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从家庭账本看黄山人30年之变)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从家庭账本看黄山人30年之变)(1)

黄山退休教师汪志善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记收支账的习惯,大件家电购置、副食品消耗、红白喜事和子女升学等费用一一记下,能从中找着30年来一个黄山普通家庭的生活变化。

火柴2分/盒,盐0.15元/斤,白砂糖0.24元/斤,油0.89元/斤,麻饼0.10元/个,猪肉3.30元/斤……汪老说,这是1987年的副食品开支,那时他的工资是62元/月,妻子在农村务农,柴米油基本自给,但三个小孩读书,手头相当紧。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从家庭账本看黄山人30年之变)(2)

海狮牌自行车一辆115元,飞跃牌缝纫机一台100元,钟山牌手表一只28元,8寸黑白电视机600元……这是1987年汪老大儿子的结婚开支。汪老说,这是当时农村人结婚时流行的四大件。那年,儿子结婚加上办酒席、服装等开支,共开销1000多块钱。礼金一般都是6元、10元,最多20元,儿子结婚欠债200多元。

荣升电冰箱一台600元,海尔双缸洗衣机一台400元,TCL王牌18寸彩电一台1300元,嘉陵牌摩托一辆2980元……这是汪老二儿子1997年结婚时的新四大件开支。汪老说:“当年我刚好退休,从乡下搬到县城,工资从300多元涨到480元,但生活开支尤其是家用电器的开支较大,生活还是不宽裕。”

爱立信手机一部930元,奥林巴斯相机一台3080元,电动车一辆2900元,格立空调一台3300元……汪老说,2007年,他月工资约2300多元,生活水平较以前大幅提高。这几年退休工资都在涨,他现在达到每月3780元,并享受养老、医保等各项社保待遇,两儿一女每月还要给他和老伴一点,加上身体好,不大去医院,晚年生活根本不用担心。三个子女都各自在城里买了房子、车子,生活蒸蒸日上。汪老说他是苦出身,小时吃不饱、穿不暖,长大后直至退休都是省吃俭用。纵观这30多年来,老百姓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

市统计局工作人员称,从收入结构、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等来看,当下人的幸福感前所未有。黄山市志记载的数据显示,1987年全市职工工资1177元,1990年1640元,1995年4204元。从1998年开始,我市开展居民生活水平调查,1999年,职工平均工资5599元。2000年,黄山市人均可支配收入5531元,超过全省5294元的平均水平。2016年,黄山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090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69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