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枪的后坐力是不是很小(栓动步枪的后坐力)

本文由@馀迹

赞助播出

老王对本文进行了魔改

步枪的后坐力是不是很小(栓动步枪的后坐力)(1)

步枪的后坐力是不是很小(栓动步枪的后坐力)(2)

在我们的传统印象里,栓动步枪都是一种结构非常简单的步枪——它几乎就是一根长长的枪管 一个长长的木头枪托,除此之外,栓动步枪仿佛就没了什么别的东西了。

步枪的后坐力是不是很小(栓动步枪的后坐力)(3)

△ 这是一支二战时期的毛瑟运动步枪,二战老枪枪托一般都是不让拆的

但很显然,枪管并不是像指甲一样,是长在木头枪托上的。金属枪管和木头枪托之间,必然存在一个传递后坐力的“接力棒”。枪管射击时的后坐力,通过“接力棒”传递给木头枪托,木头枪托再传递给射手,完成后坐力的“长跑”。

在英文中,这个接力棒被称为“recoil lug”(后坐凸笋),它便是我们今天要将的重点内容。那么一百年来,这个接力棒是如何“成长”的呢?

步枪的后坐力是不是很小(栓动步枪的后坐力)(4)

步枪的后坐力是不是很小(栓动步枪的后坐力)(5)

△ 这个就是所谓的大钩子“recoil lug”(后坐凸笋),它卡入木枪托中受力

在早期的,也就是大概100年到50年前的栓动步枪上,我们能经常看到几个连接机匣(枪管、机匣为一体)和木托枪托的大螺丝。但这个螺丝,并不是那个“接力棒”。想想吧,木头那么软,螺丝那么细,后坐力那么大,这枪要是打多了,木头还不得变形啊。

步枪的后坐力是不是很小(栓动步枪的后坐力)(6)

△ 这是大钩子“recoil lug”(后坐凸笋)的原理图

为了减小木头受到的压强,防止木头变形,我们有两个选择,第一是加粗螺丝,,,,,这个方案显然不靠谱。第二个选择,是我们在机匣上,增加一个额外的“大钩子”,勾住枪管/机匣和木头枪托,传递后坐力,而螺丝,则仅仅负责把机匣/枪管和木头枪托“拴在一起”,并不直接承受后坐力。当然,这个大钩子,更多的是片状,而不是钩子形。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吧,栓动步枪的螺丝,就像鞋带,而“大钩子”,则是鞋帮和后根,你走路时,脚相对于鞋子有前后运动,受力的、不让你鞋子飞出去的,是大钩子(鞋帮、鞋跟),而把鞋子和脚拴在一起的,则是鞋带。

但在早期的步枪上,加工水平没那么高,尤其是那个木头枪托,本身容易吸水、蓬松甚至发霉,还特容易变形,因此,很多栓动步枪的螺丝,本应该不受力的,却实际上受力了,而“大钩子”,应该是受力的,实际上有可能会“旷工”。比如毛瑟98这样的网红老枪,它的木头枪托就有这个破毛病,在100年到50年前,大家几乎都是“忍着走过来的”。变形的枪托就像鞋带没绑好的鞋子,脚在里面前后窜动,肯定影响你走路,因此,毛瑟98的精度,远远没有如今射击游戏里展现的那么高,和M24这种现代狙击步枪,更是没得比。

步枪的后坐力是不是很小(栓动步枪的后坐力)(7)

△ 这是中间的一种改进方案,给螺丝套上个套子,防止螺丝接触木头

木枪托不好用的问题,在早期栓动步枪上,是个通病,不止毛瑟一家有这个毛病。老王接触的栓动步枪上,木头最好的还是苏联的,比如有些莫辛-纳甘步枪的木头就贼好,密度较大,质地坚硬,即使过去了五六十年了,你也别想用指甲别想刻个印子出来(毛瑟就不行,当然,具体看做工),这或许可以解释莫辛-纳甘步枪精度颇高的现象(印象里莫辛精度好像比毛瑟、老李、有坂都高)。当然,苏联也有烂木头,比如SVT40,那个木头质量真是渣渣。

在二战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逐渐意识到,木头枪托必须扔了啊,因此就逐渐发展了一些复合材料枪托,说不好听一些,就是塑料枪托。塑料枪托不吸水,质地比不上高级木头,但好过大部分木头,使用塑料枪托的枪就没有木托枪那么多破毛病了。直到如今,塑料枪托也是今天栓动步枪的主流设计。

步枪的后坐力是不是很小(栓动步枪的后坐力)(8)

△ 比如我们的高精狙,它的枪托就是塑料的。

PS,听起来很高大上的“麦克米兰枪托”,实际上就是玻璃纤维塑料枪托,可见名气起好了瞬间洋气了。

步枪的后坐力是不是很小(栓动步枪的后坐力)(9)

△ 当然,高端步枪上,比如动辄3000刀(裸配不带镜)的直拉栓动步枪上,木头还是很常见的,毕竟木头上档次啊

在1980年前后,有人觉得用塑料枪托还是不够劲:我干脆不要枪托了呗,直接加长机匣,直接用机匣抵肩呗。机匣是金属的,它可比木头、塑料强多了啊。

实际上,采用这种做法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国精密国际家的AW系列狙击步枪,这个枪是近40年的产物了。记得老王第一次看AW的图片时候,很好奇为啥这枪上面绿色的部分,怎么这么多螺丝啊,看起来像塑料的一样。其实,AW绿色的部分就是塑料的,并且是左右两瓣,是两个“壳子”,螺丝把两瓣壳子连接起来。拆下两边的绿壳子,我们就能看到延长的金属机匣啦。枪管连接在机匣上,后坐力直接传递给机匣,机匣直接传递给射手的肩部,没有传统的枪托可传递。说白了,这个金属机匣才是真正的“接力棒”。

步枪的后坐力是不是很小(栓动步枪的后坐力)(10)

△ AICS枪托的分解图。这个AICS是AI家开发的R700的转换套件,能较好的看出内部结构

当然,如今更多的狙击步枪仍然采用了塑料枪托当做“接力棒”的,或者干脆用金属枪托替代此前的木托充当“接力棒”,反正现在金属加工水平已经大大提高了嘛。

步枪的后坐力是不是很小(栓动步枪的后坐力)(11)

△ 比如渣雷家的M2010,就是全金属枪托(包括了下机匣)

其实,机匣/枪管和枪托的连接方式,要比老王讲的复杂得多。在英语中,机匣/枪管和枪托的连接方式被称为“Bedding”(我想翻译成:坐床),具体Bedding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乳鸽的V Block就很有意思,野人/萨维奇公司也有几个很有趣的Bedding方案。步枪想提高精度,从2MOA提高到1MOA,和从1MOA提高到0.5MOA,难度根本不同。工程上的问题,远远比老王在这侃侃而谈复杂得多。老王只是想给Bedding的科普工作,让大家有个基本的了解,做一些微小的贡献。

(全文完)

作者@馀迹

本文由《晓枪》编辑&发布

步枪的后坐力是不是很小(栓动步枪的后坐力)(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