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333每章重点总结(教育学硕士333教育综合必背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解析:1、“三纲领八条目”,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考研教育学333每章重点总结?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考研教育学333每章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解析:
1、“三纲领八条目”
【解析】《大学》,原是《礼记》里一篇,《四书》之首。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教育的一篇论文,着重阐明“大学之道”--大学教育的纲领,与论述大学教育之法的《学记》互为表里之作。“三纲领”:《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述,“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被称为是“三纲领”。
“八条目”:为了实现“三纲领”,《大学》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步骤。“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
2、《大教学论》
【解析】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写的《大教学论》(1632年),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学著作,标志着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这些主张,在反对封建教育,建立新的教育科学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3、《学记》
【解析】《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其作者一般认为是思孟学派,甚至具体到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其中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作用与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
4、勤工俭学
【解析】1915年蔡元培、李石曾、吴玉章等人在法国创立“勤工俭学会”,明确提出“勤于工作,俭于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为宗旨。在华工教育中创造了半工半读的教育形式,产生最初的工读主义教育思想。同时,把做工和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结合起来,突破了原有的以识字、写字为主的国民教育范畴。1916年,法国政府招募十多万华工赴法,为了组织和领导华工的教育和学生出国留学与谋工,蔡元培、吴玉章等在巴黎发起组织“华法教育会”,在国内各地办留法预备学校,以勤工俭学的方式吸引贫苦有志青年赴法留学。这两项活动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大规模兴起创造了条件。
5、1922新学制
【解析】1922年11月1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这就是1922年的“新学制”,或称“壬戌学制”,因其采用美国式中小学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该学制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小学年限为6年,初中与高中分别为三年,其中中等教育是新学制的精髓。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标志着
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
6、白板说
【解析】洛克反对天赋观念论,提出了白板说和经验主义的观念论,认为人出生后心灵如同一块白板,一切知识是建立在由外部而来的感官经验之上的。白板说是其教育思想的主要理论基础。
7、班级上课制
【解析】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同一班级的学生学习内容和进度必须一致。
班级上课制的主要特征:学生固定;内容固定;时间固定;考题固定;场所固定。
班级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比较突出地反映了教学过程的本质特点:间接性的认识、有领导的认识和教育性的认识,能在时间和精力都比较经济的条件下,比较全面地实现教学任务。8.榜样法
【解析】榜样法是德育方法之一,主要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榜样包括:伟大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样板。
运用榜样示范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选好学习的榜样;(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9、贝尔--兰卡斯特制
【解析】贝尔一兰开斯特制又称导生制。由英国传教士贝尔和兰开斯特所创。其目的是为了解决英国近代教育大发展背景下师资匮乏的问题。其基本方法是教师先在学生中选择一些年龄较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充任导生(mo n i t o r),教师先对导生进行教学,然后由他们去教其他学生。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数额可大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奇缺的压力。因此,它一度受到人们的欢迎,在英国风行三十余年,并流传到法、德、美、瑞士等国家。但采用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造成教育质量下降,因此,它最终被人们抛弃。
10、测验
【解析】测验是教育测量中使所要测量的属性、特征得以呈现的一个或一系列任务,其目的是使要测量的属性、特征呈现出来,便于使用与之配合的评定量表完成测量的赋值。测验根据不同标准分为不同类型:
(1)根据施测方式不同分为:①纸笔测验;②口头测验;③表现性测验。
(2)根据测验分数解释的依据不同分为:①常模参照测验;②标准参照测验。
(3)根据研究的需要与条件不同分为:①标准化测验;②自编测验。
11、产婆术
【解析】又称“问答法”、“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辞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
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12、成就动机
【解析】成就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其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也就是说,成就动机涉及到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心两者之间的情绪冲突。追求成功的动机乃是成就需要、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三者乘积的函数。
避免失败的倾向是:(1)避免失败的动机,也就是因失败而体验到的羞愧感的能量;(2)失败的可能性;③失败的消极诱因值三个因素的乘积的函数。在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
13、城市学校
【解析】城市学校是应新兴市民阶层需要而产生的,它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而是为新兴市民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其种类有行会学校、商会学校(也称基尔特学校)。城市学校内部虽然在课程设置、教师成分、学习年限等方面各不相同,但与传统学校相比,城市学校作为一种新的学校类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14、创造性
【解析】创造性是个体利用一定内外条件,产生新颖独特、有社会和个人价值产品的能力与相应的人格特征整合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不是线形的,而是多维的,它包括与创造活动密切联系的认知品质、人格品质和适应性品质。创造性表现于创造活动(过程)之中,其结果以“产品”为标志,其水平以产品的“价值”为标准。
