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之弥补遗憾(一曲清平乐一场长恨歌)

“国有城兮,城四方;城有君兮 仁以长。子皆寿短,储落旁;女亦娇拗,终惶惶。然民亦皆,君子女;市井平宁,百姓康。惟愿我能,一日为己,从心从孝,勿思复礼,为夫恣情于内,为父舐犊于膝,识卿于初,无疏离。但愿吾能,尽节其欲,亦君亦父,勿忧旦夕。臣忠能兮,为栋梁;君有后兮,持正方。慎乃君德之首,民为天下根基,为天下平宁。”

清平乐之弥补遗憾(一曲清平乐一场长恨歌)(1)

由正午阳光出品的《清平乐》,自播出以来好评如潮。这部以宋仁宗视角为主的古装历史剧,以真实的历史细节,高度还原的服装饰品,展现了宋仁宗时期“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弄乐业、文武忠良”的盛世美景。除此之外,经常在电视剧中被当成影视剧背景版的大宋皇帝宋仁宗,此次终于站在了主角的位置上,他的几段后宫恋情,也由此拉开序幕,成为了观众关注的焦点。随着剧情的播出,宋仁宗的感情线,从青梅竹马的苗娘子,到天真烂漫的陈熙春,再到聪慧沉稳的曹皇后,有不少观众都在为这几段感情意难平。

北宋《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清平乐之弥补遗憾(一曲清平乐一场长恨歌)(2)

在接下来播出的第13-14集中,宋仁宗的官配中又多出了一位美艳张扬的舞女张妼晗。由于这部剧的主演是宋仁宗与曹皇后,因此有不少观众一直在期待帝后的感情戏,虽然不知在接下来的剧情中,编剧会让这对官配的感情戏如何继续发展,但是这位突然登场的张贵妃,才是正史中宋仁宗的最爱,他们二人的恋情故事,堪称北宋宫廷里的《长恨歌》。在近些年的古装剧中,很少涉及到北宋皇帝的宫廷感情,这让人们对于北宋皇帝与后妃的爱情故事知之甚少,甚至到了无人问津的局面。

清平乐之弥补遗憾(一曲清平乐一场长恨歌)(3)

其实,只要对北宋时期有着进一步的了解,人们就会惊奇的发现,原来在北宋年间的后宫之中,竟然有一段比唐玄宗也与杨贵妃更加真实,更加感人的爱情故事,这段宫廷恋情的主角就是宋仁宗与张贵妃。他们二人之间究竟发生过怎样的故事,与唐玄宗、杨贵妃跌宕起伏的宫廷恋情相比,他们二人的感情究竟是带有悲剧色彩还是喜剧色彩?与接下来要播出的《清平乐》相比,究竟又有何不同之处呢?

宋仁宗宫廷恋情

在北宋诸多皇帝中,宋仁宗也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位皇帝,他就是民间传说故事中“狸猫换太子”的原型。不过真实历史与民间传说,还是有较大的出入。宋仁宗自出生之日起,他便被嫡母刘太后从生母李氏身边夺走,只不过他的亲生母亲并没有遭到刘太后的迫害;但是与传说相比更为残忍的是,宋仁宗在亲生母亲离世时,他都不知晓自己的真实身世。

清平乐之弥补遗憾(一曲清平乐一场长恨歌)(4)

《清平乐》首集便讲刘太后和宋仁宗的矛盾与冲突交代了清楚:“初,仁宗即位尚少,太后称制,虽政出宫闱,而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可见在公元1022年,宋仁宗登基以后,由于仁宗年少,加上刘太后自幼就对宋仁宗约束有加、管束严格,刘太后一直都是垂帘听政的。史书中记载这位刘太后有吕后、武皇的才能:“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真宗退朝,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宫围事有问,辄傅引故实以对。”但是,这位太后并没有学吕后、武则天将政权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毕竟宋朝有专门防止宦官、女主乱政的祖宗之法。

清平乐之弥补遗憾(一曲清平乐一场长恨歌)(5)

但是,刘太后仍然不肯将手中的权力全部给这个自幼带大的“养子”,就连他的第一任皇后郭皇后,都是刘太后替他选择的妻子。

直到公元1033年,刘太后病逝后,宋仁宗才借郭皇后在后宫中与妃嫔肆意争宠、大打出手一事废黜皇后。仅隔一年,宋仁宗又在大臣的接连催促、授意之下,迫于无奈立了德才兼备、中规中矩的曹皇后。只可惜曹皇后仍然不符合宋仁宗的择偶标准,所以他与这些后宫妃嫔,只能过着相敬如宾的日子。直到过年1040年,已经30岁的宋仁宗,遇到了舞女出身,仅有16岁的张贵妃,他的北宋宫廷恋情,才由此拉开序幕。

