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生父是异人还是吕不韦(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

秦始皇的生父是异人还是吕不韦(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1)

引言

秦始皇称得上是千古一帝,窃以为古代历史上的皇帝很少有人能与其并肩。而关于秦始皇的身世问题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既然秦始皇是皇帝,自然秦国的皇子,合法的继承人,为什么会产生这多的争议,有人认为他是吕不韦的私生子,也有人认为就是异人的生子,争论不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司马迁亲手制造了这个疑案

人们为什么会质疑秦始皇的身世呢?这还要从司马迁的《史记》上谈起,关于秦始皇的身世在《史记》中有两处记载,截然不同,我们来看看。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录了秦始皇的身世,异人虽然是秦国的皇子,但是成为了赵国的质子。见到吕不韦的姬妾,一见倾心,便将其娶回家,不久便生下了嬴政,便是后来的秦始皇。这么看来,秦始皇的出生并没有什么异样。

秦始皇的生父是异人还是吕不韦(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2)

但是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对秦始皇的身世是另外一番记载。吕不韦是当时著名的商人,在邯郸娶来一个会跳舞的女子当妻子。某天秦异人与吕不韦在一起喝酒,秦异人看到美丽的赵姬,一见倾心,就想把她娶回家。都说朋友妻不可欺,吕不韦非常生气,但是转念冷静下来,一件阴谋在他心中产生。

而这时的赵姬这时腹中已经怀有身孕,他还是将赵姬送给了异人。两个人瞒着秦异人。吕不韦为什么转念了?因为吕不韦在这件事背后还酝酿着新的阴谋,奇货可居的故事大家应当都听说过,子异后来帮子异成为了秦襄王,而嬴政作为儿子成为了合法的继承人,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可以说是吕不韦做的最成功的一笔买卖了。

秦始皇的生父是异人还是吕不韦(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3)

让人匪夷所思的问题就来了,同样是一本书,为什么会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故事?这就引发了许多人的思考。秦始皇的爹到底是谁呢?

秦始皇的亲爹是吕不韦?

有学者明确指出,秦始皇的爹就是吕不韦。要知道,司马迁作为这部书的作者,可以说是究天人之际,非常严谨的一部作品。在《秦始皇本纪》中司马迁并没有事先提到赵姬被送给子异之前有没有怀孕,只不过是在后来才把真相交代

也有学者认为司马迁这么写就是有意为之的,秦始皇在写《秦始皇本纪》和《吕不韦列传》相差的时间是比较久的。《秦始皇本纪》是最先写的,这时他认为秦始皇就是秦襄王的亲生儿子。

秦始皇的生父是异人还是吕不韦(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4)

吕不韦

在经过大量的考证后,司马迁发现这件事并不是这么简单,为了还原真实的历史原貌,司马迁就将事实的真相写到了《吕不韦列传》中。

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这部书中也是参考了《史记.吕不韦列传》中的的这个说法,明确写来秦始皇的生父是吕不韦,而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也对其表示认同,并且还原了这一看法。

子异是不是亲爹?

对于司马迁这两条模棱两可的记载,古代研究史学的学者有没有表示怀疑呢?还是有的,明代的聘尹在《史稗》中就对此提出了质疑。明末史学家王世贞也在他的《读书后辩》也对这件事的真实性打了问号。

秦始皇的生父是异人还是吕不韦(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5)

史学家郭沫若认为仅仅是《史记》,并没有什么信服的证据,而关于吕不韦是秦始皇生父的故事也像是编出来的,很像是小说里的情节。

王立群教授这件事的真实性做了否定,如果整件事都是吕不韦设下的陷阱,其中就有很多的bug。赵姬嫁给子异的时候才刚刚怀孕两个多月,常人是看不出来的,那吕不韦怎么知道腹中的胎儿是男是女?当时的根本没有像b超这样的技术条件,如果腹中的孩子是男孩,吕不韦才会设下这个局,要是女孩那不就白搭上自己的孩子了吗?

秦始皇的生父是异人还是吕不韦(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6)

如果赵姬在送给吕不韦之后已经有了身孕,子异难道真的没有任何察觉吗?子异发现这个阴谋第一个找的就是吕不韦,他何必冒这么大的风险呢?

李开元先生在经过大量的考证之后,进一步坐实了秦始皇就是秦襄王的亲儿子。在秦朝出土的一件重要文物就是《睡虎地秦简》,可以知道秦朝的法律制度是相当完善以及严密的,而且对于子女身份的认定上也有严格的规定。

秦始皇的生父是异人还是吕不韦(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7)

《睡虎地秦简》

如果父亲发现自己儿子是隔壁老王了,按照秦国的法律,这个孩子是没有继承自己的财产,而亲生父母也要受到惩罚。所以按吕不韦经商的聪明头脑来看,这样的胆量应该是没有的。秦襄王在选自己继承人上更是要严谨行事的。

而且,史记中记载秦始皇是“至大期”生出来的。也就是说是嬴政是正常出生的孩子,是嫁给异人之后,又怀了十个月才生出来的。按照医学上说,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秦始皇的生父是异人还是吕不韦(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8)

结语

这么看来,关于秦始皇的身世问题,就能得出结论,很大程度上就是异人的的嫡长子。关于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更有可能是对秦始皇的诋毁重伤,如此一来,也就成为民间饭后的谈资了。


参考文献

司马迁:《史记》

张汉东、陈实:《秦始皇身世考辨》

李开元:《秦谜》

作者

锦年,自由撰稿人,历史学爱好者,致力于研究历史。期望用历史垂训鉴戒,塑造集体记忆,鉴往知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