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演员单田芳个人简历(评书一哥单田芳)
把一生奉献给评书的单田芳曾经公开回应:“我跟全桂不算是情投意合,结婚也是凑合,我接受她,一句话,就是为了报恩。”直至单田芳去世时,他也未接触过其他女人。
到底是怎样的恩情,让这位在活在名利顶端的男人甘心守了这个大他八岁的糟糠之妻一辈子,以至于王全桂去世之后也再未续娶?
问题的答案我们不妨在单田芳这坎坷的一生中寻找。
急转直下的人生1934年的冬天单田芳差点儿就出生在戏台上。当时他的母亲已有8个月身孕,不顾家人的反对,她仍执意登台,唱至一半才突觉腹痛,捂着肚子倒在地上。这时听众终于察觉不对,最终在听众帮助下才把她顺利送入产房。
单田芳的母亲是西河大鼓知名艺术家,父亲是她的弦师。出生在评书世家的他,从小就跟随父母四海为家,哪儿有戏唱他们就去哪儿,哈尔滨、长春、沈阳、齐齐哈尔等城市他跟着父母去了个遍。
父母登台演,他就在后台偷偷看。日复一日地耳濡目染下,作为家中长子,他不负父母期望地成了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6岁入私塾,7、8岁就学会了传统书目,在他13岁,同龄人还在胡同巷里追闹时,他成绩不仅名列前茅,并且还能记住几部长篇大书。
老天往他嘴里喂饭,可他的父母却不希望他跟随自己的脚步去吃这口饭。原因不过是即便当时戏曲行当红火,但地位却是相当低贱,被称为“下九流”,就算是熬成名角如他父母,还是要一辈子抬不起头,连婚嫁都无法和普通百姓匹配。
他的母亲常常教育他:“读个大学光宗耀祖才是正道。”
因为母亲这句话,在那个战火纷扰的年代,单田芳憋着一股劲坚持读书。可一切事情都从1950年开始,变得不再如意。单田芳的父亲蒙冤入狱,母亲狠心抛下几个儿女出走。从此再没有父母为他遮风挡雨,生活的重担一下落在了他这个当大哥的肩上。
他开始帮着奶奶打理家务,在乱世中四方奔走,为生活坚持,只因他还记得当初那个读大学的承诺。在如此艰辛的境况下他不忘初心,终于在1953年他考上了东北工学院(今东北大学),看似一切都在步入正轨。
谁知不久后,他突发疾病,无奈只得请假动手术。几次手术下来功课实在落下太多,加之家中弟妹尚未成年,嗷嗷待哺,单田芳不得不忍痛告别了朝思暮想的大学生活。
人生转折刚成年不久的单田芳前路一片迷茫,大学之路走不通,他为之奋斗十几年的梦想一朝破碎。
父母皆不在身侧给予支持,全家的经济来源都靠他一个人支撑,单田芳看着妹妹们的笑脸一时哽咽,他不忍告诉妹妹们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看不到尽头,不忍告诉他们母亲的远离和再嫁,更不忍看着她们受苦受难。
但是生活何曾留给人任何喘息的机会,迫于压力,单田芳很快强忍情绪,经父亲旧友鞍山曲艺团评书名家李庆海的推荐,来到曲艺团学艺。
要知道这在当时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一旦他接受了这个推荐,那么他就会从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沦落为别人嘴里的“戏子”——他前十余年就是为了逃离这个名号才努力考学,其中苦闷憋屈,他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得益于家族传承,单田芳学得很快、领悟得也很快。别人花几周上月才能记住的东西,他手到擒来,不出一周就记了下来。
很快他就成了团里的红人,演员们都爱和他聚在一块,互相讲、互相评。
但是这些都不能让他的生活好转,母亲每个月给的60元赡养费根本不够他们几个人生活。
就是在这个最难、最阴暗的时候,他的人生中忽然闪出一抹光亮来——他结识了王全桂。
这个长他8岁的善良女人看着单田芳一人带着妹妹们与生活奋力斗争,心中生出些情愫,她决心帮助这个刚刚成年不久的小伙子。
往后她只要一有空就到单田芳家,有时候是照顾妹妹们,洗衣服、做饭、开导妹妹们的心理问题等等,单田芳学习忙照顾不到的地方她就来补上。
有时候是单独和单田芳聊天,她用自己更丰富的人生阅历去鼓励单田芳坚持学习,试着让单田芳对她打开心扉诉说生活苦闷以此缓解他的压力,而后更是拿出自己的积蓄让他专注于事业。
单田芳嘴上没说,但是看着王全桂递过来的钱,心中早就默默地记下了这份恩情,每天带着王全桂的鼓励更加专注地学习曲艺,得到曲艺团里前辈指点之后技艺更是突飞猛进。
守候的温柔
王全桂的这些付出被单田芳的师父李庆海看在眼里,一则因为李庆海是单田芳的启蒙师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自然对单田芳的事上心;二则因为李家和单家是世交,他看着单田芳长大,如今老友含冤入狱,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对老友之子上心。
他看得着急,干脆主动当媒人牵起了红线,王全桂也不含糊,她说只要单田芳不嫌他老,她当然没有二话。单田芳则是惦记着王全桂接济的恩情,当即答应了这桩婚事。俩人就这么成了。
就这样,还没满20岁的单田芳在老家营口迎娶了28岁的王全桂。单田芳后来回忆时还提起一桩趣事,那会儿他不到20,受国家的晚婚政策的影响被当场拒绝登记结婚,最后是经过李庆海的走动才办了下来。
两人婚后和睦,一人主外一人主内,一个小家被他们二人打理得井井有条。不久,王全桂为单田芳诞下一儿一女。
同时,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956年,23岁的单田芳获得了第一次独自登台说书的机会——在鞍山前进茶社讲《大明英烈》。
虽然这回讲的并不是正场,而是“板凳头”,也就是中场到夜场之间的空白时间来讲,用我们熟悉的话说,就是“非黄金时间段”。
