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高区最值得买的地方(威海门源情这三年)
跨越千里,山海情深。2019年7月份,第四批援青干部人才带着威海市委市政府和威海人民的重托,入驻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开启了为期三年的援青工作。
从美丽精致的滨海城市来到壮丽辽阔的祁连山脚下,威海援青干部视青海为第二故乡,一棒接着一棒干,用智慧和汗水扛起责任,在青藏高原上留下闪亮的足迹与显著的成绩。
三年来,威海援青工作始终与门源县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共实施民生项目17项,总投资30710万元。在此基础上,以援青项目为载体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200万元;争取社会各界用于改善民生物资折合近1500万元,助力门源县产业快发展、民生大改善、区域真脱贫。
“小鱼苗”游出群众致富路
去年5月28日,门源县大西洋鲑种鱼繁育实验项目正式启动。
当天,援青干部杨广达和门源县佳联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智,带着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赠送的100尾大规格种鱼返回门源县。这是继2020年威海第四批援青干部管理组帮助协调佳联渔业科技公司采购5000尾实验鱼苗并成功驯化后,为门源县首次引进种鱼进行鱼苗繁育。
门源县冷水鱼繁殖和育苗基地是威海第三批援青干部引进并启动的援建项目,2018年建成并投入运营。第四批援青干部接手后,在冷水鱼成功繁育并实现对外销售的基础上,启动鲁青两省之间冷水鱼陆海接力养殖实验。“具体来说,就是利用门源高原冷水泉资源,将鱼卵孵化养殖至一定规格后,运输至山东沿海进行深海养殖,实现两地企业合作共赢。”威海第四批援青干部管理组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基地已与山东深远海发展有限公司签订采购协议,2022年将供应硬头鳟鱼苗20万尾。
与此同时,第四批援青干部管理组还将现有产业从鱼卵孵化、鱼苗养殖向上游延伸,积极主动开展种鱼培育,破解鱼卵过度依赖进口的难题。目前,大西洋鲑种鱼繁育项目已列入国家种业提升计划,获得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投资1800万元的二期工程也即将开工建设。
产业发展“对路子”,鼓起村民“钱袋子”。眼下,冷水鱼项目不仅每年能为门源县13个集体经济欠发达村分红30多万元,还解决就业岗位20余个,并培养起来10余名技术能手,带动养殖户35户。
远程智慧援教,让优质教育资源云端共享
“真想不到,不用出校门,就能和威海的老师连线讨论教学问题。”门源县第三初级中学语文组教师马文莲感叹说。
得益于威海·门源远程智慧援教工程的实施,马文莲过去“想不到”的交流活动已经成为常态。
为解决实地选派教师成本高、次数少、优质资源少等问题,第四批援青干部人才深入门源各中小学校调研,探索出充分利用威海优质教育资源,提升门源当地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新思路。
2019年8月,在山东援青干部管理组的大力支持下,投入援青资金367万元,率先在海北州启动实施了威海·门源远程智慧援教工程。2020年11月,在门源县18所普通中小学建成36间远程智慧教室,实现威海·门源远程智慧援教工程在门源县所有中小学的全覆盖。
威海、门源两地通过远程智慧援教工程开展“四同步”支教活动,以远程视频形式对接我市优质资源,从“备课、教研、培训、评课”四个环节,对门源各中小学校进行远程实时帮扶。两年来,双方累计开展交流800余次,参与教师达到6000余名,交流频次由每年2次提高到每周1次,有效交流时间提升了15倍以上。
不仅如此,威海第四批援青干部管理组还协调市教育局,为门源每一所学校、每一名教师注册开通了“威海智慧教育云平台”,并为此专门投入40万元购买全国优质教育资源。门源师生通过使用“威海智慧教育云平台”,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威海乃至全国的名师实时授课和课堂录像,共享全国名师在备课资料、教学设计、优质课、习题、组卷等方面的优质资源。2020年11月,海北州教育局在门源召开现场观摩会,威海·门源远程智慧援教工程经验做法在全州推广。
