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缩与胆怯区别(认怂好吗不好吗)

认怂,好吗?不好吗?扶栏客书房第六课,《传习录》第四

原创: 扶栏客 扶栏客 今天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讲扶栏客书房第六课,《传习录》第四,认怂,好吗?不好吗?


中国人很累,孩子累,大人累,活着都累。其实我们经常偷偷地想,认怂算了,为什么非要上名校?为什么非要考研?为什么非要在大城市当房奴?为什么非要赚一个小目标?为什么非要在单位当个领导?为什么非要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非要有棱角分明的腹肌和马甲线?

可是不行啊,认怂了就输了,输了就出局了,出局了,就没得玩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只要不认怂,就还有机会,你看那个谁谁谁,人家当年苦逼est了,去肯德基打工都没人要。可是今天你再看,人家已经是首富 人生导师了。当你心生怂念,鸡汤自动端到面前,咕咚咚,一碗下去,继续奋斗。

可是很少有人告诉我们,鸡汤喝多了会三高的,三高以后再超剂量刺激,会死人的。


高以翔死磕收视率

退缩与胆怯区别(认怂好吗不好吗)(1)

比如高以翔。

真心话,扶栏客以前不认识他,也没看过他的节目。扶栏客估计大部分认识他的人,跟扶栏客一样,这才是悲剧。如果那是两弹一星的工程,如果那是匡扶汉室、一统江山的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不辜负这大好年华、一表人才。为了那么一个收视率并不高的节目,真的不值。

看了高以翔的介绍和节目,觉得这哥们真的不错,人品、颜值、敬业无可挑剔。高以翔对这么一个累死人的节目如此专注和投入,想必也相信,再坚持一下,收视率会上去的。

收视率这个东西,不同的演员和导演有不同的认知,用儒家的方法论来说,这个认知的过程就是“格物”、“致知”。

什么是收视率?收视率的高低到底由什么决定的?这是格物。掌握收视率的规律,按规律去做节目,这是致知。说起来容易,想明白很难,否则岂不是大家都可以成功了?

高以翔深夜拍摄的那个节目,之所以这么拼命,正是因为导演的格物致知是,观众都爱看刺激的,越是挑战生理极限,收视率越高。这就好像罗马角斗场,观众就爱看真人和猛兽搏斗,越是血腥观众越是疯狂。

退缩与胆怯区别(认怂好吗不好吗)(2)

果真如此吗?不知道,反正罗马帝国早就完蛋了,


王同学跟竹子较劲

话说王阳明老师二十一岁的时候,那时候还不是老师,应该叫小王同学。小王同学当时跟着父亲在京城生活,小王同学的爸爸王华是成化十七年殿试状元,当时在京城当官。

退缩与胆怯区别(认怂好吗不好吗)(3)

退缩与胆怯区别(认怂好吗不好吗)(4)

小王同学家境优渥,又是书香门第,可以说小王同学生下来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不是隔壁老王的孩子,而是状元老王的孩子。

小王同学十二岁的时候就立志要做世上第一等事,小王他爹已经是状元了,这世上第一等事当然不是考试第一,是什么其实小王同学也没想明白,反正不能白活这一辈子,一定要轰轰烈烈、青史留名。小王同学的青少年时代,可以说是自由成长,各种折腾,曾经跑到塞外跟着胡儿学骑射,也曾经拜访道士学打坐。状元老王心真大,他一直也没干预小王的自由成长,好像只有当小王到了晚上不回家吃饭的时候,才想起来让人去找。扶栏客猜想,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我们之所以这么焦虑,还是自己不够优秀,你看人家状元老王就是不一样。

后来,小王同学觉得还是儒家的格物功夫厉害,按照朱熹老师的说法,这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有一个“至善”的绝对真理,你把这个“至善”格物清楚了,岂不是一通百通,看穿一切?这不就是世上第一等事吗?从那时开始,小王同学成了朱熹老师的粉丝。

退缩与胆怯区别(认怂好吗不好吗)(5)

小王同学二十一岁的时候,拿到了一本书《大学格物补传》,这本书就是朱熹老师写的。小王同学精力旺盛,行动力很强,看了朱熹老师的这本书,就好像武痴拿到了武林秘籍,立刻练了起来。拿啥练呢?小王同学拉着另外一位同学,一起走到了自家的院子里,院子里正好种了竹子。就是它了,我们今天就格物竹子。看看这个竹子,有什么至善,有什么真理。

小王同学和他的同学约定,不把竹子格物个明白,决不罢休。

退缩与胆怯区别(认怂好吗不好吗)(6)

两个人睁大眼睛盯着竹子,开始格物,什么是竹子?你看到的这个就是竹子,你看到的就是竹子吗?你没看到它就不是竹子吗?竹子就是竹子,你看这竹子就在这里,大家都知道这里有竹子。竹子为什么在这里?你在这里,看到了竹子在这里。你为什么在这里?因为你叫我来这里格物竹子。我不叫你,难道就没有竹子了吗?有竹子你又看到了竹子,你说什么是竹子,什么是至善的竹子,竹子是不是也在追求至善,一门心思想长成一棵至善的竹子?

以下省去一百万字。

之所以省去一百万字,是因为小王同学对着竹子格物了七天,连续不间断的七天。第三天的时候,小王同学的同学认怂了,算了吧,我不格了你格吧,我当不了圣人了,再格下去要成先人了。快来人,把我抬走,小王同学,我不陪你疯了。

退缩与胆怯区别(认怂好吗不好吗)(7)


于是小王同学自己对着竹子继续格物,自言自语,好像疯了一样。

到第七天,小王同学终于体力不支,也倒在了竹子面前,此时状元老王出场,说了一句:抬走抢救!

七天,还是没格物明白,竹子的至善到底是什么?

小王同学差点死了,从此以后小王同学开始质疑朱老师的格物理论,糟老头子坏的很,差点要了小爷的命。

不得不佩服状元老王,居然放任儿子疯了七天,差点死掉,状元真不是一般人能当的。

小王最后还是认怂了,倒下就是认怂了,怂这个字,拆开就是从心。累了、烦了、绝望了,心里肯定想着放弃,这就是从心,就是乔布斯说的follow your heart。

退缩与胆怯区别(认怂好吗不好吗)(8)


可是好像有点不对劲,要是都这样,人这一辈子岂不是一事无成?从小老师和父母不是教育我们,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有志者事竟成?学海无涯苦作舟?难道都不对吗?

大家想一想,认怂,好吗?不好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