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完东晋王朝历史(关注趣味多第37期)

【东晋十六国】北魏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

五胡十六国(公元304年-公元439年),主要由由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少数民族及其所建的十六个割据政权。五胡十六国时期,先后建立了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燕(鲜卑)、前凉(汉)、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南凉(鲜卑)、西凉(汉)、北凉(卢水胡)、南燕(鲜卑)、北燕(汉)、夏(匈奴)、成汉(巴氐)等政权,总称十六国。 此外还有在当时具有较大影响的仇池、代国、高句丽、冉魏、西燕、吐谷浑、西蜀和翟魏等,实际远不止十六国。

一口气看完东晋王朝历史(关注趣味多第37期)(1)

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

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以后,晋室分裂,国力空虚,民生凋敝,晋朝的军事力量迅速衰退,华夏大伤。胡人趁机起兵,侵扰中原,中原大乱。在百余年间,先后由胡人及汉人建立了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政权,史称“五胡乱华”。

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的国家达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后北方被前秦统一,中国呈现出前期南北朝特征。

【五胡乱华起始时间】

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西晋灭亡(公元316年)开始算起,一直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公元439年)。有的学者也称之为“永嘉之乱”、“中原陆沉”、“中原沦陷”等。这一时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汉民族的一场灾难。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公元589年灭陈朝,方使中国结束了300年的动乱和分治。

一口气看完东晋王朝历史(关注趣味多第37期)(2)

【五胡乱华背景】

西晋“八王之乱”,胡人趁乱反晋。西晋灭亡后,出于避乱,晋朝皇室和北方黄河流域广大居民进入安定的长江流域,史称衣冠南渡。南渡导致了经济重心南移。

东晋建立时,中原已沦丧于胡人之手。中原汉族在祖逖、桓温等名将的带领下绝地反击,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迁居南方的爱国将士每每以北伐中原、收复失土为己任。东晋与五胡的战争,十六国之间的厮杀,使得这一时期战乱连连。河淮地区为南北交战的主战场。

【五胡乱华开端】

五胡乱华是由氐族及匈奴族揭开序幕。

一口气看完东晋王朝历史(关注趣味多第37期)(3)

公元304年,李特子李雄(益州氐族难民领袖)继立后击败罗尚,占领成都并称成都王,又于公元306年称帝,国号“大成”,公元338年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匈奴刘渊统领五部匈奴,成都王司马颖结其为外援。

一口气看完东晋王朝历史(关注趣味多第37期)(4)

公元304年,司马颖遭王浚围攻,遣刘渊回并州发兵支援。他乘机宣布独立,称汉王,自称继承汉朝正统。又于公元308年刘渊称帝并迁都至平阳,国号“汉”,后称前赵。

公元304年冬天,益州氐族难民领袖李雄占成都,自称“成都王”,史称“成汉”。匈奴贵族左贤王刘渊起兵于离石称大单于,史称“前赵”,是五胡建国的开始。

公元306年,即光熙元年,司马越手下的鲜卑军队攻入长安,大肆抢劫,二万多人被杀。九月,司马颖被俘,后被杀。八王之乱终。

公元307年,晋东海王司马越毒死惠帝司马衷,立怀帝司马炽,八王之乱结束。鲜卑慕容嵬自称大单于,石勒投效前赵。

公元308年,前赵刘渊正式称帝。

公元309年,前赵帝刘渊迁都平阳,领有山西中部地区。 八月,前赵刘聪第一次进攻洛阳,战败。十月,前赵刘聪第二次进攻洛阳,战败 。

公元310年,晋怀帝永嘉四年,前赵帝刘渊死,子刘和继位,刘聪杀刘和,篡位。

【西晋时期永嘉之乱】

公元311年(永嘉五年)四月,刘聪部下石勒,歼晋军十多万人于苦县宁平城,并俘杀太尉王衍等人。刘聪又遣大将呼延晏率兵攻洛阳,屡败晋军,前后歼灭三万余人。

公元311年(永嘉五年)六月,呼延晏到达洛阳,前赵刘聪、刘曜等人带兵前来会合,攻破洛阳,纵容部下抢掠,俘虏晋怀帝司马炽,杀太子、宗室、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多人,并大肆发掘陵墓、焚毁宫殿。

公元311年(永嘉五年)六月,前赵刘聪、刘曜等攻陷晋王朝首都洛阳,掳晋怀帝司马炽,史称「永嘉之祸」。洛阳陷落后,晋帝国建立五个行台。

公元312年,石勒进军河南新蔡葛陂,准备攻击晋朝琅邪王司马睿,不利,率军北返,攻陷河北襄国、邺城,吞并冀州。

公元313年(永嘉七年)二月,前赵刘聪杀晋怀帝司马炽(毒杀)。四月,晋朝秦王司马邺(晋怀帝侄)在长安即位,是为晋愍帝。 祖逖击楫渡江北伐,收复河南地区。

公元314年,石勒攻杀晋幽州刺史王浚,吞并幽州。前赵刘曜第一次进攻长安,失败。

公元315年,前赵将领曹嶷占领青州。

【西晋亡】公元316年十一月,前赵刘曜第二次进攻长安,攻陷。掳晋愍帝司马邺,吞并关中地区,西晋结束。 十二月,石勒击败并州刺史刘琨,占领并州。刘琨投奔辽西鲜卑段氏,后被杀。