15、导生制
【解析】贝尔一兰开斯特制又称导生制。由英国传教士贝尔和兰开斯特所创。其目的是为了解决英国近代教育大发展背景下师资匮乏的问题。其基本方法是教师先在学生中选择些年龄较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充任导生(mo n i t o r),教师先对导生进行教学,然后由他们去教其他学生。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数额可大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奇缺的压力。因此,它一度受到人们的欢迎,在英国风行三十余年,并流传到法、德、美、瑞士等国家。但采用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造成教育质量下降,因此,它最终被人们抛弃。
16、道德情感
【解析】道德情感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准则去处理相互关系和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言行举止时所体验到的情感。它是品德心理结构的动力机制,也是一种自我监督和自我检查的力量。从内容上看,它包括公正感、责任感、义务感、自尊感、羞耻感、友谊感、荣誉感,集体主义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等;从形式上看,它包括直觉的道德感、形象性的道德感和伦理性的道德感。
道德情感的作用主要有:可以激发、引导人的道德认识;使人乐于接受某种道德概念,而拒绝另一种道德概念;乐于接受某人的道德教育,不愿接受另一人的教育;调节、控制人的道德行为。
17、道尔顿制
【解析】道尔顿制是相对于班级授课制的一种个别教学制度,产生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柏克赫司特女士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所进行的实验。道尔顿制主张破除班级
授课制,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自订计划,自行学习;将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按学科性质陈列参考书与实验仪器;废除课堂讲授,将学习内容制成分月作业大纲;学生与教师订立学习公约后,可以各自按兴趣自由支配时间,安排学习;教师只是作为各作业室的顾问;设置成绩记录表,由教师和学生分别记录学习进度,速度快的可以提前更换公约,并缩短毕业年限。
18、德育
【解析】德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以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体的品德心理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道德素质,使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丰富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热切的道德观念和较高的道德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的教育过程。简而言之,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
19、德育过程
【解析】即在德育目标的指导下,将经过选择的德育内容内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素质结构,并使之发生所期望的整体性变化的过程。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德育过程是德育目标实施和实现的过程;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它是个体的素质结构不断形成和改善的过程。德育过程是在一系列的矛盾中展开的,是一系列的矛盾运动和变化的过程。
20、东林书院
【解析】东林书院在无锡城东南,原为北宋理学家杨时讲学地,也叫“龟山书院”,后由明朝顾宪成、顾允成等复创,是明朝名声、影响最大的书院,形成著名的东林学派。东林书院的基本思想是推行程朱,反对王学。东林书院有两个特点:第一,将学术与政治相结合,密切关注社会政治;第二,东林书院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讲会制度。东林书院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学术中心,也是一个政治活动中心。在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上,有特殊地位。讲会制度使书院名声大振,但也招来忌者,最终遭到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的迫害,书院被禁毁。
21、恩物
【解析】根据感性直观,自我活动和社会参与的思想,福禄培尔建立了一个以活动和游戏为主要特征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包括:游戏和歌谣、恩物、作业、运动、自然研究等。其中重要的有恩物和作业。恩物是福禄培尔为儿童精心设计的游戏材料和教学用品,也即玩具。他之所以把这些游戏材料命名为恩物源于其宗教思想。他认为,恩物的教育价值就在于它是帮助儿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规律的重要工具。自然界的万物虽统一于上帝的精神,但在发展中又显出外在的差异性、多样性。恩物作为自然的象征,能帮助儿童由易到难、由简及繁、循序渐进地认识自然。福禄培尔设计的恩物主要有六种,每一种恩物都有其象征意义和不同的教育作用能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可进一步发展“整体”和“部分”的概念,真正的恩物应满足三个条件:(1)能使儿童理解周围世界,又能表达他对于这个客观世界的认识;(2)每种恩物应包含一切前面的恩物,并应预示后继的恩物;(3)每种恩物本身应表现为完整的有秩序的统一观念----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可形成有秩序的整体。
22、发现学习
【解析】发现学习亦称探究学习、问题/探究教学,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要通过积极参与
对问题的分析、探索,主动发现或建构新知,并掌握其方法与程序,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科学态度和品行的教学。简言之,它是一种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真知与个性发展的教学。问题/探究教学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教学,并无固定的模式,但学生获取知识仍要经历下述基本阶段:明确问题→深入探究→作出结论。
23、分组教学
【解析】分组教学是指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的类型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能力分组,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分组教学的,各组课程相同,学习年限则各不相同。作业分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来分组教学的,各组学习年限相同,课程则各有不同。
24、个人本位论
【解析】18世纪和19世纪上半叶广泛流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代表人物有卢梭、裴斯泰洛齐、洛克、福禄贝尔、康德、萨特等,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的制定应该依据个人需要。主要观点:第一,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第二,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和需要;第三,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充分地实现他们的自然潜能,以便在此基础上建立理想的社会和国家;第四,人的本性在于"自然性"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人性具有内在的、自我实现的趋向。
25、公学
