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大叔创业负债100万(他33岁成上市公司老板)
文 | AI财经社 杨雅芳
编 | 明萱
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视力问题逐年呈现低龄化的趋势,预防青少年近视成为家长普遍关心的话题,同样也成为商家眼中的商机。
甚至有百年老字号企业入局。有着470余年历史、曾于陈李济、同仁堂、胡庆余堂并称为“清代四大药店”的广誉远,近年来推出一款名为“古方明眸”的产品,据其称,这款产品采用物理调养方式,配合外用产品,改善眼部问题。
按摩、中药、仪器…治疗改善近视机构层出不穷,治疗方法五花八门。但不少眼科专家表示,多数治疗手段只是通过诱导孩子通过眯眼等方式,在查视力的时候多看两行,根本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治疗效果。
一个疗程3980元,产品注册为化妆品
古方明眸的工作人员告诉AI财经社,他们采用的是广誉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点穴拔筋”按摩手法,需要配合其产品“古方明眸修护套组”使用。一盒为一个疗程,可以做10次治疗,售价3980元。工作人员称,基本每调理一次,都会有1~3行的提升。
据介绍,套组产品内共包含6款产品,分别是:修护洁颜乳、护眼膜贴、修护按摩霜、修护净透水、冻干粉和精华素。每次治疗先从清洁开始,然后用砭石对眼周和面部穴位进行治疗,再配合按摩霜按摩,然后用冻干粉和精华素调和敷在眼上。工作人员表示,如果眼部有问题,会感觉到刺痛感。
这一套治疗流程更是一次面部SPA护理。更有趣的是,根据药监局信息,古方明眸的产品均被注册为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其成分主要以植物的提取物和常用于护肤品中的润滑剂、稳定剂等组成。
如果非要说和中药有什么关系,在其产品成分中,确实有茯苓、何首乌、枸杞等中药的提取物,不过按照成分表排列规则,含量越少的成分越靠后,这些几乎派在倒数位置的中药成分恐怕含量极其有限。
产品的公司为深圳市东盛堂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其背后实际控制人是西安东盛集团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大股东和董事长郭家学。2003年,东盛收购广誉远后,除了保持主打产品龟龄集和定坤丹的经营,还开始拓展版图。
在推出古方明眸系列产品之前,广誉远曾收购一家台湾的护肤品品牌,开始试水美妆领域。在药监局的备案信息中,东盛集团相关公司曾在2018年4月至11月间,注册了多款胎盘膏、胎盘精华面膜、胎盘精华水产品,但随后陆续注销。
目前,电商平台上仍能查询到一些在售产品,其中号称“贵妇级”的胎盘膏售价不菲,38g装产品零售价为1200元,同样价钱在SK-II品牌能买到一款80g装的精华霜。
另据广誉远2018年财报数据显示,其主营业务是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及养生酒,并无美妆产品和视力矫正产品的身影。其中,传统中药贡献了12.81亿元的营收,精品中药贡献2.13亿元营收,两者的毛利率都在80%以上。
实控人曾是最年轻上市公司老板
1989年的中秋节后,23岁的郭家学来到了西安。在此之前,他在陕西的农村尝试过养猪、种草药,但都没有成功,连老祖宗留下的四合院都抵了债。
来到西安后,郭家学做起了“倒爷”生意,从棉签纱布到茶叶饮品,再到十几万元的医疗器械他都有涉足,几年时间不但补上了之前的债,还赚了100多万,公司成为当时陕西规模最大的一家贸易公司。
1996年,陕西一家国有药厂濒临倒闭,主管部门有意转让,对于郭家学来说,这家药厂的技术设备正是他所需要的。接下这家药厂的第二年,由于产品适销对路,药厂营收达到数千万元。
尝到甜头的郭家学又在1998年兼并西安化工医药总公司,成立了陕西东盛医药有限公司。1999年,东盛控股中美合资陕西济生制药有限公司。同年11月,东盛又花了6000万元入主上市公司青海同仁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产业主体置换,借壳上市,郭家学成了当时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老板。
