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从业人员擅离职守(危险品库保管员脱岗任人穿行)

危险品从业人员擅离职守(危险品库保管员脱岗任人穿行)(1)

“如果自己不重视,花钱外包买不来安全”

5月24日,第二轮全国化工行业明查暗访组第七组来到广东省广州市、惠州市,对两地主要化工园区内的企业进行突击暗访。明查暗访组实地抽查了广州南沙区小虎化工区管理中心和8家危化品企业,发现问题隐患67项,其中重大事故隐患5项。

花钱购买应急救援外包服务

相关人员却答不上关键参数

“化工企业事故处置需要配备专用装备,你们的服装达不到要求。”在东曹(广州)化工有限公司应急救援演练现场,企业组建了一支堵漏抢险队和一支企业消防队,明查暗访组指出现场救援人员的防化服、手套及战斗服均不符合防护要求。

东曹(广州)化工有限公司位于广州南沙区小虎化工区,现有职工105人,主要从事聚氯乙烯生产,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主要的危险物质为氯乙烯和甲醇。

明查暗访组现场抽查了4名应急救援人员,他们都是企业联系的外包单位聘用人员。明查暗访组询问工厂主要危险物品氯乙烯的爆炸浓度极限,4人支支吾吾了半天,没有人答出来。

“半年前,河北张家口的氯乙烯爆炸事故伤亡惨重,你们厂区最主要的危险物料就是氯乙烯,你们连最基本的爆炸浓度都不了解,怎么应急救援?”明查暗访组人员说。接着,明查暗访组又发现这4名到场的救援人员仅有2人配有正规的空气呼吸器,另外2人佩戴的只是普通的防毒防尘面罩。

“你们把空气呼吸器拿下来,我们检查一下压力。”结果,明查暗访组发现仅有1具空气呼吸器钢瓶的压力达到要求。

在该公司的聚合控制室门口存放有防爆工具,里面的3片呼吸防护滤毒片均已过期;聚合控制室内未见聚合工艺控制参数卡片;控制室F01/F02岗位交接班记录字迹潦草,不易辨认。

“你们企业每年投入二三十万元购买应急救援外包服务,事实证明,如果自己不重视,花钱外包买不来安全,主体责任更不会转移。”明查暗访组组长司戈对东曹化工的总经理说。

甲类危险品库保管员脱岗

库门敞开任由无关人员穿行

在建滔(番禺)化工有限公司,明查暗访组发现甲醛和甲醇储罐之间安全距离不足,且与围堰安全距离不足。现场7号、8号甲醛罐区未设置固定式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属重大安全隐患,地方应急管理部门已责令企业进行整改。该企业对从事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也不严格,现场一名电工的特种作业操作证过期未复审,仍被安排从事电工作业。

在控制室,明查暗访组发现该企业并未设置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卡片,未能提供工艺参数报警和联锁回路定值表。

明查暗访组在检查广州华凯石油燃气有限公司时发现,液化烃罐区注水线靠近储罐根部保持常开的第一道手动球阀与围堰外的第二道手动球阀之间的距离较长,之间缺少单向阀,此段管道内易积存较多液化烃,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你们这次动火作业正好在假日,动火作业票为何未进行升级管理?”明查暗访组抽查广州华凯石油燃气有限公司的动火作业票时,又发现动火作业和临时用电作业同时进行,未对临时用电作业进行审核;对于动火作业的风险,工作人员也辨识不全。

在惠州深赛尔化工有限公司,明查暗访组发现该企业在爆炸危险场所未完全按国家标准安装使用防爆电气设备。“为什么你们的循环泵、工艺泵有的装了防爆装置,有的却没装?这可是重大隐患啊。”明查暗访组向企业管理人员解释,不安装防爆电气设备,容易产生电气火花,会大大增加爆炸发生的风险。

就在同一家企业,甲类危险品库保管员脱岗,库门敞开任由无关人员穿行,保管员被叫来询问时对部分库存物品的危险性说不清楚,库房内也找不到出库单。待保管员回到工作岗位后,明查暗访组询问其脱岗原因,他回答道:“我刚刚上洗手间了,只离开了几分钟。”明查暗访组查看该企业的管理规章,里面明确规定了员工因事离岗的交接班制度,然而实际操作中却未按规定执行落实。

对事故教训吸取不到位

岗位员工答不出事故原因

2019年2月18日,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煤制氢装置751单元SH-101B蒸汽过热炉在进行点火作业过程中,因操作工误操作,发生炉膛闪爆,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事故发生后,是如何整改的?明查暗访组来到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事故调查报告你们都看了吗?”明查暗访组人员现场询问企业管理人员,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继续发问:“你们看到的报告大概有多少页?”