清平乐之弥补遗憾(一曲清平乐一场长恨歌)(6)

张贵妃恩宠后宫

张贵妃本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祖颖,进士第,终建平令。父尧封,亦举进士,为石州推官卒。”只可惜在她8岁那年由于父亲张尧封的去世,张家开始走向没落。张贵妃的叔父拒绝收留张氏母女,被迫无奈之下,母亲曹氏只能将女儿卖给当时的齐国大公主府邸,当一名府邸上的歌舞者。此后8年的时间里,张贵妃一直接受宫廷歌舞礼仪训练,这让她逐渐成长为一名颇具美貌,富有艺术才情的女子,由于从小寄人篱下长大,张贵妃极善意人意:“妃巧慧多智数,善承迎,势动中外。”也因此获得了宋仁宗的宠爱。

清平乐之弥补遗憾(一曲清平乐一场长恨歌)(7)

据史书记载,当宋仁宗在宫廷内外倡导节俭时,张贵妃作为一位及三间宠爱于一身的妃子,她的起居用品为“素竹漆床,黄绢缘席,黄隔织褥”;当民间发生三年大旱时,宋仁宗为百姓焚香祈雨,张贵妃为了助仁宗一臂之力,她竟然“刺臂血书祝辞”;当张贵妃想要借着自己的恩宠,为叔父谋得一官半职之时,却导致宋仁宗被包拯等大臣“唾溅帝面”,为了护皇帝颜面周全,她主动放弃此事,对那些大臣们“迎拜谢过”,最终化解了大臣与皇帝之间的尴尬。这样的张贵妃,与为了争宠被废的郭皇后相比,与只懂得遵守宫廷规矩的曹皇后相比,她的灵活多变,才情貌美,怎么可能让她不受到宋仁宗宠爱长达14年之久。

一曲宫廷悲歌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清平乐之弥补遗憾(一曲清平乐一场长恨歌)(8)

那么宋仁宗对于这位张贵妃的宠爱,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自公元1040年张贵妃得到宋仁宗垂青后,她在宫中后妃的升迁速度,可谓是史无前例。宋朝后妃制度承唐制,其升迁速度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皇帝对其的宠爱,仅是后宫妃子升迁的条件之一。可是张贵妃刚成为后宫妃子就被封为了正五品才人,仅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她就被升为正二品修媛,这种一年时间内连升三级的妃子,完全打破了北宋后宫正常的升迁规定。

清平乐之弥补遗憾(一曲清平乐一场长恨歌)(9)

不仅如此,张贵妃在获得仁宗青睐以后,仅用了短短4年时间,她就为仁宗生了三位公主。第一位公主出生时,一向提倡节俭的是宋仁宗,与皇家仓库之中取出了绫罗八千匹,张贵妃所受到的赏赐,完全高于后宫内其他妃嫔加起来所受的赏赐。除了她的女儿倍受恩宠以外,宋仁宗还将张贵妃已经故去的祖宗三代追加赠官,仁宗这一做法曾经遭到司马光的强烈反对,可是他依然破例“封赠三代”。

清平乐之弥补遗憾(一曲清平乐一场长恨歌)(10)

宋仁宗为了表达自己,对于张贵妃“宠爱日盛,冠于后庭”的态度,他曾多次处心积虑、挖空心思想要将张贵妃立为皇后。庆历八年北宋宫廷发生叛乱,宋仁宗借着“贼起皇后阁前”、“美人张氏有扈跸功”,欲废黜曹皇后,遭到大臣强烈反对后,他只能册立张美人为贵妃,让张贵妃在后宫之中仅次于皇后之下。后来,宋仁宗还多次提出力争贵妃为皇后的计划,只可惜中规中矩的曹皇后在朝廷中颇得人心,这让张贵妃在世之时,始终无法坐上皇后之位。

清平乐之弥补遗憾(一曲清平乐一场长恨歌)(11)

这位张贵妃也是红颜薄命的代表,年仅31岁便病逝。她去世以后,宋仁宗将她破例追封为温成皇后,不喜奢靡的宋仁宗,竟然在张贵妃去世后以锦绣、珠翠、金玉焚瘗。张贵妃去世一年后的忌日,对于贵妃病逝久久不能释怀的宋仁宗,便大病了一场。此后他的感情生活更是一团糟,他故意冷落、怀疑曹皇后,为温成皇后写下了不少诗词以表达其追思之心,北宋后宫再无一妃嫔受到如张贵妃一般的尊宠,几年之后异常孤独的宋仁宗去世,他的这段宫廷爱情也淹没于宋代史籍之中。可能这就是唐人元稹诗中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感谢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

《宋史》

《全宋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