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出一个人是伪善(看一个人是真善还是伪善)

怎么看出一个人是伪善(看一个人是真善还是伪善)(1)

上德之人之所以不德,就是因为他心中没有利害得失之心,凡事皆能秉持自然,顺性而为。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500字,深度阅读需7分钟,受益终生|

怎么看出一个人是伪善(看一个人是真善还是伪善)(2)

常言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那如果一个人做了很多善事有没有用?答案是不一定。

那有人会说做善事不是积德吗?怎么没有用呢?这是因为发心不同,善有真善和伪善。

特别是现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人的得失心太重,导致真善的越少,伪善的越多。

所以,得到福报的终归于真善的人,伪善的人不仅不能得到福报,反而会罪加一等。

那我们现在反观下自己,到底是一个真善的人,还是伪善的人?看完下文,及时反省。

1

人类看准你的行为,老天看准你的动机

我们经常说“眼见为真”,谁谁做了好事,谁谁是好人,其实这些外在的现象,大都是不可靠的,虚妄的。

而现象背后那个看不见的动机和道理,才是真实的。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当一个有钱人,资助十个亿,十万块或一百万,给某一个医疗机构,研究治疗癌症,可以说,这个人十有八九不怀好意,为什么?

因为他是想赚更多的钱回来。

倘若一个人捐款给医疗机构,是研究预防癌症的,那么这个人就是阿弥陀佛,因为预防是赚不到钱的。

只有治疗才能充分地搜刮你的钱。

但结果却刚好相反,叫做老天有眼。

老天看准你的动机,人类看准你的行为。

行为是不可靠的,是假的,装的。动机是纯的,骗不了的。

所以,做好人好事,要循着良心,自然而然去做,不要有过多的杂念及贪欲在里面,比较容易获得福报。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否则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2

动机不纯,就是下德,伪善

《道德经》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

这里的“德”就是得到的“得”。

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凡事都按照自然规律来做,顺服自然,而不过多地考虑利害结果。

上德之人之所以不德,就是因为他心中没有利害得失之心,凡事皆能秉持自然,顺性而为。如果过多地考虑利害,就已经失道了。

“下德不失德”,就是说那些下德的人,心里头老想要得到,不能放弃其得失之心,所以也就忘记了“道”。

他自己乱出花样,最终也就无所得了。其实,这样的概念,很多人都能隐隐约约感觉到。

老子不主张利害关系、得失观念。

他认为上德就是我无心,我顺着自然的样子去做,不在乎是有德还是没有德,只是重视过程,而不重结果,因为结果是变来变去,这样的人才叫作有德。

只要你有心要表现自己,有心要告诉人家自己是个有德的人,这个动机就是不纯正的。

一个邪恶的人,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把自己伪装成善良的人,就是欺世盗名,这种善就是伪善。

3

“诚”存在于心中,而不是嘴巴上

《易经》里有个非常重要的卦,叫做中孚卦。

“中孚”,意思是说不管立身还是处事,都不可以居心不诚、弄虚作假。

风泽中孚,中孚整个卦形是虚中无心的,两个阴爻之柔在正中间。这告诉我们,“诚”存在于心中,而不是嘴巴上。

所以,中国人老是怀疑这个人讲话到底可不可靠,是有道理的。

因为我们只看到他嘴巴讲的话,而没有看到他心中的诚。

上下两个卦都是以阳爻居中位,表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意思是说如果不是至诚的话,只能感化少数的人,并不能让大部分人信服。

法家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叫商鞅。

商鞅为了表示自己令出必行,就弄一个木竿在那里,并公开宣布:谁把这个木竿从甲地移到乙地,就给他重奖。

大家都觉得这是在开玩笑,一根木竿轻轻松松地搬一搬就给钱,天下会有这种事吗?所以很多人不相信。

可是商鞅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只要有人搬了,他就真的给钱了。各位认为这样做对不对?当然不对。

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并且一直认为这是很好的办法。实际上出发点就是错的,因为这是鼓励别人起贪念。

哪有那么轻松就得到一百块的?如果是这样的话,表示一些人可以随时等待那种不劳而获的,甚至很轻松就可以赚钱的事,这样的动机基本上就是错的。

商鞅到最后死得那么惨,自己真的应该检讨。

一个人,自己一定要中虚,一定要没有利害关系,才叫诚信。

商鞅这种只追求形式,不注重内心的做法,与诚信的真正要求是相悖。

所以,《中庸》里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信是宇宙的基本原则,践行诚信,则是人类立身处世的根本。

4

做任何事都要凭良心,是最正确的做法

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了凡四训》也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我们的体内有一座广播电台,就叫良心广播电台。

24小时全年无休,它不断告诉我们要怎么做,只是大家根本不听它,有耳朵宁可去听外面那些乱七八糟的声音,你不听里面那个声音。

良心从哪里来?从天理来。后来我们把“天理良心”这四个字浓缩成两个字,叫“天良”。

中国人只要被人骂说“你这个人没天良”,这个人就会很丢脸,这是很严重的指责。

骂一个人没天良,等同于说他完全没有做人的价值。人存在的价值,就是要有天理良心。

天人合一就是天理跟良心合一,既要循天理,还要讲良心。

我们经常说一定要用心做事,其实用心就是凭良心。

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信仰不同,中国人可以选择做孔子、做老子、可以凭良心做事,而西方只能选择信上帝。

无论是做孔子还是做老子,都得凭良心,所以凭良心就是中国人的信仰。

凭良心你会歪打正着,不凭良心你会正打歪着。

很奇怪的,明明可以赚钱最后是亏本,你去追究最后的原因,就是你当时那个念头搞乱了。

这个不对,那个不对,最后效果很好。其实就是你的良心在发生作用,他本来想做坏的,因为感动以后他自我修正过来了。

所以,一切都要凭良心,凭良心做,人就是神;不凭良心做,人就是鬼。

遵循它的指引,就能找到最正确的路径,吉无不利,逢凶化吉。

总之,当我们做善事时,心中没有做善事的念头,它就有效果,心中一有做善事这个想法,就一笔勾销,什么都没有了。

行善最重要的是动机,动机纯正才叫善;动机不纯正,就是不善。

做事不要老想着沽名钓誉,不要老想着是为了善报才去做的,那都是贪念,都是动机不纯。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人往往对得失看得太重,忽视过程,就迷失了良心。

迷失了良心,就违背了天理,终会自食其果。

所以,做任何事都要凭良心,立公心,先力行,其他的,上天自有安排。

怎么看出一个人是伪善(看一个人是真善还是伪善)(3)

本文策划:贾欧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