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200元能买什么(塞尔维亚只要7000块真的能玩到)

塞尔维亚在疫情期间火了一把,随着总统577的热度不断上升,也使塞尔维亚从一个无人问津没啥存在感的小国一跃成为国内各大网站和在广大人民心中种草的小众网红国 于是乎,网上各种关于塞尔维亚自由行的游记攻略Vlog之类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当然,这之中不乏高质量的优秀作品,但也少不了为蹭流量吸睛的low货和A货更有来都没来过闭着眼说3000元就能实现去塞尔维亚浪的假攻略(请问往返5000元的机票钱是航空公司赠送的吗?)不管怎样,大批充满好奇心的网友都信了,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塞尔维亚200元能买什么?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塞尔维亚200元能买什么(塞尔维亚只要7000块真的能玩到)

塞尔维亚200元能买什么

塞尔维亚在疫情期间火了一把,随着总统577的热度不断上升,也使塞尔维亚从一个无人问津没啥存在感的小国一跃成为国内各大网站和在广大人民心中种草的小众网红国。 于是乎,网上各种关于塞尔维亚自由行的游记攻略Vlog之类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当然,这之中不乏高质量的优秀作品,但也少不了为蹭流量吸睛的low货和A货。更有来都没来过闭着眼说3000元就能实现去塞尔维亚浪的假攻略(请问往返5000元的机票钱是航空公司赠送的吗?)不管怎样,大批充满好奇心的网友都信了。

很多人问我,来塞尔维亚玩到底需要花多少钱,7000块(含机票)是否真的能爽歪歪?塞尔维亚被强行标上了一个免签低价的标签。带着这个问题和疑惑,咱们就一起来算算这个账。

低价可以有多低?我也可以用最低标准给大家算算,咱们就怎么省钱怎么来,旅行不过吃住行,吃:路边小摊小店的烤肉饼,汉堡,可丽饼加上饮料喝的,平均5欧元一顿。住:青年旅馆,一张床位10欧元每天(不含早餐)。城市之间交通选择大巴和公交,贝城市内公交一趟0.7欧元,城市间大巴分远近,取个平均数15欧吧(我可能还算高了),当然有些地区是没有公交可以到达的,就暂且忽略这些景点。塞尔维亚境内很多景点是免费的,收费的大概也在3欧元左右,贵点的体验类的先不做考虑。

我们以落地一周7晚为时间维度,其他的花销不算,这些最最基本的加起来300欧可能还不到,折合人民币咱就按2000来算(不买任何礼品,不进行任何其他消费,矿泉水都可以省掉),加上5000的往返飞机票(保守平均值,淡季时候会降低到4k左右,也有人抢到过3k多的,不过中奖的概率比较低,你也别把这种特价机票作为预算标准,旺季时候会飙升到1w )这样合起来,一个人来塞尔维亚7天的花销最低最低也要7000。

注意:这里没有考虑到旅行体验质量好坏以及时间成本和旅行效率。实在不能理解那种说7000元玩到爽的是怎么个爽法儿(当然,每天盯着平台刷最低票价,所有预算可丁可卯不出任何偏差,人楞说7000能玩爽,那我也不能和人抬扛是不?)

这种连穷游都够不上的丐游,别说塞尔维亚了,就是去法国意大利也有可能把预算控制在这个范围。所以,不要被所谓的低价攻略忽悠的热血沸腾,人家只是没告诉你数字和照骗背后的辛酸而已。如果真要凭着这个心理价位来玩,那你一定不能爽歪歪,累歪歪还差不多,临走还得骂一句:这丫什么破国家!

很多人说塞尔维亚的物价便宜到哭,但往往也有很多人来了以后发现并没有那么便宜啊。首先这种说法存在超级大的片面性,我们衡量一个地区的物价,首先你得有横向的对比,再者,要看所涉及的对象是否全面。

首先,如果你是从国内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来的,那说塞尔维亚物价低倒也正常,别说是来塞尔维亚,就是去了法国也许都不会觉着有多贵。单从游客所接触到的消费领域来说,这里的物价差不多介于国内二线到三线城市之间。 但是也要看什么样的二线,比如同样是二线,杭州和长沙的物价就没得比,贝尔格莱德的物价比杭州低很多,却和长沙差不多(老家在长沙的同事这么说)。

其次,说塞尔维亚的物价低还是高本身也存在问题,就像国内城市分级分区域一样,西北地区的物价肯定和江浙没得比。塞尔维亚也是一个国家,也分首都,大城市与小乡村,还有山区。同样是一杯咖啡(最普通的Expresso),首都贝尔格莱德平均在120dinar(合8块人民币),乡下50dinar(合3块人民币)的也有。在民生方面的消费差距也是很大的,总也不能一刀切,也要首都和首都比,乡下和乡下比,才不失偏颇。

再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所谓的物价低,当然不可能是所有领域都低,网上那些说物价低的,翻过来调过去,无非就是:咖啡才8块钱一杯,车厘子(不好好说话,就是樱桃)15块一公斤,30块钱就能吃饱(街头的烤肉饼)。。。但怎么就没人说公交车票6块一次,汽油11块一升,随便打个的100块就没了。去好点的餐厅吃顿饭,一个人差不多30-50欧,说实话我没觉着有多便宜,因为差不多规格的在法国也能吃到(我在法国7年,在巴黎一般和朋友出去吃平均在30欧每人一顿)。

