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简要讲述了什么故事(岳阳楼记背后的故事)

文人是干什么的?文人是要写文章的。文章是什么?曹丕说:“乃经国之伟业,不朽之盛事。”这话在今天看来虽不大合时,但道出的下笔为文的审慎态度却是千古同一的。

确实,一篇公之于世的文章,特别是宣传官员“政绩”的文章,倘使不经核实,率尔操觚,只怕一经刊出,轻则谬讹传观,混淆视听,重则颠倒是非,为污吏张目,其谬大矣,其误深矣,能不慎焉!

岳阳楼记简要讲述了什么故事(岳阳楼记背后的故事)(1)

范仲淹是犯过这方面的错误的。

范公是江苏吴县人(今苏州市),勤苦读书中进士后,一直在外地为官,从未到过岳阳楼。因他参与庆历新政,又是文坛巨子,名满海内,附骥的人自然不少。

滕子京是河南洛阳人,与范仲淹系同科进士。又曾同朝为官,两人可说是挚友。后来因宫中失火,滕子京负有管理之责,就被贬到巴陵郡当知州了。

在巴陵郡的任上,滕子京干了件漂亮的事情,就是把岳阳楼重修了一遍。按照惯例,楼修成后是不能没有文章壮色的,于是,重修岳阳楼后,滕子京写信给范仲淹,请老友写点什么以记其盛举,随信还送了一幅《洞庭秋晚图》,供范仲淹参考,说是“涉毫之际,或有所助”。

岳阳楼记简要讲述了什么故事(岳阳楼记背后的故事)(2)

范公有大名,又是他滕子京的朋友,因而写这篇楼记合情又合理,滕子京对此的考虑没有错,而范仲淹呢,一则受友之托,忠友之事;二则岳阳楼成,愿襄盛举,于是在对岳阳楼的状貌基本无知的情况下,他比照那幅《洞庭秋晚图》,再将他小时候在太湖边的生活经历想象一番,便笔走龙蛇,借景抒情,借物言志,写出了一篇千古传诵的《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天下闻名,特别是其文尾冲天一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把知识分子心系天下、心忧民瘼的救世情怀舒展无遗,由此引起了千百年来无数读书人的击掌共鸣!

现在的问题不在于楼以文名,而在于人以楼传了。因为在《岳阳楼记》里,范公随手带出一笔,“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便使滕子京名重一时,似乎是治土有方的能臣干吏了, 可实际情况呢?

据史家司马光《涑水纪闻》记载:“滕宗谅(滕子京字宗谅)知岳州,修岳阳楼,不用省库钱,不敛于民,但榜民间有宿债不肯偿者,献以助官,官为督之。民负债者争献之,所得近万缗,置库于厅侧,自掌之,不设主典案籍。楼成,极雄丽,所费甚广……州人不以为非,皆称其能。”

岳阳楼记简要讲述了什么故事(岳阳楼记背后的故事)(3)

用今天的话来说,滕子京是用非法手段,将那些欠债不还的人的债务,勒索为官府的收入,再设立小金库,由他一人主掌之,一部分即用于了修建岳阳楼。

其目的何在呢?修楼捞名,以洗白脏污,谋求更大、更多的政治资本!

而范公呢,只不过被其利用罢了。也就是说,范公是被他当作树立“形象工程”的笔和枪,轻而易举地耍了一番了。


摘自 | 《领导文萃》2022年5月上,原标题《政绩工程:范仲淹及其他》

稿件来源 | 《变法与治吏:历史深处的风云人物》

本文作者 | 张军

责任编辑 | 曙祥

微信编辑 | 笺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