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钱的礼数(七十块钱的谦让)

晚上我到家的时候,已经接近八点钟,劳累了一天的母亲正在厨房里忙乱地做晚饭。

这时候,家里的大门被推开,本村的一位阿姨走了进来,她递给母亲70元钱,说是今天干活的工钱。母亲慌忙推辞说:“不是说好义务帮忙呢吗?怎么还给钱?”阿姨无奈地把钱放到桌子上,说:“这是如意非要给的,我也没有办法。”

如意在我们村的河滩承包了三十亩地,现在玉米到了收获的季节,偏偏就在这节骨眼上,他的哑巴妻子被检查出肝癌晚期。如意觉得妻子跟着自己一辈子没有享过清福,心中很是惭愧,他这个窝囊了一辈子的男人决定在妻子有生之年带她出去旅游一圈,回来再操心自己的庄稼地。

一块钱的礼数(七十块钱的谦让)(1)

旅游归来后的如意让妻子踏实养病,自己忙里忙外打点一切。但他一人实在能力有限,就找到我母亲,想让母亲帮他张罗点人手尽快把玉米收回家。

母亲一面宽慰如意,表示自己一定免费帮忙,一面对长年在一起打工干活的工友说:“如意的情况比较特殊,他现在有难,咱们都有目共睹,我是不要他的钱,你们要干的话,不能按正常价格一天100元收,最多只能要70元,愿意干的话,咱们抓点紧,连晌带黑一天咱们都给他收完了。”

在母亲和周边乡里乡亲的帮助下,如意的玉米搭黑都收到了家。他非常感激大家,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工钱挨个给大家发,母亲因为之前说过不要钱,所以就急急地回家做饭了。

一块钱的礼数(七十块钱的谦让)(2)

如意给每个人准备的都是100元,他动情地说:“我现在虽然每天要给妻子化疗看病,但新农合报销后,再加上重残保障的报销费用,每天也花不了几个钱。大家热辣辣地给我干了一天,我不能亏了大家。”大家伙都执意不收,最后如意无奈,给了每人70元,而我母亲的那一份,他也让别人给捎来了。

吃完饭,母亲撂下碗筷,让我在家看着俩孩子吃饭,她自己就匆匆地出去找如意还钱了。

钱对我家其实很重要,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要不然母亲也不会在六十岁的年纪天天又要接送孩子,又要在附近农田打零工。但金钱之外,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那就是乡情,是几十年积累的朴素的相互的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村之谊。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母亲还没有回来。我独自坐在空旷的院落里等她,抬头望天,繁星闪烁,明天又是一个艳阳天,这对我的母亲而言,明天注定又是劳碌的一天。

一块钱的礼数(七十块钱的谦让)(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