【解析】公学是一种私立教学机构。但同时相对于私人延聘家庭教师的教学而言,强调这种学校是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其教学目的是培养一般公职人员,其学生是在公开场所接受教育。它较之一般的文法学校师资及设施设备条件好、收费更高,是典型的贵族学校。公学的教学质量较高,在历史上曾为英国培养了不少政治、经济领袖人才,因而总以天才教育相标榜,被称为英国绅士的摇篮。最为人称道的是伊顿、温彻斯特、圣保罗等大公学。
26、癸卯学制
【解析】这是我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1903年,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这个章程规定了学校系统,除制定各级各类学堂章程以外,还订了学校管理法、教授法等,该学制也称癸卯学制。癸卯学制纵的方面把整个学程分为三段七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其中将幼儿教育机构蒙养院纳入学制系统标志着我国学前幼儿教育已进入到国家规划发展的新阶段。初等小学堂为五年强迫教育阶段,儿童7岁一律入学。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阶段,从小学堂到大学堂学制年限达20-21年。横的方面除直系各学堂外,另有师范教育及实业教育两个系统。
27、国家课程
【解析】国家课程又称国家统一课程,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
优点:质量高,课程内容有连续性、统一性和权威性。
缺点:与地方教育需求、学校条件、学校教师以及学科发展脱节。
28、鸿都门学
【解析】鸿都门学创办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因校址位于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鸿都门学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是宦官为抵抗官僚势力而办。鸿都门学在教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首先,它打破了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诗、赋、书画作为教育内容,这是教育的一大变革。其次,鸿都门学是一种专门学校,作为一种办学的新形式,为后代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29、活动课程
【解析】与学科课程相对立,它打破学科逻辑系统的局限,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的有目的的活动系列而编制的课程。亦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一般以杜威为代表,主张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根据心理逻辑而编排课程。具有生活性、实用性、开放性等特点;夸大儿童的个人经验,忽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影响系统的知识学习,导致教育质量低下。
30、技能
【解析】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活动方式或躯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技能的本质是知识的运用,即程序性知识的运用。技能按其熟练程度可分为初级技能和技巧性技能。初级技能只表示“会做”某件事,而未达到熟练的程度。初级技能如果经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反复练习,动作就会趋向自动化,而达到技巧性技能阶段。
31、稷下学宫
【解析】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齐桓公在都城临淄的稷门附近地区,所创办的一所著名学府,稷下学宫由此得名。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学术自由,强调尊师重道。它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东方文化教育和学术的中心,是教育上的重要创造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
32、监生历事制度
【解析】“历练政事”或称实习历事,是明朝国子监监生的实习制度,历事指到监外历练政事,规定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于在京各衙门,历练事务,锻炼和考查政务才能。有时监生也被县州,清理粮田,或兴修水利,历事后进行考核,上等送吏部附选,可授予官职,中等再令历练,下等送回国子监读书。监生历事是中国古代大学里最早的教学实习制度。使学校培养人才与业务部门实用人才直接挂钩,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提高人才素质。
33、教师专业发展
【解析】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以自身专业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意等方面的提高与完善为基础的专业成长、专业成熟过程,是由非专业人员转向专业人员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既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进步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34、教学
【解析】教学是在一定的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简言之,教学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
35、教学策略
【解析】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教学策略要根据教学情境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随时发生变化。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学策略都涉及到如何提炼或转化课程内容的问题。(施良方,1996)所谓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袁振国,1998)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和学新,2000)
尽管对教学策略的内涵存在不同的认识,但在通常意义上,人们将教学策略理解为: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
36、教学模式
【解析】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指导性的简约理念和可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它具有为完成某一任务而活动的方法特性,也属于方法范畴,但教学模式又不同于单一因素的某种方法,它是在一定理念指导下的多种方法的特定组合。所以,它既有简约的理念特征,又有可照着做的实践特性,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或结晶,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起着单一的教学方法所难以起到的具体而明确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37、教学评价
【解析】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时间、场地等因素的有机结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反馈机制,有助于提高和改进教学活动。
38、教学做合一
【解析】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该理论源自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理论。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强调“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学。”还要求“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
39、教育
【解析】广义的教育定义为: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定义为: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服务的人。
