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地名来历(趣谈莆田古地名)
地名文化
地名是书写在地球上的历史,地名的考查实在是令人神往的语言学研究工作之一,因为地名往往能提供出重要的证据来补充并证实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论点。研究地名往往就是在读一部社会史或民族史。地理是横向的历史,历史是纵向的地理。地名是地方文化的商标和名片,尤其是历史地名,更是古城文化的重要名片。
地名具有美学意义、文化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等。地名具有纪实性,地名与形象格格不入时,就可能会导致人们在保持历史文化和维护现代形象之间产生冲突。历史上,地名修改成功和失败的例子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莆仙姓氏地名
莆仙有众多的姓氏地名,直接反映了古代聚族而居和移民的史实。聚族而居现象促进了莆仙传统村落的形成。古代聚族而居的村落,往往就是在姓氏后加“厝、宅”,数量成百,莆仙方言的“厝”指房屋、家。如:黄石镇的陈厝、康厝,江口镇的李厝、梁厝,三江口镇的苏厝,国欢镇的黄厝,华亭镇的戴厝,新度镇的凌厝、蚁厝,笏石镇的罗厝,忠门镇的王厝、柳厝、郑厝,月塘乡的杨厝,东峤镇的魏厝、许厝、欧厝,埭头镇的翁厝、江厝、俞厝,平海镇的柯厝、胡厝,东海镇的蔡厝,城南乡的蔡宅,枫亭镇的程厝,赖店镇的赖厝,盖尾镇的卓厝,钟山镇的唐厝以及枫亭镇的留宅,钟山镇的黄宅等。
也有一些乡村姓氏聚落加的是“坑、墩、坡、埔、庄、寨、塘、田、坂”等字眼,如:何坑(忠门)、林坑(笏石)、蔡坑(枫亭),林墩(黄石)、吴墩(江口)、郑墩(拱辰街道)、傅墩(拱辰街道),喻坡(国欢),林埔(江口),郑庄(华亭)、阮庄(郊尾),何寨(灵川)、朱寨(枫亭)、杨寨(郊尾),魏塘(白塘),苏田(东庄),郑坂(新度)、连坂(盖尾)等。因为家族的繁衍扩展,宗族的分支或有非血缘的同姓相处不远,那么聚居的村落往往就采用方位词“东西南北前后上(顶)下(霞)”字眼加姓氏命名,以示区别。但未见加“左右”方位词者,盖地理方位习惯以东西南北为坐标,左右则难以明晰方位。
如西天尾镇的上黄、下黄、后黄、东黄,东峤镇的东萧、西萧,忠门镇的前康、东潘、后潘,新度镇的后郑,江口镇的前王、霞(下)萧、西刘,湄洲镇的上林,城厢的霞(下)林,涵江的霞(下)徐,盖尾镇的前连、后连,枫亭镇的顶蔡、下蔡。
如果聚落为两三个实力相当的不同姓氏组成,有的就直接用姓氏并列作为聚落名,如:柯朱(灵川)、高朱(湄洲)、苏吴(笏石)、温李(埭头)、邹曾徐(黄石)、欧董卓(涵江)。在城镇的一些里巷命名,亦反映了家族聚居事实。其一般的命名方式为姓氏加“巷、衖(弄)、里、埕”等字眼,如莆城的阮巷、陈宅巷、黄巷里、詹巷里、罗衖里、萧衖里、戴衖里、赵衖里、杨衖里、魏衖里等。鲤城的徐巷、郑巷、杨巷、许巷,唐厝衖、茅厝衖、张祠衖、顾衖里等。又如涵江街区的徐衖、李衖、游衖、孔里、卢埕等。
澳柄村
莆田古地名举隅
塘头(涵江区国欢镇塘头村)。颉洋塘是先民开挖的用于蓄水灌溉农田的大池塘,太平陂建成后,填平为田。遗址在今涵江区国欢镇,附近还有塘边、塘西地名。《新唐书·地理五》记载:“莆田,东北四十里有颉洋塘,贞观中置。”俗语说:“未有涵头,先有塘头”,可见塘头先于涵头。
横塘(黄石镇横塘村)。据《新唐书·地理五》,贞观年间(627-649),莆田县在南洋平原上挖了六个塘,其中有横塘,“周廻二十里,灌田二百顷。”(《弘治府志》)至今在横塘村附近,还有塘头、塘尾地名。塘头是古驿道上的站点。
