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发展成就巡礼(回望解放兰州艰难历程)
抢占兰州铁桥
兰州解放后,我军通过黄河铁桥,继续追歼马步芳残部
山西人民悬挂“向进军西北的解放军致敬!”大幅标语,热烈欢迎大军西进
人民群众运粮支援解放军作战
人民群众将大批粮食弹药运到前线支援解放军作战
编者按:
1949年8月26日,兰州战役胜利,兰州宣告解放,“8·26”成为纪念兰州解放的日子。兰州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全体指战员英勇战斗取得的伟大胜利,是在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紧密团结、积极支持下展现人民战争强大威力的伟大胜利。兰州战役是新中国诞生时留给兰州的一笔重要的永恒的精神财富,深入研究学习和宣传兰州战役蕴含的伟大精神,并作为兰州精神和城魂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力弘扬,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提供精神力量。今年以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合作举办“兰州战役历史地位与时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取得丰硕成果。本报连续摘刊部分研讨论文,纪念兰州解放73周年。今日是第三期《兰州战役:毛泽东军事思想光辉实践的经典战例》。
兰州战役:毛泽东军事思想光辉实践的经典战例
张昊 李银祥
兰州战役是我军解放大西北的最关键一战。在西北战场,我军用时不到两个月,就取得了决战胜利;接着又乘胜迅速地横扫残敌,解放了西北五省全部地区。我军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大的战果、最快的胜利,创造了我军战史上的一大奇迹。兰州战役的胜利,最根本原因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光辉指引。
战略决策:着眼西北全局制定战略方针
1949年,解放战争进入大进军、大决战的最后阶段。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精锐主力基本被消灭,我军从战略劣势转为战略优势。面对灭亡的历史大趋势,国民党不甘失败,把最后的一线希望放在西北、西南地区,企图保住西北、屏障西南,伺机卷土重来。“青马”马步芳为了维护其封建割据统治,决定孤注一掷,“举全力一鼓”与我军在兰州决战。国民党准备以马步芳部为核心骨干,由胡宗南部和马鸿逵部南北协同,组织实施兰州决战计划。其计划是:以马步芳部坚守兰州,把我军吸引到兰州,然后“宁马”马鸿逵由固原方向转向兰州,胡宗南主力进击陇南,对我形成合围之势,妄图围歼我军于兰州城下。
党中央和毛泽东对兰州战役十分重视,多次电示第一野战军总部,严密进行战略筹划。早在1949年6月,党中央和毛泽东就从全国与西北战局出发,制订了“钳马打胡,先胡后马”的战略方针。随着西北解放战争的推进,又制订了兰州战役的“分割二马”和“钳胡打马”的战略战役方针。“钳马打胡,先胡后马”,是第一野战军先牵制住马步芳和马鸿逵部,而集中力量消灭盘踞在陕西的胡宗南部;而“分割二马”,是要分割马步芳与马鸿逵两股敌军,防止马鸿逵增援兰州;“钳胡打马”,是要钳制胡宗南残部而集中力量歼灭马步芳、马鸿逵部敌军。
8月23日,毛泽东指出:“马步芳既决心守兰州,有利于我军歼灭该敌。为歼灭该敌起见,似须集中三个兵团全力于攻兰战役。王震兵团从上游渡河后,似宜迂回于兰州后方,即切断兰州通青海及通新疆的路并参加攻击,而主要是切断通新疆的路,务不使马步芳退至新疆,为害无穷。”遵照毛泽东指示,一野前委决定,以五个军的兵力进攻兰州;以三个军由兰州南侧迂回青海,包抄马步芳的老巢西宁;另以三个军沿川陕公路南进,镇住和进击胡宗南;以一个军钳制马鸿逵,防止其支援兰州。并于24日电告中央军委“以三个兵团打兰州”,“决定在二十五日晨开始攻击”。之所以如此快作出这些正确的战略决策,关键在于毛泽东、彭德怀早在战前就对马步芳的战役企图作出了清醒准确的判断:青海是其老巢,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当地三面环山,易守难攻,人烟稀少,粮秣匮乏,不利于我展开大兵团作战。马步芳认为兰州地理位置特殊重要,又有坚固防御阵地支撑,妄图趁我军久攻不下,粮弹紧缺,兵力匮乏时同宁马和胡宗南军队里应外合,把我军聚歼于兰州城外。按照当时马步芳的情势,退守青海对我不利,是他们的“上策”,而固守兰州对我歼敌有利,是他们的“下策”。显而易见,马步芳所作出的战略决策已经注定他们失败的命运。