40、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解析】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而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
(1)教育的经济功能
(2)教育的政治功能
(3)教育的文化功能
(4)教育的生态功能
41、教育模式
【解析】教育模式是人们对教育进行有效实践而采取的一种教育策略的集合体系。其特点主要是体现出一定的程式。
42、教育目的
【解析】教育目的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是指国家对教育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的内容结构包含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是国家的教育总目的,以及各种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
43、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解析】18世纪和19世纪上半叶广泛流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代表人物有卢梭、裴斯泰洛齐、洛克、福禄贝尔、康德、萨特等,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的制定应该依据个人需要。主要观点:第一,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第二,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和需要;第三,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充分地实现他们的自然潜能,以便在此基础上建立理想的社会和国家;第四,人的本性在于“自然性”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人性具有内在的、自我实现的趋向。评价:积极方面:个人本位论在教育上和社会上都有一种革命的作用,有助于新兴的资产阶级伸张自己在教育和社会政治层面上的权利,倡导人的自由与个性,提升人的价值与地位,这也是对人性的一种解放的作用。不足之处:将“自然性”与“社会性”、“个性”与“共性”对立了起来;将个人的利益凌驾于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之上,最终毁坏了教育的社会基础或前提。
44、教育先行【解析】教育先行就是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使教育在适应现存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当超前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其中一是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应当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二是在人才培养上要兼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期与远期的需要,目标、内容等方面适应超前。
45、教育学
【解析】教育学是关于教育的学问,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但需要注意,不是所有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都能构成教育的研究对象,只有那些有一定社会价值,能够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才构成教育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它与教育方针、政策有所不同,它也不等同于教育经验的汇编。通过对教育学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
确的教育理念,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创造性。
46、教育制度
【解析】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有机构成的总体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种种规范、规则或规定的总和.它包含有学前教育机构、学校教育机构、业余教育机构、社会教育机构等,还包括各机构间的组织关系、各机构的任务、组织管理等。它的设立主体是国家,是国家教育方针制度化的体现。
47、京师同文馆
【解析】中国清末洋务运动时期由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后来并入就是京师大学堂,全称京师同文馆。初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是近代中国被动开放的产物。学校建设中建立了中国近代最早的化学实验室和博物馆。在课程设置上,外语居于首位,侧重西学与西艺,在教学方法上,主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定程度上改变死记硬背的学风,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并且,最早开拓了中国的班级授课制和分年课程。同文馆既有封建性,又有殖民性,是清政府在教育上和外国资本主义结合的产物。它是洋务学堂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
48、精细加工策略
【解析】所谓精细加工,主要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理解其内在的深层意义,促进记忆的学习策略,即通过把新学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运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信息合理化。通常精细加工就是我们所成的记忆方法。
49、科举制度
【解析】科举制产生于隋朝,既是隋朝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发展的结果,又是中国古代选士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隋文帝开皇七年“制诸州岁贡三人”,是科举考试制度起步的重要标志。开皇十八年“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巨举人”,表明察举转向设科举人,具有科举考试制度的重要特征。隋炀帝大业二年始建“进士科”,是科举考试制度确立的标志。唐朝建立后,一方面要求地方官员向中央政府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另一方面推行科举制,逐步扩大考试科目,增加考试内容,完善考试程序,从而使科举制最终取代了以荐举为主的选士制度。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直到清末905年才废除,对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50、课程
【解析】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存在。从育人目标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培养人的蓝图;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及其获取的途径。
51、课程标准
【解析】课程标准是依照课程计划的要求,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某门学科的性质与地位,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与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与评价课程的基础。编写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步骤。课程标准的结构:说
明部分、课程目标部分、内容标准部分、课程实施建议部分。
52、课程方案
【解析】课程方案也称课程计划,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订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普通小学与中学的课程方案,它是指在国家的教育目的与方针的指导下,为实现各级基础教育的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课程设置、顺序、学时分配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