一口气看完东晋王朝历史(关注趣味多第37期)(5)

永嘉之乱以后,在胡人的野蛮残暴的统治下,长期陷于战争,民生经济大受破坏,人口锐减,晋室政权南下,改都建康,建立了东晋。

【东晋始】公元317年,晋愍帝被杀,士族王导、王敦等,扶植晋朝远房宗室司马睿,在建康登基,是为晋元帝。历时51年的西晋灭亡,东晋开始。也是东晋与十六国对峙的开始。【东晋十六国】公元317年-公元420年:104年。

……………………

一口气看完东晋王朝历史(关注趣味多第37期)(6)

从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公元316年灭掉西晋,到公元439年鲜卑拓跋部统一北方,这100多年里,北方各民族相互争战。

一口气看完东晋王朝历史(关注趣味多第37期)(7)

【五胡乱华结束】公元439年,九月,北魏帝拓跋焘率军包围姑臧,沮渠牧犍出降,北凉灭亡。北魏帝国统一华北,135年的五胡乱华时代结束。

一口气看完东晋王朝历史(关注趣味多第37期)(8)

【南北朝对峙】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第三任),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第三任),南北对峙,正式进入南北朝时代。

一口气看完东晋王朝历史(关注趣味多第37期)(9)

五胡十六国兴替的历史相当繁乱,这里仅述其大势。以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为界,这百来年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既人们常说的“胡亡氐乱”。永嘉(公元307年-公元313年)之乱后“五胡”所建立的多个政权一度为氐族前秦政权所统一,但淝水一战失败后顷刻之间便土崩瓦解。

第二阶段更是祸乱不息,前秦灭亡后北方重又分裂,关中、关东、陇右政局纷乱,民族之间的斗争又出现一个高潮,社会动荡比以前更厉害。直到北魏统一北方,才结束“五胡乱华”。

后来,北魏分裂,出现四个王朝(分别是西魏、东魏,西魏被北周取代、东魏被北齐取代。

一口气看完东晋王朝历史(关注趣味多第37期)(10)

五胡十六国时期是北方(有时包括蜀地)在西晋灭亡为匈奴、鲜卑、羯(匈奴别支)、羌和氐(包括大月氐、小月氐、巴氐、仇池氐),代表建立北方诸国的主要民族。但实际上建立者还有汉族(前凉、西凉、北燕等)、丁零族(翟魏)、北马兰羌、巴、卢水胡、杂胡、铁弗、乌桓、九大石胡、姜、扶余、坚昆等族。

一口气看完东晋王朝历史(关注趣味多第37期)(11)

【五胡乱华的结局】

匈奴:汉朝南北匈奴分裂时,北匈奴可能迁往了欧洲,建立了匈奴汗国,从而导致了日耳曼民族的大迁移,间接的灭亡了西罗马帝国。隋唐以后,不再有记载。

羯:后赵被冉魏灭亡后,羯族作为俘虏几乎屠杀殆尽,仅剩下一万余人投降了东晋。

鲜卑:鲜卑族建立政权后,部落大都解体,人民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随着封建化进程的加深,同各民族的融合加快。到了隋唐时期,鲜卑作为民族实体和政权实体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渐消亡。但是鲜卑消失的主因是人口枯竭,当年鲜卑族的汉化政策总体而言并不是特别成功,一些鲜卑族先是汉化后来又胡化。经历后来的历史进程,到隋朝时期,鲜卑族作为一个民族最终消失。吉林大学古DNA实验室的研究,证实现代锡伯族很可能是拓跋鲜卑后裔。

羌、氐:原本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几支,在唐初年间被松赞干布统一建立了吐蕃王国,消失在历史中;另外南迁的一部分在云贵高原形成六诏,最终统一为南诏。南诏灭亡后分裂为各个民族;其余的继续南迁,与缅甸当时的各族共同书写了缅甸历史。

五胡乱华,就是一个人吃人的历史,以人作为食物、白骨遍野、方圆百里没有人烟,华夏无冠带之人。统治阶级之间的争权夺利,对人民的残酷剥削,使得百姓流离失所,庄稼尽数毁坏,那段时期,穷苦农民起义真的是层出不穷。

【对后世的影响】

一口气看完东晋王朝历史(关注趣味多第37期)(12)

人口急剧减少,根据《晋阳秋》残本记载,“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杀百姓数十万,石勒其侄石虎更加残暴。

经济退后 流民大起义与农民战争。长期的战争不仅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不安,而且造成社会经济的大破坏,大倒退。

据统计,几乎平均11年便有一次朝代更替,成为秦以后中国古代分裂时间最长、动乱频率最高的历史时期。因此,常被史学家称之为“乱世”。

关注趣味多,期期更用心。

一口气看完东晋王朝历史(关注趣味多第37期)(13)

走进历史,活在当下。喜欢人文历史的朋友,点击关注趣味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