咱们在国内都知道凡是关乎民生的物价都会趋于合理,谁也不会说大白菜贵,凡是进口的,或者短期内短缺的物价都会高。放到国外也同样的道理,塞尔维亚全民喝咖啡,一天不来个三五杯就不算过活,所以咖啡当然便宜,塞尔维亚本身是个肉食国家,不夸张的说,从前菜到主菜到甜点,恨不得都是肉做的,塞人不吃肉就像咱们南方人不吃米就跟没吃饱饭一样,肉食是最最普遍不过的,所以这边肉比菜要便宜。另外塞尔维亚是产樱桃和树莓的大国,一到了季节大街小巷都是卖这两样水果的,就跟到了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吃热带水果跟不要钱一样是一个道理,美国的樱桃也便宜的要死,超市购物比在欧洲便宜好多,咋没人说美国物价低呢? 你在塞尔维亚买个蓝莓试试?

再一个,自由行和自由行的差异也很大,关于这点我在上篇文章有详细的分析。一个人自由行花了这么点钱,第一不能完全代表塞的物价就这么低,第二不代表别人自由行也就花这么点。一个人住了不到100块的青年旅馆,或者四个人平分了一个小公寓,不代表别人也要同样省着来。

我见过一个小姑娘来塞尔维亚反正就赖在朋友家不走,白吃白住,蹭车蹭玩,一个星期下来花不了几块钱。还有更狠的,骑个自行车到处卖情怀卖惨的也有,到一个地方找当地华人管吃管住,美名其曰体验生活,路费也省了,吃喝都省了。便宜吗? 太他妈便宜了,说实在的,如果不要这张老脸,老子也想这么玩。

最后,我再说说塞尔维亚真实的生活水平,因为一般过来旅游的人,无非就是住个酒店,吃几顿餐厅,玩一圈就走人了。涉及到的消费领域和本地老百姓的消费领域不完全重合。几篇夸大其词的攻略自然也不能作为权威,看看热闹就完了。

贝尔格莱德人均收入在600-700欧左右,能拿到800欧的算是小资阶级,1000欧以上的算是有钱人。我们在本地有个朋友,算是政府高级公务员,工资差不多800多欧,再加上自己脑子灵光干点其他的赚些外快,一个月1000欧肯定是有保障。但是这哥们偏偏就是月月光,没家没老婆没孩子,你问他钱都花哪了,他也说不清楚。他的抱怨就是贝尔格莱德的工资年年降,物价却年年涨。现在和十年前也是天壤之别。他算是整个塞尔维亚人的一个缩影,周围的很多人都是如此。

问题又来了,你看贝尔格莱德的高端消费场所并不少,餐厅夜店酒吧等等都是年轻人挥霍金钱和青春的好地方,这么点的工资如何支撑住如此的花费?其实针对塞尔维亚人的收入,另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就是每年大量的侨汇成为每一个塞家庭的收入支撑,有大约600万-700万的塞侨在奥地利、瑞士、德国美国等国家工作,他们的收入有一大半都在源源不断的成为塞尔维亚消费的补给。

贝尔格莱德老城的租金一套80平米(两室一厅)位于靠近中心地段的公寓是650欧每个月(巴黎650欧只能租一个远离中心的18平米studio),暖气费平均每个月30欧,网费一个月30欧,水电费30欧,物业垃圾费等10欧。光是住房这块就要750欧。当然新城的郊区别墅会便宜很多,但一定要有车。手机电话费我的套餐是一个月差不多25欧(和法国比简直就是贵爆了好吗,我在巴黎用过一个月1.99欧的套餐,汗颜)。有车的,油费刚才说了,和西欧简直没差,甚至比有些地区比如德国还贵呢。每年强制换两次车胎(冬胎和夏胎),好多人买不起米其林等高端胎,就买国产或者土耳其产的,能便宜一大半出来。

如果要买房的话,市中心的房价在3千欧上下每平,一套市中心50平米带精装和家具的公寓出价大概在23万欧。郊区和乡下就会便宜很多,特别是别墅,有些偏远地段的别墅10万欧左右就能买一栋,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作为度假别墅或者养老可以有。如果买车,一般人都是购入二手车,二手车市场在欧洲是传统生意,性价比高,塞尔维亚很多车都是从德国和意大利搞来的,不管新车旧车都能比国内便宜至少三分之一。另外塞人在乎牌子的少,大街上跑的最多的是法系车,雷诺标致雪铁龙最常见,斯柯达和欧宝也是他们的偏爱。反而华人生意做得大,都是奔驰宝马保时捷。

超市里本国自产的和从欧盟进口的能差出2-3倍的价格。生活用品里用的比吃的贵,华侨开的大型商城逐渐成为塞人最喜欢逛的地方,日常用品真的是物美价廉。中国食品超市是最贵的,几根小葱就合4块钱人民币,一块又老又硬的小豆腐块要10块钱,一包螺狮粉合25块,想吃这一口的时候,还真要放血。反正我们每次想屯点中国货都是大手笔,说实话比巴黎的大中超唐氏贵多了。

所以,不是所有的领域都便宜,有便宜的也有贵的。在哪个国家都一样,以偏概全是不对滴。

理智一点,客观一些,是真是假,何不自己来体验。

参照上面的物价标准,每个人可以按自己的情况估算一下来塞尔维亚玩一趟大概需要多少钱。7000块可以到塞尔维亚玩一趟,要想玩爽了,这点钱还真不够。再说了,机票是费用大头,大家都差不多,你何不多加个两三千预算,从丐游提升到爽游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