53、课程设计
【解析】课程设计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订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活动,是对课程目标、教育经验和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具体化过程。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课程目标的设计和课程内容的设计。
54、流体智力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等人在20世纪60、70年代,根据智力的不同功能,将智力划分为两种: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指人不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背景而对新事物学习的能力,即指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智力,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较大随年龄的老化而减退,如注意力、知识整合力、思维的敏捷性等。
55、六艺教育
【解析】“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按其学科性质分成三大方面:①礼乐。礼是指周礼,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当时乐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
②射御。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③书数。“书”是指文字,“数”是指计算。“六艺”教育的特征: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②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③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④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56、美育
【解析】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美育具有以下特点:①形象性:美的事物通常以其具体、鲜明、生动的形象来感染人,引起人的美感;②情感性:通过感染和抒情的方式,使人受到潜移默化和影响。
57、骑士教育
【解析】骑士教育是中世纪世俗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以培养当时封建制度中骑士阶层的成员为目的。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并无专设的教育机构,也没有专职的教育人员。骑士教育分三个阶段:家庭教育阶段;侍童教育阶段;侍从教育阶段。他们重点学习“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骑士教育旨在训练保护封建主世俗利益的武夫,其内容注重宗教道德品质,以养成军事征战能力为主要目的,文化知识极为贫乏。
58、人的发展
【解析】“人的发展”一般有两种释义。一种是把它与物种发展史联系起来,将它看成是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及其进化的过程,即人类的发展或进化;另一种更为通常的解释是把它与个体发展联系起来,将它看成是人类个体的成长变化过程。从这个层面上说,人的发展主要是指随
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蕴涵的潜能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解放并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这是一种包含着量和质、内容和结构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
59、壬戌学制
【解析】1922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八届年会上通过了《学校系统改革案》,随后以大总统的名义颁布施行。这个学制被称为“新学制”,或叫“壬戌学制”。又因有小学六年,初中和高中各三年的分段形式,故又称为“六三三学制”。“壬戌学制”体系规定儿童满6周岁入学。小学教育六年,初级小学四年,为义务教育,可以单独设立;高级小学两年,可以根据地方具体情况,增加职业准备的课程。
60、三舍法
【解析】宋代三舍考选察千补法的简称。它是“熙宁、元丰兴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熙宁”新政之一。在熙宁四年(1071年)十月,创立太学“三舍法”,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初入学的外舍生,熙宁时不限名额,元丰时以二千人为限;外舍生一年可升为内舍生,名额为二百人(元丰时为三百人);内舍生再升为上舍生,名额仅百人。生员时均须经过考试。外舍生每月考试一次,年终一次总考,只要成绩合格,平时未违背学规,就可升入内舍;内舍生,考试成绩达到“优”、“平”,并参以日常“行”、“艺”,升入上舍;上舍生考试公上中下三等,名列上街的,即不再经过科举考试而直接授以官职。这样,学校不仅担负养士的任务,而且具有取士的职能。
61、设计教学法
【解析】设计教学法是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克伯屈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方法。他将“设计教学法”定义为在社会环境中进行有目的的活动,重视教学活动的社会的和道德的因素。强调有目的的活动是设计教学法的核心,儿童自动的、自发的有目的学习是设计教学法的本质。62、社会规范学习
【解析】在教育系统中,社会规范学习指的是个体接受社会规范,内化社会价值,将规范所确定的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从而建构主体内部的社会行为调节机制的过程,即社会规范的内化过程。
63、绅士教育
【解析】洛克所倡导的绅士教育是一种资产阶级贵族化的教育,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有许多新特点。首次把教育的三大部分体育、德育、智育作了明确的划分和详细的论述。关于体育,洛克首先强调体育的重要性,认为人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他认为每个绅士的身体都必须能适应以后活动中面临的艰苦环境,针对贵族子加入弟多娇生惯养的风气,他强调生活各方面的忍苦耐劳。对于德育,洛克认为道德观念来自教育和生活环境。他把德行放在比知识更重要的环境。洛克把听从理性的指导、克制自己的欲看成是一切道德与价值的重要标准及其基础。他还提出了德育的方法,认为道德教育的方法首先要重视理性的领导,其次要重视榜样示范作用,强调德育中的早期教育、行为习惯和良好榜样,主张尽可能不要使用体罚。在智育问题上,洛克尤其强调两点:德行重于学问;学问的内容必须是实际有用的广泛知识。此外,他还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良好态度,提高他们的能力,使学生采用正
确的方法求知。
评价:洛克的教育思想以其世俗化、功利性为显著特点。他比弥尔顿更少古典主义的色彩,比夸美纽斯更为彻底地地破除了宗教神学的束缚。他的思想在实践中和理论上都对英国以及
西欧教育的现代化作出贡献。但他的教育思想局限于绅士教育,而缺乏夸美纽斯的民主性。
64、生活教育
【解析】“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命题。生活即教育。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的横向展开来说,过什么生活就是受什么教育;从生活的纵向发展来说,生活伴随人生命的始终,教育也是如此。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都要根据生活需要,与生活一致。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社会即学校。一方面,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需要拆除学校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高墙。同时,劳苦大众只能在社会这所大学校中受到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社会的力量帮助学校进步;而学校的力量也帮助社会进步,教学做合一。首先,要“在劳力上劳心”做到“手脑双挥”。其次,懂得行动是知识的来源。再次,要求做到“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即:教人者先教己,教人者还要“为教而学”;即知即传。最后,反对注人式教学法。从思想背景来说,“生活教育”理论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生活教育”理论也是在批判传统教育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目的是要摆脱传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教育。