黄巷(涵江区黄霞村黄巷)。唐朝末年(757),桂州刺史黄岸辞官归闽过此,见这里山水之秀,遂定居下来,并命名为黄巷。村中有黄冈祠,是黄氏入莆始祖黄岸的祠堂,始建于890年。
澄渚(西天尾镇澄渚村),古称“陈俞”,因村中陈俞二大姓得名。唐大历年间(766-779),邑人林蕴改陈为澄,改俞为渚,并创办了福建第一所私学“澄渚书堂”,村由此得名。村中有宋代澄渚桥。
涵头(大致相当于今涵东与涵西)。据志书,唐时围海造田,引颉洋塘水灌溉,为排涝而筑水涵通海、涵的附近就叫“涵头”。《莆阳黄氏族谱》记载,入莆始祖黄岸定居“涵头黄巷”,这是“涵头”首见载籍。后来这个地名的外延扩大,用于指称整个涵江。涵头地名仍在使用,涵江是别称。
延寿(城厢区龙桥街道延寿村)。唐神龙年间(705-706),吴兴筑延寿陂,引溪水灌溉北洋,陂首就在延寿村。据《新唐书·地理》,延寿陂受益四百顷。宋建炎元年(1127)在该村建延寿桥,桥南今仍存宋陈宓(1171—1230)书桥名石碣。
吴刀(荔城区西天尾镇吴江村)。吴江是文字雅化,口语里仍说吴刀。《莆阳比事》卷之七说:“吴兴唐神龙中埭海为田,陂延寿以溉,有蛟为孽。乃持刀截流而下,杀蛟,兴亦不复出。数日,离陂东下二里得所持刀,名其地曰吴刀。”境内有宋建吴刀桥。
忠门(今忠门镇),古称浮曦洲。唐贞元十六年(800),四川推官莆人林蕴,不受节度使刘辟妄加协从叛乱的罪名,临刑不屈,于咸通十年(869)得谥“忠烈”。其后,莆田知县鉴于林蕴后裔迁居浮曦洲,遂置中门坊于境内,以旌表门闾。忠门镇名起源于中门坊。
洋尾(涵江区白塘镇洋尾村),位于北洋平原近海处,所以叫“洋尾”,村依白塘湖。据史书,宋咸平二年(999),唐江王李元祥第十四世孙李伯玉由南安迁入莆田洋尾,其子孙世代在洋尾聚居繁衍。南宋初年,洋尾出了抗金英雄李富(1085-1162),一生造了很多桥。境内有洋尾桥。《莆阳比事》卷之一“乌石官职莆阳朱紫”记载,莆阳族望有“洋尾李”。族望,指有声望的名门大族。
宝阳(涵江区白沙镇宝阳村)附近有越王台。又有马洋溪,传说是西汉东越王余善饮马之溪。溪东边一片平地,绿草青青,是东越王牧马之处,故称“马洋”,后改称“宝阳”,这两个词在莆仙话里同音。马洋是古时莆新(莆田至新县)驿道上的重要站点。《莆阳比事》莆阳族望有“兴化马洋林”,马洋旧属兴化县。
长岭(城厢区华亭镇长岭村),长岭本身是一条长而缓的山坡。其中南长岭属仙游县郊尾镇管辖。北长岭属城厢区华亭镇,是原莆田县的南大门。据志书,唐开宝年间(970),在莆仙交界处设长岭铺驿站。
张井(三江口镇杨芳村张井自然村),村内有张井,据说系唐妙应禅师(820-898,唐末著名高僧)所凿,井口原为四角形,今改为圆形。
白杜(西天尾镇溪白村白杜自然村)村内有祥应庙(如图)。五代时已有祠宇,号大官庙。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进士方峤扩建;徽宗大观二年(1108)赐额“祥应”。白杜是福兴泉古驿道上的驿站。《莆阳比事》莆阳族望有白杜方,白杜林。
木兰(城厢区霞林街道木兰村)。村在木兰山上,木兰陂的得名来自木兰山。宋林大鼐(1135年进士)《李长者传》说:“(李宏)乃引(僧冯智日)至其地,密禀神算,谋于木兰山前。”木兰陂陂首就在木兰山下。北宋莆田状元徐铎(1051—1105)有一首咏木兰陂的诗,其名就叫“木兰谣”。这个地名也用于木兰溪。
陂头(城厢区城郊陂头村),在木兰陂拦河坝附近。木兰陂建于1083年。