战略决战:集中优势兵力实施战场聚歼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是十大军事原则的精神实质,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中精彩的华章。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大规模的运动战,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后,毛泽东认为解放军应以阵地战为主,强调要把阵地战和运动战结合起来。兰州战役中,彭德怀灵活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将大兵团运动战、长距离追击战和大规模攻坚战有机结合,给马步芳精锐以毁灭性打击。这次战略大决战敌我双方投入总兵力之多、战斗之激烈、付出代价之惨重在西北解放进程中是绝无仅有的。
为了死守兰州,马步芳部署其最为精锐的82军所属三个师分别守卫兰州南山三大主阵地。以100师和青海保安1团守卫东面的马家山一线,以248师守卫正南的皋兰山,以190师守卫沈家岭和狗娃山。党中央来电指示要集中兵力,充分准备,连续进攻,攻克兰州,坚决歼灭“青马”。彭德怀认真分析敌情后迅速、果断、准确作出部署:以十九兵团的63军、65军攻打城东的十里山、古城岭和马家山之敌;以第二兵团的6军攻打正南的皋兰山之敌;以4军攻打城西的沈家岭和狗娃山之敌。3军作为预备队,待敌预备队用尽时从兰州以西向东发起攻击,抢占黄河铁桥,进而断敌退路。总体态势上看,我军用5个军进攻马步芳5个师,基本上我军是以一个军打敌一个师,这是毛泽东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思想具体运用的生动例证,也被彭德怀形象地称为“杀鸡用牛刀”。
其实,在兰州战役发起前,毛泽东主席又多次对彭德怀强调在战役进程中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胡马的军事原则,和战场上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要求。兰州战役中,彭德怀司令员针对敌方一无空中力量支援、二无坦克战车前出的战场实际,认为谁步炮协同占上风,谁就能取得战场胜势。我军发挥炮火绝对集中优势,做到了步炮紧密配合。部队进攻时仔细侦察,精密计划,充分准备,集中优势兵力、火力、技术于一点,一个山头一个山头逐次歼灭敌人。达到了“不攻则已,攻必奏效”。
经过鏖战,我军歼敌82军大部,青海保安第一团、甘肃保安第一团、第四团全部和敌129军之181师、357师各一部。毙伤敌1.3万余名,俘敌1.2万余名,共歼敌2.5万余名(淹死约2000余在外)。
灵活机变:结合战场态势灵活战术战法
灵活机动地使用兵力和变换战术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军队战略战术中的显著特点。
古城岭地势十分险要,是兰州东南的天然屏障。多年来敌人经过伪装改造,设置了大量障碍。194师582团,在大山顶血战后配属193师夺取古城岭时,团长孟平一线指挥发现敌人利用暗道进行隐蔽、运动和攻击,防御阵地火力配置很严密,有交叉火和倒打火,同时发现我军突击队在敌外壕内狭小地形活动受限等情况,迅速指挥所属部队从沟内和沟上同步攻击反扑之敌,并调来二梯队组织火力掩护。突击队在沟内用冲锋枪扫射,沟上在火力掩护下,以排子手榴弹猛砸敌人,经过艰苦奋战,最终突破敌人防御阵地,占据制高点。
皋兰山主峰营盘岭,是敌人布防的重点之一,筑有坚固工事,山上遍布明碉暗堡,山前有长约2公里无屏障开阔地,被敌军火力严密封锁,极不利于部队进攻。三营子是营盘岭的主要阵地,第二兵团第6军17师在接到野司全线停止攻击命令后,研究认为进攻到三营子脚下的50团三营回撤下来不利于下步作战行动,于是采用在蟠龙镇战役时发明的“膏药战术”,将三营留下,在敌人眼皮子底下贴上一张“膏药”,为下次进攻创造有利条件。战斗关键阶段,50团为解决火炮弹药少、对敌压制弱、陡壁攀越难等问题,提出对崖坎、峭壁采取炮轰、爆破和搭梯子攀登三结合的打法,将敌人主阵地上的崖坎炸成有坡度的豁口,为部队冲击又开辟了道路。