65、实验教育学
【解析】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及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66、受教育者
【解析】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活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活动,受教育者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缺少这一要素,就无法构成教育活动。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参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育活动将只是教育者的独舞,不会有好的效果。
67、书院
【解析】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自唐末以后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人创办和组织为主,将图书的收藏、校对与教学、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形成和兴盛在宋代。如有六所出名书院:白鹿洞、岳麓、应天府、嵩阳、石鼓、茅山。
68、双轨制
【解析】在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影响下,由古代学校演变来的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群众性现代学校,都同时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简称双轨制: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职业教育)。
69、苏格拉底法
【解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苏格拉底形成了以问答、诘难、诱导为特征的谈话式的教育方
法,后人称之为“苏格拉底教学法”。苏格拉底认为,真理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与人的内心的,教师的任务不在于传授即成的知识,而在于通过交谈和讨论,消除一切错误与模糊的认识,唤醒学生的意识,从而发现真理。“苏格拉底法”由讥讽,助产,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即在谈话中,通过不断地追问与辩难,迫使受教育者意识到自己的谬误,进而从具体现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和本质,并上升为一般概念。这种谈话式的教学是在没有成熟教材、没有正规的课堂教学制度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运用范围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但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人的认识规律,能使人更加深刻地发现真理、理解教育内容,促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因此至今仍是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70、苏湖教法
【解析】“苏湖教学法”又名“分斋教学法”,是北宋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二地办学,使用的一种新的教法。这种教法一反当时盛行的重视诗赋歌律的学风,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重经义和时务,主张“明体达用”。他在校中设“经义”、“治事”两斋,经义斋学习研究经学基本理论,属于“明体”之学;治事斋则以学习农田、水利、军事、天文、历算等实学知识为主,属于“达用”之学,在治事斋中,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创立了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以及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是最早的。范仲淹当政兴学时,曾取其法,“著书令于太学”。此谓“苏湖教法”。
71、五育并举
【解析】1912年初,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系统阐述了“五育”各自的内涵、作用和相互关系,成为制定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军国民教育主张将军事引入到学校和社会教育之中,让学生和民众受到一定的军事教育和训练,强调学生生活的军事化,特别是体育的军事化等。实利主义教育即是“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密切教育与国民经济生活的关系,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使教育能发挥提高国家经济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所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等,但蔡元培也明确指出,中国传统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的一些基本范畴,其内涵和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也是相通的。世界观教育为蔡元培所独创并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培养人们立足于现象世界但乂超脱现象世界而贴近实体世界的观念和精神境界。美感教育与世界观教育紧密相联系,要引导人们具有实体世界的观念,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美感教育,利用美感这种超越利害关系、人我之分界的特性去破除现象世界的意识,从而陶冶、净化人的心灵。蔡元培认为"五育"不可偏废其一,其中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偏于现象世界之观念,为隶属于政治之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以追求实体世界之观念为目的,为超越政治之教育。根据当时流行的德、智、体三育的说法,蔡元培认为五育中,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72、先行组织者
【解析】先行组织者是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于1960年提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也是他在教学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之一。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73、现代教育制度
【解析】教育制度是一个冈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的总称。它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教育施教机构系统方面,二是教育的管理系统方面,以及这些教育机构来已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教育制度有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和强制性的特点。74、校本课程
【解析】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体来说,它就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75、校长负责制