但这回书的反响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当真应了那句,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此一次亮相,单田芳的名号就传遍了辽沈大地。
不仅因为他引人入胜的内容,也是因为他是辽宁省当时仅有的上过大学的评书艺人,从此“板凳头大王”的名号传开了。
这次演出,单田芳一共赚了4块2毛5分钱,他用这钱提着一斤猪肉,十个鸡蛋且揣了包烟回家,还剩了三块多。王全桂看着他走进来显得又惊又喜,小心翼翼接过这块猪肉在家里做了顿丰盛的晚餐。
经过几年的“板凳时间”,1958年开始,单田芳成了曲艺团的正式演员,同时受曲艺界“新书”运动影响,单田芳创作出《平原枪声》《红岩》、一些外国侦探小说等等作品,当时无人能出其右。
曾经拮据的单田芳手里也宽裕了起来,也开始改变固有思维,不觉得说评书这个行当有多低贱了。
或许是穷怕了,单田芳带着王全桂来到海拉尔“单干”,春节前后不到两个月,两人就赚了4600块钱。这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几毛几分都能买到东西的年代,这些钱够他买10块进口劳力士手表了。
像是每个戏本里的英雄都会经历无数磨难才能最终成为世人心中的豪杰,1966年,工作和出身让单田芳成为了众矢之的。曾经把他捧成角的观众也能把他踩进泥里,他被打掉了牙,打聋了耳朵,嗓子也出了问题,他一下失去了当评书演员的一切。
他曾经下定决心从“知识分子”变成“说书先生”,但是他什么也不是,很难再回得去了。单田芳一时难以接受,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当时不少人因怕受牵连而和亲人断绝关系,他起先还担心王全桂会像母亲一样丢了他和儿子女儿一走了之,可她没有。王全桂不离不弃,一直留在他身边悉心照料。
看着还未成人的女儿儿子和从不轻言放弃的妻子,单田芳咬牙坚持住了,只要熬住了,活着就有以后。后来他被下放到农村,从小在城市中生活的单田芳哪里受得这些苦,他不会下地,只能跟着别人学,可是他学得慢,为此受了不少苦。
即便如此,王全桂也从来没有放弃过。那会没有车,她也不怕辛苦,为照顾单田芳,她时常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农村和城市中,常常督促单田芳不要丢了自己的天分,继续温书,总有一天会有出头之日。
单田芳不负她所望,丝毫没有懈怠,一边干着农活,一边默书,他背《三国》,背《水浒》,背《聊斋》,背学过的诗词歌赋。
古书背完了背新书,新书背完了就背学过的课文,实在没得背了,就从头再背。他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再说自己热爱的评书。
王全桂欣慰,丈夫不再沉溺于苦难一心求死,其实她不知道,单田芳早就把她的支持和鼓励深深记在了心中,转化成了他活下去的动力。
我见到了光,你却不在了
很快王全桂的坚持和守护迎来了曙光,1979年初,单田芳接任了鞍山市曲艺团书曲队长一职。经过多次手术和各种医疗手段,他重获新生,也再次登上了评书台。
至此,他再次开启了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的说书生涯,在我们一代代人的记忆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单田芳的事业刚有起色,1992年,在他们即将携手走过第三十八年时,王全桂因病与世长辞。单老先生提及此事时几乎哽咽:
“我的妻子王全桂,是个心直性耿,缺少涵养、说实话、认死理的人,但她为人豪爽,见义勇为,胆子大,主意正,头脑灵活,说话一针见血,从不转弯抹角。
她把一生全都奉献给了我、一双子女及亲人。我们俩相伴三十八年,1992年她突然离去叫我肝胆碎。”
在这三十余年的时光里,两人的感情早就慢慢沉淀,超越了单纯的“爱情”。他们二人从没有“山无棱天地合”的琼瑶式浪漫爱情,而是数十年如一日,彼此坚守、信任、不离不弃。
单田芳讲了一辈子的英雄故事,从《三国》《隋唐》《大明英烈》到他自己编著的红色经典,他心中一直有一个对英雄的定义:“这一辈子下来,我崇拜的事见义勇为拔刀相助,扶困济贫雪中送碳,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你做到了,你就是英雄。”
在我们眼里,强忍病痛坚持评书的单田芳是那个英雄。但在单田芳自己眼里,他的发妻王全桂即是那个大英雄。
她出现在单田芳最需要旁人支持的时候,更不曾在单田芳低谷的时候离去,她是那个“雪中送炭”的英雄,也是为常人不敢为的英雄。说出“只为报恩”的单田芳或许不知道,潜移默化之中,他早就找到了真正的“爱”。
所谓“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他们二人的感情见自生活给与的一次又一次的磨难,在最苦难的时候,王全桂坚定地握住单田芳的手,从不曾松开一次,不让他一个人在乱世之中苦苦支撑。
都说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王全桂付出了她的一生去照亮单田芳人生的每一个至暗时刻,让他始终相信光明的到来,更让他坚持着看到了曙光,最终迎来了属于他的光明。
正是这个女人数十年不改的温情,为中国戏曲界留下了一位名留青史的人物。
“欲听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成了单田芳的绝唱,独自于世漂泊了二十余年,2018年9月他终于再有机会和妻子诉说他后来的故事,单田芳走了,留给世人美好的爱情故事和对艺术纯粹的追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