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从众心理案例(每天一个心理学小知识之从众心理)

以下文章来源于杭商院心协

从众心理

经典的从众心理案例(每天一个心理学小知识之从众心理)(1)

经典的从众心理案例(每天一个心理学小知识之从众心理)(2)

从众心理(conformity)

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实验表明只有小部分人能够保持独立性,不被从众,因此从众心理是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经典的从众心理案例(每天一个心理学小知识之从众心理)(3)

阿希从众实验

1956年的阿希从众实验旨在研究从众现象的具体表现、产生及其原因。该实验以大学生为被试,每组7人,坐成一排,其中6人为事先安排好的实验合作者,只有一人为真被试。实验者每次向大家出示两张卡片,其中一张画有标准线X,另一张画有三条直线A、B、C。X的长度明显地与A、B、C三条直线中的一条等长。实验者要求被试判断X线与A、B、C三条线中哪一条线等长。实验者指明的顺序总是把真实被试者安排在最后。第一至第六次测试大家没有区别,第六至第十二次前六名被试按事先要求故意说错,借此观察被试的反应是否发生从众行为。

实验结果很有趣,被试者的反应多种多样,有25%的被试者从头到尾都坚持着自己的判断,没有受到影响,而50%以上的被试则在超过六次的实验中都听从了实验合作者的错误判断,甚至还有5%的被试在每一场实验中都展示出了对错误判断的盲从。将从众行为出现的总次数除以被试数目再除以实验次数,得到的从众行为发生率约为33%,也就是三分之一。

实验结束后,阿希对那25%的坚持己见的被试者作出了分析,并对他们没有选择从众的原因作出了总结:

(1)他们从始至终的判断都基于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不是人云亦云。他们在前六次的真实实验中就没有选择跟风,所以在后面其他人故意说错的时候,他们依然习惯性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只是这次他们的结果与多数人不同而已。

(2)在自己的意见与大多数人不一致时,他们也会产生焦虑。只是他们能尽快摆脱焦虑情绪,也不会让焦虑左右自己的判断。

经典的从众心理案例(每天一个心理学小知识之从众心理)(4)

优缺点

一、从众的优点:

1.从众可以使群体保持一致性,扩大群体规模。一般来说,群体的规模越大,持一致意见或采取一致行为的人越多,则个体受到的压力就越大,就越容易从众。

2.从众使得群体的凝聚力变得十分强大。比如在团队合作当中,小组成员更倾向于有意识、自觉地达成一致意见,形成统一的目标。

3.从众行为可以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推动法制法规的实施。

二、从众的缺点:

1.一味的从众=盲从。盲从,让聪明的人变得愚蠢,让勤快的人变得懒惰,让积极的人变得消极,让智慧的人变得平庸。

2.从众容易扼杀群体成员的创造性。

3.传统中的某些消极意义的东西,社会不正之风也会产生压力,使人们产生从众心理,甚至改变正确的观念和态度,与某些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保持一致,这种从众是消极的,会助长不良传统的巩固和歪风邪气的蔓延。

经典的从众心理案例(每天一个心理学小知识之从众心理)(5)

克服从众心理

1.多自己做决定。一个主意比较正的人,很难被别人影响,也不会出现什么从众心理,所以在日常的事情中,在普通的工作中,都需要学会自己做决定,拿定主意。

2.掌握分析能力。一个有分析能力的人,也不容易受别人影响,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不会轻易相信别人说的和做的,会有自己的判断,会根据各类因素去分析整个事情。

3.保持自我内心的强大。要克服从众心理,还需要保持内心的强大,要懂得让自己内容充实起来,不会因为别人的看法而改变什么,有自己的行为原则和处事风格。

4.陶冶自己的情操,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往往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会让人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完全吸引自己,愿意全身心投入其中,这样会避免从众心理。

5.培养自信,懂得什么是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计划,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会让自己避免出现从众心理,也能让自己知道什么才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认识从众心理的负面影响。

经典的从众心理案例(每天一个心理学小知识之从众心理)(6)

-End-

「有用就扩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