【解析】1985年发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地规定了我国中小学的领导体制是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是指校长受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委托,在党支部和教代会的监督下,对学校进行全面领导和负责的制度。在这一领导体制中,校长是学校行政系统的最高决策者和指挥者,是学校的法人代表,他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
实施校长负责制应该注意的问题:(1)明确校长的权力与责任;(2)发挥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3)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
76、心理发展
【解析】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心理发展反映的是个体心理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持续而稳定的系列变化过程,主要包括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两大方面。心理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心理发展有一定的顺序性;心理发展过程呈现出许多阶段;各个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的发展速度不完全一样;心理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心理发展有明显的个别差异。
77、新教育运动
【解析】“新教育运动”亦称“新学校运动”,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初期以建立不同于传统学校的新学校作为新教育的“实验室”为特征。主要内容是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上建立与旧式的传统学校完全不同的新学校。新教育运动始于19世纪80年代的英国,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如德国、法国、瑞士、比利时、荷兰和奥地利等国。早期代表人物有英国教育家雷迪、德国教育家利茨、法国教育家德莫林等。20世纪的代表人物有爱伦·凯、德可乐利、罗素、怀特海和沛西·能等。
78、学习
【解析】学习是指有机体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其实质有以下含义:首先,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其次,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再次,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最后,学习是一个行为变化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行为变化的结果。
79、学习策略
【解析】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完成特定学习任务时选择、使用和调控学习程序、规则、方法、技巧、资源等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是影响学习进程的各种因素间相对稳定的联系,其与学
习者的特质、学习任务的性质以及学习发生的时空均密切相关。学习策略是伴随着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而发生的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是一种对学习过程的安排,这种安排不是僵死的固定的程序,而是根据影响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即时生成的一种不稳定的认知图式,这种图式可以被学习者接受而成为经验,也可以因学习者的忽略而消失。
80、学习动机
【解析】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它与学习活动可以互相激发、互相加强。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就会自始至终,贯穿于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81、学校管理
【解析】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带领师生员工,充分发挥学校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资源的最佳整体功能,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82、学校教育
【解析】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与社会教育相对的概念。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83、学校教育制度
【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种主要类型:一是双轨学制;二是单轨学制;三是分支型学制。
84、学在官府
【解析】“学在官府”是西周文化教育上的重要特征,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形成这种局面的客观原因是惟官有学,而民无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最根本的原因是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结构。特点是西周形成“学在官府”、“官守学业”的局面,政教一体,官师合一,以六艺为主要教育内容,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
85、学制
【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种主要类型:一是双轨学制;二是单轨学制;三是分支型学制。原来的西欧学制属双轨学制,美国学制属单轨学制,苏联学制则是分支型学制。
86、义务教育
【解析】所谓的义务教育,定义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
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有三大特征,即强制性、免费性和世俗性。
87、隐性课程
【解析】隐性课程也叫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隐性课程的功能有陶冶、育美、益智、健体。
88、有教无类
【解析】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针,这个方针对孔家私学的教育对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指导着他的教学实践。“有教无类”的原意是指:在教育对象上,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一所学校。“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89、有意义学习
【解析】所谓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否则,就只是机械学习。
90、元认知
【解析】元认知是由弗拉维尔首先提出,他认为,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的说,就是个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意识和控制。一方面,元认知来自我们过去的认知活动,另一方面,学生已经形成的元认知又会对他们随后的认知或学习活动产生影响。元认知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即知道做什么,是在完成任务之前的一种认识;元认知控制则是运用自我监视机制确保任务。能成功地完成,即知道何时、如何做什么,是对认知行为的管理和控制,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因此,元认知控制过程包括对目前认知任务的认识、制定认知计划、监视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
91、元认知策略
