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脑筋急转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作者 | 张玉奎
十月六日傍晚,淅淅沥沥下着小雨,街灯亮了,格外清闲,长街不见人影。通往刘家董庄村的大路上驶来一辆小车,进村沿着大街径直开在我家门前。车门开处,下来王振国老师和冯矶法老师。在家接到他们打过来的电话我异常高兴,赶忙出门迎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他们是专程给我送书来了,从怀里掏出来,摆放在桌子上,我赶忙找来笔,让两位老师留下墨宝——各人一一签名赠送。从此,我的书架上又多出了两位新秀的著作。我恭敬地把两本凝聚着两位老师心血结晶的著作码放整齐,插进我的书架。
我与赵家山世外桃源张兆新老师相距不远,有点相同的爱好,经常谈论文字方面的功夫,闲谈中了解到张兆新老师也参加了胶东散文十二家,也是出了书,就是从张老师那里知道,王振国老师和冯矶法老师与他一块参加的胶东散文十二家,每人都出了一本书。由于是多地十二名作者共有的出书内容,他们在书中各自选编了好几篇散文,约计每人两万字左右。听到这个消息我为文友们高兴,这是他们的成就,开启了出书的第一步,我因他们而自豪。老早就想一睹为快,不想今日送上门来了,感谢各位老师。
我很欣赏他们的字迹,笔画虬劲,大方得体,我的字写不好,看了很是羡慕,一旁赞不绝口。得到了文友的赠书,而且,留下了老师们宝贵的笔墨。我要利用空余时间,好生拜读。他们有了成绩,我为他们高兴、自豪。他们水平都比我高,是我真正意义上的老师。
有消息说,冯矶法老师的著作《山路弯弯》即将出版,今天得到了证实,这又是一个大好喜讯。《山路弯弯》的内容我全部看过,发表在《临朐》微刊上,想必大家不陌生。这本书记载了冯老师在南部山区教学的多年经历,也是他的自传,出版很有意义,文笔也好,每篇都呈现着文学的光彩,预祝成功,盼望这个日子早日来到。
认识冯矶法老师以来,有过若干次见面的机会,一同到九山淌水崖采访,一同登上冶源巨洋湖上游小百丈崖观光旅游,一同参加过好多次本县举行的文学讲座,我和苏洋老师、冯恩昌老师,一同去过他家,受到盛情款待,也曾两次去过他的学校——石河店小学,他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老朋友,是一位真挚的朋友,无时不为他的真情和认真所打动。
王振国老师年轻、干练,无论从形象上还是他的文字中,都看到他的帅气,豪迈和大方,精明强干。本县热土上,曾经一同留下了我们的足迹,踏山涉水,走村穿镇。前些时间,由王老师组织,我和邹国庆、巨荣涛两位老师,共赴寿光,巨淀湖湿地公园进行了文学采风活动。
我的家乡他来过,那次专程到到张兆新家做客,马圣泉老师也来了,共同参观了省级文明村马家辛兴的古老石桥,采访了住在石桥边上九十多岁的耳聋老人,拍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照片。王老师当晚就写下了有关石桥的美篇,大放异彩,后来这篇文章参加征文比赛获奖。
王老师的想法总是与我们共享,他说,我们努力提升自己的作品,要走出去,到更为广阔的天地里伸展身手,树立远大的目标,奔往深渊的前程。我衷心感谢他寄给我的书籍,以及参加各种文学比赛的征文启事,他心里装着文友,甘苦与共,精神尤为可贵。
我想到了董庄的地方名吃——吴维先特色老鸭,叫上张兆新,一同吃饭去。席间,我们畅谈文学,各抒己见,热情洋溢,大有久别重逢的感觉,我们是一群文学上的亲兄弟,探索在这个鼎盛的时代,不计辛苦,不计报酬,无怨无悔,兢兢业业,相互照应,一步留下一个前进的脚窝。
张玉奎,临朐东城人,文学爱好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