“好像有十几页吧。”企业负责人回答道。

“完整的调查报告有41页。”明查暗访组人员又在现场随机抽查了一名管理人员,询问其事故发生的原因。

“主要是操作工人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动火作业前没有按要求进行加热炉炉膛气体采样……”对于事故原因,企业的管理人员还算比较熟悉。

接着,明查暗访组来到事发的煤制氢装置区中控室,检查他们对事故教训吸取的情况。对于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现场没有一名员工能够回答完整。

“你们作为事故发生企业,又是最接近事故装置的工作人员,对事故调查报告的学习不够深入,这样怎么能做到举一反三呢?”明查暗访组人员说。

明查暗访组又抽查了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炼油七部的汽油脱硫、催化重整及航煤精制装置的3名操作人员,其中2人对装置主要物料危险特性掌握不清。在检查中发现,工作人员对物料的危险特性不能完全掌握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

明查暗访组表示,事故调查报告应该及时公开,对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和发证工作也要尽快落地。目前,明查暗访组已将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移交当地应急管理部门,要求其采取执法措施、跟踪督办落实,做到举一反三。

现场凌乱不堪 罐区随意布置

5月28日,第二轮全国化工行业明查暗访第一组前往浙江省湖州市开展检查,随机抽查了浙江湖州德清县新溪塑化有限公司和漂莱特(中国)有限公司两家化工企业,发现了诸多问题隐患。

危险品从业人员擅离职守(危险品库保管员脱岗任人穿行)(2)

危险品从业人员擅离职守(危险品库保管员脱岗任人穿行)(3)

安全阀根部阀几乎完全关闭

德清县新溪塑化有限公司是一家只有13名员工的小微化工企业,从事液氨、硫酸的经营和氨水生产销售。该企业西南角是液氨储罐区,有2个容积均为50立方米的液氨储罐,构成了三级危险化学品危险源,且紧邻大运河支流。

明查暗访组专家程长进和王荣刚登上液氨储罐顶平台,检查储罐安全阀时,发现2个储罐4个安全阀的根部阀几乎完全关闭。企业的操作人员对此振振有词,认为安全阀只要打开一点点,就能起到泄压的安全防护作用,这样的回答令专家震惊。

程长进说:“安全阀是罐体超压后的泄压通道,只有根部阀门全部打开,才能保障罐体不会憋压炸裂。安全阀的根部阀关闭是重大安全隐患,日常运行中应完全打开并打上铅封。”

明查暗访组来到企业控制室,请企业员工演示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佩戴方法,结果发现企业员工佩戴时不检查空气呼吸器压力、不检查面罩气密性、佩戴不熟练。

危险品从业人员擅离职守(危险品库保管员脱岗任人穿行)(4)

同时,明查暗访组还发现该企业人员对液氨的危险性仅停留在“很呛人”的认知状态,企业现场凌乱不堪,液氨罐区、卸车区、充装岗位堆满杂物(见上图),甚至放置大量的易产生火花的铁质工具。

安全监控常无人值守

漂莱特(中国)有限公司是一家外商独资化工企业,年产值2亿多美元,利税约2000万美元,是当地的利税大户。一进厂区,企业给明查暗访组一种崭新整洁的感觉,但明查暗访组检查后发现,企业储罐区储罐布置极其密集,不同性质物料的储罐放置在同一罐群,距离近的罐体间距不足1米。罐区内管线纵横交叉,错乱不堪。

现场凌乱不堪 罐区随意布置

罐区消防通道宽度不够,无法满足消防车通行。

专家指出,不同性质的储罐针对防止泄漏、消防灭火需要采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方法,一旦出现事故,密集的储罐不能有效隔离,不但影响应急处置,还存在重大风险。

此外,企业在罐区布置和管线设置上都是按自己需要任意为之,各项变更均无风险分析。

明查暗访组随后来到罐区控制室,看到一块牌子上写着“罐区—仓库工作中,马上回来”,并留有电话。

经问询,罐区负责人说这是因为晚上只有2人值班,当2人外出巡查时,控制室就处于无人值守状态。

专家指出,该企业罐区是三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岗位监控人员居然能“来去自由”,安全监控竟然时常处于无人值守状态,企业安全管理实在粗放。

明查暗访组还发现该企业存在控制室紧急逃生通道违反标准、采用直梯且通道内堆放杂物、无法满足紧急逃生要求等问题。

明查暗访组人员告诫上述两家企业主要负责人,不能因为自己是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而不是生产企业,就认为安全风险低,心存侥幸。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的企业,无论大小,都应该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标准规范和规则,严格管控安全风险。

对于发现的问题,明查暗访组已要求浙江省应急管理部门挂牌督办,并要求当地应急管理部门下达指令,责令上述两家企业立即停产,全面整改,整改不到位,不得复产。

山西榆社县处罚135万元对问题立案调查

5月27日,第二轮全国化工行业明查暗访组第二组对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的山西榆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突击检查,发现该企业存在13项隐患。榆社县应急管理局迅速立案调查,依法对该企业处以罚款135万元。

27日,明查暗访组在该企业共查出隐患13项,其中重大隐患2项、一般隐患11项,该企业还存在违规建设项目。明查暗访组将隐患清单和整改意见传送给山西省应急管理厅。接到省应急管理厅传来的隐患清单后,晋中市应急管理局安排人员连夜赶赴榆社县,督促榆社县应急管理局逐项拿出处理意见,依法依规下达执法文书。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2项重大隐患,榆社县安委会已实施挂牌督办,并由县应急管理局跟踪落实整改;针对涉及处罚项的隐患,榆社县应急管理局迅速立案调查,总计罚款35万元,并责令企业限期整改;针对榆社化工公司4万吨四氯苯酐技改项目未通过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擅自开工建设的问题,榆社县应急管理局也已立案调查,并依法依规处以100万元罚款。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记者:徐文标、李冬 实习记者:符嘉惠

中国应急管理报 新媒体中心 编辑:张晓蒙 庞舒月

危险品从业人员擅离职守(危险品库保管员脱岗任人穿行)(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