【解析】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在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监控。它使学生警觉自己在注意和理解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找出来加以修改。主要有自我计划策略、自我监控策略、自我调节策略、自我评价策略和自我指导策略等。
92、知识
【解析】关于知识的定义,存在多种争论。一般而言,知识通常在两种意义上使用。
(1)从哲学角度看:知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应,是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
(2)从心理学角度看:分为广义与狭义
狭义:指能储存在语言文字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或意义,如各门学科的事实、概念、公式、定理等,不包括技能和策略等调控经验。
广义:指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一切信息及其组织。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也包含其中,泛指人们所获得的经验。
93、智育
【解析】智育指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是智力才能的教育活动。其基本任务包括:(1)向学生系统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为学生各方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2)培养和训练学生,使其形成基本技能;(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94、智者
【解析】所谓“智者”,又称诡辩家,在荷马时代,是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后来,各行各业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艺的人,具有治国能力的人,同样被称为智者。后期,用来专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
95、智者派
【解析】所谓“智者”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其教育目的是教人学会从事政治活动的本领及训练公民和政治家。智者的思想特征: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人是万物的尺度”,在智者看来,一切知识、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都有赖于具体的感知者。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意见。)
智者派的教育贡献:
(1)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以钱作为接受教育的条件而不是以门第为条件)
(2)确立了教育内容和方式(三艺就是由智者首先确定下来的)
(3)提供了一种新型教育:政治家或统治者的预备教育(因为其教育目的为培养政治家)
(4)教育工作开始职业化
(5)早期的人文主义
(6)有教无类,学术自由
智者的出现不仅直接促进了希腊教育实践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希腊教育思想的进一步
丰富。
96、中体西用
【解析】“中体西用”由洋务派代表张之洞于1898年《劝学篇》中提出,该篇分为内片和外篇,通篇主旨归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也称“旧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学”也称“新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在不危及“中体”的前提下侧重强调采纳西学,这既是洋务派的文化教育观,也是洋务派应对守旧派的策略。在“中体西用”的形式下,“西学”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深入。同时,“中体西用”理论为“西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有效的论证,促进了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在此原则下实施的留学教育和举办新式学堂,给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打开了缺口,改变了单一的传统教育结构。“中体西用”作为中西文化接触后的初期结合方式,有其历史合理性。但“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又是粗糙的,是在没有克服中、西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下的直接嫁接,必然要被新的形式所替代。
97、终身教育
【解析】终身教育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基于理论,60年代后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终身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成人教育理论家和活动家朗格郎。终
身教育理论的观点主要有:(1)教育应该能够在每一个人需要的任何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需的知识和技能。(2)终身教育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一切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以及非正式教育,也包括了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之间的紧密而有机的内在联系。(3)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需要;终身教育没有固定的内容和方法;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对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和建立学习化社会有积极意义。
98、朱子读书法
【解析】朱熹强调读书穷理,他一生酷爱读书,对于如何读书有深切的体会,并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他的弟子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六条,这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朱子读书法六条包括: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99、自我效能感
【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自我效能感主要受到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1)直接经验。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对效能感的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会提高自我效能感,反之,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自我效能感;(2)替代性经验。学习者通过观察别人的成败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3)言语说服。这种方法效果不持久;(4)情绪的唤起。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感,高度的情绪唤起,紧张的生理状态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
100、最近发展区
【解析】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即独立解决问题的真实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或与其他儿童合作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茨基认为,弄清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即最近发展区,将会大大提高教学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