大龟(孤)屿(黄石镇金山村)。后改名金山,但口头上也说大龟屿。刘克庄《协应李长者庙记》说,木兰陂建成后,“官以大小孤白地酬奖”李宏。大孤,即大孤屿,也叫大龟屿,是海边的小岛,莆仙话音讹为“达埔寺”。白地,是无庄稼的空地。建木兰陂的李宏因为劳累过度,病逝在那儿。
林墩(黄石镇桥兜村林墩自然村),附近有林墩陡门。宋元丰年间(1078-1085)李宏建。北宋方天若《木兰水利记》说:“于是(十四大家)倾家赀,募乐助簿,得钱七万余缗,立林墩陡门一所,洋城、东山水泄二所,东山石涵一所。”陡门指排水闸。
洋埕(荔城区新度镇阳城村),附近有洋埕陡门。宋元丰年间(1078-1085)李宏立泄,1175年改创陡门。莆仙话洋埕与阳城同音。
东山(荔城区黄石镇东山村),附近有东山陡门。宋元丰年间(1078-1085)李宏建。又名斗南陡门。
荔浦(荔城区拱辰街道荔浦村),附近有荔浦陡门,宋元丰年间(1078-1085)李宏建,《弘治府志》记载:“延兴里芦浦陡门自宋建,绍兴二十八年重造。”
西湖(涵江区白塘镇西湖村),附近有陈坝陡门,宋绍兴元年(1131)重修,傅淇为志。今已失去作用。
濑溪(华亭镇濑溪村),附近有濑溪古桥。据志书,宋代以前已有濑溪渡。建桥前,莆田西部南北为木兰溪所隔,交通不便,人们来往两岸仅靠小舢舨摆渡。宋绍兴十三年(1143),建浮桥通行。宋淳熙十年(1183),丞相陈俊卿倡建濑溪桥。又濑溪是旧时福兴泉驿道、莆仙驿道上的驿站。木兰溪的莆田段古称濑溪。古时莆田县境内横跨木兰溪的桥梁有三,宁海桥以地名,熙宁以年号名,濑溪桥以横跨的溪流命名。附近又有濑溪村。溪改今名了,旧地名仍在使用。
镇前(涵江区白塘镇镇前村)古代那儿设有宁海镇。北宋王存主编的《元丰九域志》(1080年成书)记载:“望。莆田。六乡。宁海、安德二镇。一盐仓。有壶公山,大海。”。镇前,意为“宁海镇的前面”。该村附近有古代著名的宁海渡。
魏塘(涵江区白塘镇显应村魏塘),村里有魏塘前桥,李富建。福兴泉古驿道上的驿站。《莆阳比事》莆阳族望有“魏塘魏”。
澳柄(涵江区白沙镇澳柄村),有澳柄桥,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始建。该桥在澳柄岭古道即莆新驿道上,从澳柄、马洋等到新县,是古代莆田通往福州的干线之一。
瓢湖(涵江区庄边镇萍湖村)也写作薸湖,萍湖,莆仙音都一样。《莆阳比事》莆阳族望有“兴化瓢湖陈”。薸指浮萍。
巩溪(涵江区新县镇溪村),附近有始建于宋建炎四年(1130)的巩溪宫,祀妈祖。《莆阳比事》莆阳族望有“兴化溪陈”。宋黄彻(1093—1168)有《溪诗话》。指水边石。
莒溪(常太镇莒溪村),莒溪也是溪流名。《莆阳比事》莆阳族望有“莒溪戴”。
百俊(庄边镇百俊村),《莆阳比事》莆阳族望有“兴化百俊方”。
霞皋(华亭镇霞皋村),方信孺(1177-1222),霞皋人,宋史有传。刘克庄著名的《沁园春·梦孚若》,梦的就是他:“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
湄洲。今既用于湄洲岛,也用于湄洲湾。南宋绍兴间进士廖鹏飞于1150年撰写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说,妈祖“姓林氏,湄洲屿人。”
吉蓼(湄洲湾北岸东埔镇梯吴村吉了),宋熙宁四年(1071)创“系蓼城(寨)”。又有吉了港,唐宋时与白湖港、宁海港、贤良港等齐名。俗话说“一日行吉了,三日讲不了”,意思是去吉了一天回来,所见所闻三天都说不完。附近今仍有“衙前”地名,说明吉了城当时的繁华景象。《莆阳比事》说:“寨二,迎仙,系蓼”,迎仙寨,在今江口镇。明代吉蓼城建有吉江书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