变革。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的过程,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的生产者——劳动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基本的和决定的力量。历史是人自己创造的,人自身又是历史的产物,任何时候,人都只能在既定的前提下进行历史活动,不能任意地创造历史。人自身的发展既决定于社会的发展,又决定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是辩证的统一。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是科学思想的最大成果,它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使之成为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将唯心主义从历史观这一最后的避难所驱逐出去。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认识的主客体关系以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等一系列问题,只有借助于唯物主义历史观,才能得到科学的阐明。

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一次把对社会的研究置于科学的基础上,确定人类历史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更替是自然历史的过程。同时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它科学地阐明无产阶级解放的客观条件和实现这一解放的现实道路,与剩余价值学说一起,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

3、历史唯心主义

亦称“唯心主义历史观”、“唯心史观”。把社会现象及其发展的最终原因归结为精神因素的历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对。历史唯心主义可归结为两种理论形态:一种是主张人的主观意志决定历史发展的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另一种是主张某种神秘的精神实体决定历史发展的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但这两种唯心史观的实质是相同的:即都坚持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否认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因,把社会历史归结为意识史;无视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认为只有少数杰出人物才是历史的主宰;崇拜偶然性,否认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客观规律。

4、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性质。人类史与自然史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变化发展的最高产物,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外部自然界,各种自然因素始终渗透于、包含于社会发展过程之中。物质生产的发展史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生产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过程,人在物质生产中首先作为自然力与外部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物质生产过程是一种自然过程,物质生产规律或经济运动规律也是“自然规律”。在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变革,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来指明,社会经济运动表现为社会经济形态的更替,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的“自然的发展阶段”。

5、历史必然性与历史偶然性

历史必然性指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的决定性、不可避免性和不可改变性,即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历史偶然性”相对。历史必然性是客观的,但又不同于自然界的客观必然性。它的表现和实现要以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为必要条件或手段。历史必然性有其绝对性一面,即它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它以获得自由,但不能摆脱或取消它。历史必然性又有其相对性的一面,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活动即改变历史必然性实现的条件来改变其表现形式、作用范围等,从而改变历史事件的外貌,加速或延缓历史过程。

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具有不同形式的具体联系。就宏观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趋向而言,这两者在整体上是被决定的,但历史过程所采取的具体道路、历史趋向实现的具体形式和具体时间等则有偶然性。就特定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活动而言,从本质上看体现着必然性,但该事件或人物活动的许多特征又有偶然性。

6、历史非决定论

主张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历史过程没有因果性、规律性、必然性的历史理论。认为社会生活或者是一幅杂乱无章的、由偶然事件堆积起来的图画,或者是由某种神秘的精神赋予了某种联系和发展秩序的奇怪现象。

7、一元论历史观

(1)主张历史最终只有一种本原。与“多元论历史现”相对。有唯物主义一元论历史观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历史观之分,前者认为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发展,后者认为神秘的理性或少数历史人物的意志决定社会的性质和发展。

(2)指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8、多元论历史观

认为人类社会由一些分散的、独立的因素构成,其中任何一种因素都是独立存在并对社会发展起同等作用的历史观。主张经济、法律、道德、宗教、科技、情感等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没有本源和派生、主要和次要之分,反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历史观。主要代表有德国的什塔姆列尔、俄国的卡列也夫、拉甫罗夫、米海洛夫斯基以及美国的杜威。

9、历史因素论

认为社会生活由多种因素(原因、条件)决定的历史理论。认为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在同等程度上影响其他方面,而且受其他方面的影响,各种因素的简单的互相作用,构成社会发展图景。作为实证主义思想在社会科学中的反映,产生于19世纪末,主要代表是新康德主义者,目的在于反对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其哲学基础是折衷主义。

10、英雄史观

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创造作用,认为少数英雄人物能够主宰和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英雄史观的产生有其社会根源和认识论根源:在长期的剥削制度下,剥削阶级的利益必然驱使他们极力贬低人民群众的作用,宣扬和巩固英雄史观;其次,一般地说,历史的必然性深藏于内,历史的偶然性常显露于外,体现历史必然性的大多数群众的作用因此而被忽视,而给历史事件、历史情节打上较深印记的代表人物则彰明昭著,如果单单只从表面上看问题,就很容易夸大个人的历史作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