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知行合一告诉人什么道理(知行合一谁最先提出)
第六届贵州阳明文化节在修文县开幕上游新闻记者 甘侠义 摄,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心学知行合一告诉人什么道理?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心学知行合一告诉人什么道理
第六届贵州阳明文化节在修文县开幕。上游新闻记者 甘侠义 摄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10月25日上午,主题为“良知之光·共建共享”的2018中国·贵阳(修文)第六届国际阳明文化节在修文县中国阳明文化园拉开帷幕。
此次阳明文化节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光明日报社指导,贵阳市与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文化书院主办。来自中国、美国、韩国、俄罗斯等国的近200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探讨“阳明心学”并挖掘阳明思想的时代价值。
阳明思想,是由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王阳明提出。
“知行合一”“致良知”是阳明思想的精髓,本届阳明文化节的主题定位为“良知之光·共建共享”,旨在纪念阳明先生“龙场悟道”510周年,深入推进阳明文化研究、传播和弘扬,深入探索和研究阳明心学的丰富内涵与时代意义,更好地将阳明文化的时代价值与世界意义提炼、展示出来。
“王阳明一生的学问可以用‘知行合一’这四个字来概括,而当我们细细研究这几个字,发现其中的精髓就在于知和行上。”贵州省儒学研究会会长张新民表示,探讨“心学”时代价值,就是要求我们在传承在传承阳明心学时,不仅要了解阳明心学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要把阳明心学运用于实践之中,通过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进而促进阳明心学的传播。
王阳明和贵州修文有何渊源呢?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明正德六年(公元1508年),王阳明被谪贵州龙场(今修文),并在此地大悟“格物致知”之道,创立了以“致良知”为核心的阳明心学,成为了明朝中晚期重要的学术和思想流派,影响深远,远及海外,修文也因此而被誉为“王学圣地”。
自1999年以来,修文县立足阳明文化特色,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国际阳明文化节,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升了社会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平,也为海内外专家学者搭建了很好的文化交流平台,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韩国阳明学会副会长金世贞则将阳明精神与教育相结合,给出了实现真我的具体教育方案:一是德才兼备,因材施教;二是要强化融入性、自律性和创造性;三是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的知行合一。金世贞认为,要通过知行合一、天人合一去实现主体性的教育,实现真我。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研究员鲁登寇则表示,自己计划建立俄罗斯阳明学会,并完成《传习录》俄文的翻译,希望能在这两方面找到与中方的合作路径,为阳明学的传播作出进一步的贡献。
除了学者们的精彩演讲,当地还举行了修文县群众文艺展演、王阳明经典诗文咏诵会、“心学之旅”研学旅行等活动,以此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全社会分享精神文化成果。
上游新闻记者 刘翰书 摄影 甘侠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