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东北振兴127个项目明细(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

文|凯风

我国有四大区域。

东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中部: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西部: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东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与之相对应,诞生了四大国家战略: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东部加快推进现代化。

这四大战略,哪里最成功?谁最有潜力?

01

西部地区的关键词是“新格局”。

西部地区,多数处于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由于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限制,经济发展水平不如东部,“东西差距”一度成为经济焦点。

最近10年来,西部地区呈现崛起之势。贵州、云南、西藏等地的经济增速多年领跑全国,以重庆、成都、西安为代表的中心城市强势崛起,西部地区一改军事工业主导的局面,汽车、电子等行业迅速发展。

2019年东北振兴127个项目明细(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1)

与此同时,北方多个省份经济出现明显失速,不少城市GDP几年内都在原地踏步,“南北差距”正在取代“东西差距”。

在此背景下,西部大开发被赋予新的重任: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这方面,相关国家战略已经落地。

今年5月,《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印发,再次赋予西部地区一系列政策利好:

加快川藏铁路、沿江高铁、渝昆高铁、西(宁)成(都)铁路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倾斜,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提高西部地区直接融资比例,西部贫困地区企业IPO适用绿色通道政策,在西部地区布局建设一批应用型本科高校…………

同时,在对外开放方面,文件还提出:

鼓励重庆、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提高昆明、南宁、乌鲁木齐、兰州、呼和浩特等省会(首府)城市面向毗邻国家的次区域合作支撑能力……

此外,西部的税收优惠政策又延长了10年:

202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可见,未来的西部大开发,不仅是经济赶超,更要将西部内陆加速变身开放前沿,政策洼地扭转为政策高地。

02

振兴东北,落脚点在于“新突破”。

之所以说是“新突破”,原因很好理解。作为三大传统国家战略之一,西部大开发可谓硕果累累,中部崛起亦取得不错的成绩,只有振兴东北难言令人满意。

且不说“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广为流传,东北地区的确已经失去重工业时代的荣光,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人口增长,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

40多年前,东北还是中国经济高地。在1980年的GDP十强城市里,东北有2个城市入围:沈阳、大连。

到了2019年,不仅GDP十强城市里已经没有东北城市的身影,连TOP20城市里也不见东北城市,东北城市全部跌到了25名开外。

2019年东北振兴127个项目明细(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2)

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速徘徊在全国平均线以下,而占全国的经济比重从当初的10%以上,下滑到如今的6%左右。

东北确实在衰落,振兴东北必须要有“新突破”。

无论是营商环境,还是产业结构,抑或城市发展模式,东北都需要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国家将会怎样的“战略性举措”,我们拭目以待。

03

中部地区,则是加快崛起。

中部地区包括六个省份:湖北、河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这是全国经济增速最快的区域之一,也是万亿GDP俱乐部的重要来源地之一。

武汉GDP早已跻身全国十强,长沙、郑州陆续进入万亿俱乐部,合肥带着长三角的光环风驰电掣,南昌和太原在各自区域也在大展身手。

2019年东北振兴127个项目明细(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3)

2019年,高层对中部地区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正劲,中部地区发展大有可为。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乘势而上,扎实工作,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

可以说,中部地区正在崛起,未来需要的是“加快崛起”。

在区域发展方面,中部地区到底有哪些发展优势?

其一,产业转移机遇。中部地区多是人口大省,仍旧拥有人口红利。沿海地区正在进行产业转移,中部地区是主要承接区域之一。这其中最具代表性当属富士康落地郑州,富士康直接带动了郑州的电子信息产业和进出口规模,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

其二,人口回流。过去是孔雀东南飞,如今随着产业转移和中部城市崛起,人口开始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回流。安徽常住人口已经连续多年正增长,河南湖北虽然还在净流出,但流出规模越来越小。

其三,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中部地区多数都拥有相对强大的中心城市,这些城市正在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极,无论在对国家重大战略的争取上,还是对重要产业的争夺上,均拥有一定优势。

04

东部地区,关键词是“现代化”。

过去在定调区域发展战略时,与东部地区相对应的是“率先发展”。这一次,从“率先发展”变成“鼓励加快推进现代化”,有什么特殊含义?

所谓“现代化”,在2035远景目标中有详细描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外开放新格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等等。

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应该指的是东部地区在科技、经济、治理能力等方面率先达到现代化水平。

这无疑是更高的定位。

东部地区本就是中国经济增长极所在,也是中国区域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万亿GDP城市云集,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水平远远领先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

2019年东北振兴127个项目明细(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4)

东部地区同样也是战略高地。从最早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到后来的计划单列市,再到如今的进博会、科创板、先行示范区等,东部地区仍是改革的试验田和探索者。

未来,东部地区在经济率先发展的基础上,有必要承担起科技创新领头羊、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样板的重任。

这方面,政策利好,还会源源不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