窦家山山势陡峭,易守难攻。它是敌兰州东南防线的天然屏障和要冲。山上有互相连接的15个工事群,构成了支撑点式环形防御,既能独立作战,也能相互支援。我军各作战部队把火炮推到敌人鼻子底下,进行直接瞄准和抵近射击,有效确保了稳、准、狠、猛打击敌人,为我步兵打开前进通路。决胜阶段,我军先以突然火力狠击敌军,随后以炮火假延诱敌出洞,最后猛烈火力覆盖暴露之敌,我军冲击部队突然出现在敌军面前,使得敌军难以招架。步炮协同智勇胜敌,是一举突破成功的关键所在。
兰州黄河铁桥是通往宁夏、青海和新疆等地的唯一公路铁桥。8月26日,我军击毁了正在通过铁桥溃败西逃的国民党两辆满载弹药的军车,车上弹药爆炸引发大火,致使大桥南端两孔18节木桥面全部烧毁,中断了黄河两岸的交通。一野副司令员张宗逊指示187师副师长徐信、63军司令部参谋处长原星现场处置。桥体经过火烧后钢架结构发生物理性变化,承受力大幅减弱,重新搭板过重兵具有较大危险。为确保前进安全,经过技术测定,部队采取三种方法过桥,即:以连为单位保持应有距离分批过桥;驮载火炮辎重采取分解法,人力输送,单畜前进;所有人畜过桥均轻步缓行。北进部队按时安全越过黄河,乘胜追击敌军。
人民战争:依靠人民群众组织支前工作
人民战争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我党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兰州战役中,人民战争再次大放异彩。
从陇东追击战到兰州战役,战场供应线绵延数千里,作战时间持续几个月,粮食、弹药及其他军需物资消耗极大。而我军作战地区绝大多数是新区,粮食、弹药主要是靠后方运送。从解放区后方到作战前线道路遥远,还要翻山越岭,而当时我军只有少量汽车,运输主要靠马驮、车载,面临着很大困难。对此,毛泽东在决战一开始就指出,把决战的胜利首先建筑在全民动员的基础上。我军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在战役前和战役中,进行广泛动员和组织工作。陕北和陇东老解放区各级共产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全力以赴支援革命战争。参加支前的民工队有陕北、陇东老区的民工,又有陕西三原、大荔、咸阳、渭南等关中解放区组成的大车队,拥有大车4600余辆。陕北老解放区的担架队随军转战3000余里,陇东老区民工也随军转战千里。8月中旬甘肃定西地区各县相继解放后,彭德怀率野司总部途经通渭时曾对该县负责人说:“野战军要解放兰州和大西北,你们要搞好支前工作。”
遵照彭德怀的指示,定西地区人民充分利用当地民间运输力量,积极参加解放兰州和大西北的支前工作。在支前运输中陇西县成立了兵站,并将全县所有的驮畜、大车等运输工具组成一支庞大的运输力量。支前民工队到了新区以后,遵守政策纪律,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向新区人民宣传革命道理,讲解我党我军的政策,启发新区人民的阶级觉悟,成为带动新区人民支前的一支重要力量。
据统计,为支援兰州作战,新老解放区随军运输人员达到15万人之多,相当于当时兰州市的总人口。他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夜以继日不停地抢运粮食弹药,帮助抢救伤员,协助警卫物资,一起打扫战场,共同维持治安。人民的全力支援,不仅从根本上保证了前线物资供应,也给解放军将士极大地精神鼓舞。为夺取兰州战役的胜利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保证作用,为解放大西北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彭德怀感慨地说:“如果没有西北群众的支前参战,我们要想取得胜利,做梦也是梦不到的!”
兰州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我第一野战军同西北国民党军展开的最大规模的城市攻坚战,丰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人民战争、战略决战、打歼灭战的思想内涵,在我军光辉战史上书写下了极为重要、极其精彩的一页。
作者:
张昊,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军事思想与军事历史专业研究生。
李银祥,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军事思想与军事历史专业教授,国防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兰州战役纪念馆 供稿 供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