医疗特色专科建设,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
门源县麻莲瓜拉村村民云启祥,是一名尿毒症患者,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他每周都要到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血液透析。“因为离得远,来回坐车住宿吃饭都得花钱,一个月要额外拿出2000多元钱。”云启祥掰着手指算账。如今威海医疗援青项目——特色专科和诊疗中心建到了门源县。“现在县里就能做血液透析,而且专家水平高,更放心,一年能省下2万多元钱。”云启祥说。
入驻门源以来,威海第四批援青干部管理组通过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和实地考察调研,了解到门源县有关眼、口腔、心、肺、肾以及消化道等疾病多发,由于当地设备、人才缺乏等原因,患者无法及时就医,部分患者需跑到西宁乃至外省进行治疗。
针对这一情况,威海第四批援青干部管理组在山东省、威海市卫健部门和有关医院的支持帮助下,先后在门源县成立鲁青眼科医院、鲁青口腔医院两家专科医院,以及肺癌早期筛查中心、血液透析中心、远程心电诊疗中心、消化病诊疗中心四个诊疗中心。在配齐配优医疗设施设备的基础上,通过派遣专业优秀骨干医护人员前来进行传帮带,以及远程诊疗等方式,为当地培养特色专科医疗技术人才。
据介绍,血液透析中心项目由威海第四批援青干部管理组争取威海市红十字会捐资建设,威海市卫健委先后派遣4名援青医护人员直接参与中心运行,结束了门源县乃至海北州医院均不能进行血液透析的历史。截至目前,该中心累计透析次数达到2200多人次。山东援建远程心电诊疗中心,现已投放远程心电图机3台、远程动态心电图机3台,在门源县青石嘴中心卫生院、东川中心卫生院、海北州第二人民医院3家医院试点运行,威海市立医院成立会诊专家小组实时会诊,全程提供远程诊断、专家指导、远程教学等帮助。
经过三年的医疗特色专科建设,门源县的医疗设备、人才短缺的情况得到有效缓解,方便了当地群众就医,一些急症、难症在当地就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门源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得到进一步改善。
“励青公益行动”捐助帮扶献爱心
不久前,威海第四批援青干部领队卫玮带着援青干部来到门源县泉口镇东沙河村程悦(化名)家,为她的孙子、孙女送去衣服和书包文具等用品,大家围坐在一起,拉着家常,仿佛一家人。
程悦的孙子、孙女由她独自一人抚养,是门源县妇联认定的“事实孤儿”,这类情况在门源并不是个例,全县相同境遇的孩子多达80余个。
了解到“事实孤儿”这个群体的情况后,威海第四批援青干部管理组以爱威海百姓网为载体,建立了“励青公益平台”,为门源“事实孤儿”群体筹措资金60余万元,促成威海20多位爱心妈妈、爱心爸爸走进“事实孤儿”生活,填补角色空白,陪伴健康成长。
随着“励青公益行动”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社会知名企业、慈善机构、各类中小学校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纷纷加入,威海迪尚集团一次性捐赠衣物3.1万件,价值360余万元,为门源县幼、小、初、高、职学校以及社会弱势群体送来“威海温暖”;威高集团一次性捐资100万元,设立为期10年的“事实孤儿”奖助学金;倍佳贸易公司为门源困难群众、中小学生等捐款捐物价值352万元;在“援青书屋·励青悦读”行动中,中华慈善总会、威海各中小学校学生等向门源捐赠图书9万册,价值180余万元。
爱心不限于门源。去年5月,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得知当时玛多县部分寄宿制学校学生还在帐篷里上课,急需贴身保暖衣物后,威海第四批援青干部管理组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和援青优势,协调捐赠保暖卫衣2000多件。经过连夜筛选、分类、封箱后,这批卫衣带着门源县委县政府和威海第四批援青干部管理组的浓浓情谊,24小时内被送达玛多县受灾学校,温暖了藏区孩子的身心,更为“同饮一江水、情系一家人”的鲁青两省友谊增添了亮丽光彩。(Hi威海客户端记者 王彦博 张宇 通讯员 孙军浩 王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