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攻航空航天的大学有哪几所(12所航空航天特色院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其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A ,国内排名第一。其宇航学院,设有航天飞行器技术系、航天制导导航与控制系、宇航推进系、图像处理中心四个教学科研机构。拥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航天)、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航天)、飞行器动力工程(航天)和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四个本科专业。拥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二个一级学科。除此其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为A 类专业。毕业后主要进入民营、国企,同时也有投身到国防科技工业单位,本科生较少,研究生会多一些,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等,同样也在信息、金融、通信、汽车、能 源等诸多行业的知名企业,比如华为、百度、腾讯等公司。

主攻航空航天的大学有哪几所(12所航空航天特色院校)(1)

哈尔滨工业大学

“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九校联盟,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拥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个校区,研制天宫二号空间机械手,参与了探月工程等14个重大科技专项,一大批成果助力“长征七号”“长征五号”火箭首飞、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等重大任务。其航天学院拥有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光学工程5个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排名A ,力学排名A,光学工程排名A-,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排名B ,电子科学与技术排名B。毕业后,深造及就业占大部分,主要去往华为、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也有去往部队就业。

主攻航空航天的大学有哪几所(12所航空航天特色院校)(2)

西北工业大学

“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其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A ,全国并列第1,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重点参与了大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等10个国家重大专项。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发展历史悠久,其前身为国立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1942年)、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37年)和国立浙江大学航空工程系(1944年),2003年西北工业大学民航工程学院(1994年成立)与飞机工程系合并,成立了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为国家一级重点学,飞行器设计(国防特色学科)、航空航天安全工程、人机与环境工程、适航技术与管理(国防特色学科)等二级学科。力学B ,固体力学(国家重点学科)、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空气动力学、航空器结构与适航技术等二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为学院新兴参与建设的重点学科,本科毕业后主要有50%的同学选择继续深造,研究生主要就业最多,主要单位有华为、中兴、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631所、中电14所,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等。

主攻航空航天的大学有哪几所(12所航空航天特色院校)(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11工程”,“双一流”,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前身是1952年10月以511厂为基础创建的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 其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B 、力学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其航空学院的前身是飞机系,创建于1952年。拥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B 、力学A-,双一流专业,飞行器设计、工程力学、人机与环境工程、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是国家二级学科;其长空学院有航空航天类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航空维修工程与技术))。本科毕业生主要考研深造较多,本科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国企和民营企业,研究生主要集中在国企、科研和民营企业,如华为、小米、苏宁、美的等。

国防科技大学

“211工程”,“2110工程”,军队唯一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行列的院校,也是军队唯一一所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隶属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最好的专业有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承担“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关键技术等。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B 、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兵器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等6个一级学科,空天科学学院前身是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下设的导弹工程系,创建于1959年,学院以军事航天和新材料技术为特色,主要从事卫星、导弹等各种飞行器总体设计技术、推进技术、控制和测试发射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方面。承担天拓系列卫星、织女系列探空火箭等科研任务,

主攻航空航天的大学有哪几所(12所航空航天特色院校)(4)

北京理工大学

“211工程”、“985工程”,一流建设高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级建制。其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被评为B,属于宇航学院,组建于2008年12月30日,由原飞行器工程系、应用力学系合并组建。学院下设飞行器工程、飞行器控制、发射与推进工程和力学4个系,深空探测技术、分布式航天器系统技术、大型空间结构动力学与控制和无人飞行器自主控制4个研究所。开设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武器发射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工程力学6个本科专业,承担973项目2项,总装预研、重点型号等60余项等。

主攻航空航天的大学有哪几所(12所航空航天特色院校)(5)

空军工程大学

位于西安,军队“2110工程”,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受空军和教育部双重领导,正军级编制。是全军重点建设的五所综合大学之一和对外开放院校,其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被评为B。

主攻航空航天的大学有哪几所(12所航空航天特色院校)(6)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位于辽宁沈阳,教育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辽宁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高校,国防科工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空军依托培养后备军官的全国18所地方院校之一,是原航空工业部所属的6所本科航空院校之一,初命名为“沈阳航空工业学校”,其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被评为B-,其航空宇航学院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工程力学等4个本科专业,毕业后进入中航工业、中航发动机集团、军委装备部等单位,深造读研有16%。

主攻航空航天的大学有哪几所(12所航空航天特色院校)(7)

南昌航空大学

位于江西南昌,有3个校区,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其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被评为B-,其航空制造工程学院于2009年7月由学校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铸造工程系、塑性工程系、焊接工程系和原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飞行器制造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机械设计教研部、制图教研部组建而成,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封装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本科生2600余人,研究生300余人。本科毕业后考研深造占30%,就业主要在航空、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行业,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深圳航空、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等。

主攻航空航天的大学有哪几所(12所航空航天特色院校)(8)

南京理工大学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211工程”,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有3个校区,由工信部、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其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评为C,兵器科学与技术排名全国第2。

主攻航空航天的大学有哪几所(12所航空航天特色院校)(9)

中国民航大学

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局,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高校,前身是1951年9月成立的军委民航局第二民用航空学校,由毛泽东主席亲自任命方槐将军为校长,周恩来总理亲自选定校址。1981年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学院,2006年5月30日,更名为中国民航大学。其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被评为C-,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是天津市重点学科,该学科涵盖飞机设计与制造、航空发动机、航空器制造与维修、人机与环境工程四个学科方向,本学科也中国民用航空局的重点学科。先后成立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飞行器设计、人机与环境工程和航空宇航制造工程4个二级学科。

主攻航空航天的大学有哪几所(12所航空航天特色院校)(10)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位于四川广汉,校区地跨川、豫两省五市七个校区,5个飞行训练分院,5个通用及运输航空机场,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民航70%以上的飞行员、80%以上的机长毕业于此,被称为“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其飞行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交通运输和飞行器动力工程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近九成毕业生进入民航系统。2019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接近90%,其中飞行技术专业就业率达到100%,交通运输、航空工程等大类专业的就业率趋近90%。

除此以外,西安航空学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也都是非常不错的航天类高校。

总之,结合自身情况,对于想学航空宇航专业的同学来说,航空宇航最好的TOP3院校首选北航、哈工大、西工大,其次可以选择国防科技大学、南航、南理、空军工程大学,民航可以选择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整理不易,原创版权,欢迎纠正,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点赞并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