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种暴利品种(所谓的大品种)
因为,不符合科学规律。
为什么?且听@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给大家一一道来。
本文可能会触动某些人的敏感心理,但事实就是事实,科学就是科学,听听不同的声音,至少可以少犯一些错误。
第一点: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国家的粮食安全是第一位的。但是,某一个品种如果侥幸成为所谓的“大品种”,面积过大,如果“下一年”发生严重减产,是不是危及粮食安全?
因为,任何一个品种都是有缺点的,缺点就是减产隐患。
“下一年”会发生什么减产风险?无人知晓。
历史不应该忘记。
早些年的【掖单13】和【豫玉22】在某一年“戛然而止”,原因是什么,大家可以去网上搜索。
去年某省2个面积比较大的密植型玉米品种,一下子成了“积压货”,到底发生了什么?河南省的种植户明白,这两个品种的种业公司也“心知肚明”,图什么呢?又得到什么呢?
第二点:过去的所谓的“大品种”,是审定品种太少的缘故搞种子的朋友都知道,在2017年之前,通过审定的品种“少之又少”,物以稀为贵且“萝卜快了不洗泥”,在特殊的条件下形成了所谓的“大品种”。再加上人们的认知观念中“从众心理”和“先入为主的心理”,让一些品种成为了“大品种”。
可以说,过去的“大品种”有的还是不错的,还是可以的,但也有很一般的。
第三点,品种“井喷”之后的所谓“大品种”,更多的是“胜在营销”,和品种关联度很小而近些年所谓的“大品种”,更多的是【营销的成功】。
真正靠【品种过硬】的更是“稀少中的稀少”,不是没有,是太少太少了——但是,“再大的品种”也有人骂,因为所有的品种都有缺点。
比如,前面讲到的某省去年“种子积压”的2个密植玉米品种,怎么不“大”了?!
又如,某一家“老赖”企业,鼓吹超高产的某个大穗麦,审定的5大病害“一个也不抗”,审定中出现了亩产400多公斤的减产记录,种植户在2021年很多不高产的,只是2022年小麦几十年一遇的“好年景”而勉强过关,但是,2023年如果出现减产,谁为种植户负责?
再如,某家大型种企,营销团队属于“一流的”,很多品种面积不小,但是,根据本文作者的经验和头条读者的留言评论,他们的品种就是“普通品种”而已。
还有,某个小麦品种,品种的“父母”(品种来源的育种亲本)是黄淮北片的,它吹嘘超高产而企图在黄淮南片“割韭菜捞金”,这,注定了它必须失败的结局。
第四点:某一个品种推广面积按100万亩计算,如果5%的出现减产,就是5万亩的种植户遭受损失丹泽尔·华盛顿曾说过:“在你人生最高光的时刻,必须要小心,因为正是恶魔找上你的时候。”
品种也是如此。当某一个品种“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正是随时出现“减产风险”的时候。
95%的种植户说好,已经“非常可以啦”,但是,另外的5%的种植户减产呢?按照100万亩的面积计算,5万亩的种植户或哭或骂。
如果减产比例10%呢?
如果减产比例30%呢?
如果减产比例50%呢?
如果像当年的【掖单13】和【豫玉22】那样呢?
总结:所谓的“大品种”,非常符合种业公司的利益,也非常符合育种人的利益,但是,对国家的粮食安全,对种植户的“抗减产,稳定高产”却是弊大于利的。
在玉米方面,我们应该向赵久然老师及其育种团队、陈伟程老师及其育种团队等“多样化育种”表示崇高的敬意,因为,他们每个团队几十个品种分布向“最适宜的区域”,最大程度地维护了种植户的稳定高产(抗减产或少减产),最大程度地利于国家的粮食安全。
同时也向倡导玉米“区域化推广”的玉米栽培方面的专家李少昆研究员、马兴林研究员致敬。
关于小麦品种,下图是某位小麦种子届资深人士的观点,深有同感(当时只保留观点截图,记不得作者名字了)。
附录一:大穗麦容易减产的5大原因
1.亩成穗少,千粒重低
2.抗病鉴定,五个不抗
3.审定亩产构成低于650
4.审定有400多公斤减产
5.公司被列入“失信”
附录二:种植户怎么选择真正好的小麦品种?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下面@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的制图,可以让大家彻底明明白白。这,是站在种植户的立场的观点,与你们当地种子经销商的利益是有冲突的。
附录三:华北夏玉米品种必须如同“桌子四条腿”那样,抗性“四位一体”!如果找不到这样的品种,那就2个不同类型的品种进行“红加粉混播”或“白夹红混播”
华北平原的黄淮海夏玉米区域,特殊的地理环境,负责多变的减产风险,要求品种在【高抗茎腐 中抗南方锈病(以及以上抗性) 耐高温热害 高抗倒伏】,才能最大程度地应对减产风险。这样的品种“少之又少”,永远稀缺。
如果在找不到,“最不坏的方案”就是【1个高抗茎腐病且对南方锈病中抗及以上的品种】 【1个耐高温热害且高抗倒伏的品种】,或者【1个高抗茎腐且高抗倒伏的品种】 【1个耐高温热害且对南方锈病中抗及以上的品种】,进行“红加粉混播”或“白夹红混播”,可以抗性互补 授粉互补,同时因为“根系互补”(两个品种的根系分布不同),更加抗灾,又能省肥一半(夏播只用半袋肥料)也非常高产。
这,是站在种植户的立场的观点(不代表你们当地种子经销商的利益)。
#玉米混播更加安全高产##玉米红加粉混播抗灾省肥又高产##警惕大穗麦的抗病鉴定##警惕大穗麦的亩产构成##农业真科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