在随后的4年间,郭家学先后收购了盖天力、潜江制药等30多家医药企业,打造出一条包括医药工业、医药商业物流、医疗服务、保健品市场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到了2003年,东盛集团成为了仅次于国药集团,市值超过100亿的庞大医药帝国。
与此同时,广誉远正在走着下坡路。1990年国企改革后,龟龄集、定坤丹两款主打产品的产量开始大幅下滑,到1999年两款产品的年产量仅为170万瓶和140万盒,比最高年份减少了一半还多。曾有媒体报道,在1998年后的连续几年,广誉远都发不出工资来。到2003年东盛接管前,广誉远亏损已达到1460万元。
在收购广誉远后,东盛集团先后投资9000多万用于职工身份的置换、厂房改造和设备更新、启动生产和品牌建设等。两年后,完成了多项改革工作后的广誉远却陷入了停工,在接下来的几年间,一直是断断续续生产。当时,包括龟龄集和定坤丹在内的6个国家独家品种不再生产,只有几个品种实行来料加工。
除了广誉远仍有一些内部问题尚未解决外,彼时的东盛已经陷入巨额债务中,无暇顾及广誉远的兴衰。
成也收购,败也收购
2003年底,东盛集团曲线介入云南医药集团。郭家学应下了极为苛刻的条件:“云南白药”品牌不出售、不入股;2007年,新云药集团销售收入要达到120亿元,税收11亿元,净利润3.4亿元。后者几乎是无法达到的目标,2003年云药集团的实际销售收入只有30亿元,要想在4年后达到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必须达到4142%。
另一方面,由于东盛集团是通过持有国药工业介入云药集团,按照股权金字塔结构计算,东盛集团只能拥有云南白药6.38%的权益。按照其当年的净资产和净利润计算,东盛为了4290万元的净资产和1093万元的净利润,花了4.98亿元的代价,而将这些钱放在银行,每年的收益都不止1093万元。
2006年10月31日,东盛科技发布公告称,大股东东盛集团和东盛药业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高达15.88亿元。与此同时,东盛集团的48亿元债务也被公诸于世。就在此前一周,东盛与德国拜耳达成协议,以12.64亿元的价格卖掉了旗下盖天力的三大非处方药品牌,这些产品占据了东盛集团上半年80%的药品销售收入。
盲目的扩张并购带来的恶果终于爆发,除了变卖优质资产,郭家学海铤而走险借了10亿元高利贷。但这不过是饮鸩止渴,每个月利息就要3亿多元的高利贷逼得郭家学一度想要自杀。最后,他不得不将当年大手笔收购的资产统统变卖,市值100多亿元的云南白药股份最终贱卖7.5亿元。据报道当时连西安总部的管理大楼都抵押给了银行。
2012年,48亿债务终于还清,此时东盛集团的手中只剩下广誉远一张牌。经历过大起大落的郭家学只想做好广誉远这一件事,2013年,东盛集团将上市公司更名为“广誉远中药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财报数据显示,广誉远实现营业总收入16.19亿元,同比增长38.51%,实现归母净利润3.74亿元,同比增长57.98%。
尽管近3年来广誉远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但自2010年起,广誉远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长期为负,截至2018年为-2.98亿元,较2010年的-4721.26万元,扩大了6倍。
除此以外,自2011年开始,广誉远应收账款持续上涨,截至2018年其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合计达15.82亿元,占总营收97.71%;其中应收账款增至13.38亿,占总营收82.64%,较2011年的8259.47万元增加了超15倍。
在二级市场,广誉远的表现同样不尽人意。近期股价徘徊在25元每股上下,总市值约88亿元,回落至2015年初的数值。近5年来,广誉远股价曾两次突破60元每股的高值,可惜都没有维持太长时间。在2019年1月,广誉远股价曾出现闪崩,当时公告称将以573万元回购21万股挽回市场信心。
进军美妆和视力矫正市场,或许是广誉远为自己谋的新出路,但截至目前未有见效。对于郭家学和东盛集团来说,尽管在2012年后专注广誉远,但想“做好”这件事,恐怕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