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

下面的内容来自微信公号“南京图书馆”,该公号有个栏目名为“古籍珍本欣赏”,介绍江苏省地区的珍贵古籍,一期一部。我们汇总了10期,即是以下内容。

江苏是钟灵毓秀之地,在我国已公布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江苏所藏达10.6%,令人羡慕了。本期除抄本《永乐大典》和4部宋刻本之外,还有唐写本和历史上第一部苏州地方志等。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1)

明内府抄本《永乐大典》

解缙(1369-1415),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明朝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与徐渭、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著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等,总裁《太祖实录》《古今列女传》,主持编纂《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所采择、保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种之多,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多个领域的百科文献,为迄今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

全书共计有22,87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0,095册,全部字数约3亿7千万字。在南京编修完成后,仅抄录了一部,称为“永乐正本”;到嘉靖朝,又重录了一部,称为“嘉靖副本”。随着朝代更迭,内忧外患中被偷盗、抢掠、焚烧,正本已不知所踪,副本亦只剩下400余册,散藏于世界各地的三十多家单位。因此,南京图书馆所藏的《永乐大典》虽为残页,亦弥足珍贵。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2)

永乐大典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明解缙等辑,明内府抄本,存一叶。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3)

南宋刻本《诗集传》

《诗集传》为宋代大儒朱熹所撰之《诗经》注本,成书于宋淳熙间,乃《诗经》研究之经典之作。此书问世后,不仅为说《诗》者奉为圭臬,元以后科举取士亦以此为准绳,对后世影响至深。

此南宋本,为现存最早刊本。吴寿暘《拜经楼藏书题跋记》中谓其“楮墨古雅,字画精楷”,“宋刻之佳者”。此本凡二十卷,传世稀少,中国大陆今仅存残帙,且散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处,以南京图书馆所藏八卷为数较多。鲁殿灵光,弥足珍贵。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4)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5)

诗集传二十卷,宋朱熹撰,宋刻本,清吴寿暘跋并录清陈鳣跋,清丁丙跋。南京图书馆藏,存八卷(一至八)。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6)

宋嘉定本《汉书》

《汉书》为我国首部纪传体断代史,继《史记》之后又一部史学巨著,记载了汉初至王莽新朝二百余年间的史事。《汉书》乃官修史书,行文典雅,古奥难读,历代传抄多有讹舛。唐初学者颜师古汇集前人注述,纠谬补缺,贡献卓著。宋代学者校勘尤勤,先后有“淳化本”、“景德监本”、“景祐本”等精校善本问世。

此本约刻于宋嘉定元年(1208)前后,博采诸本之长,为《汉书》版本系统中的重要版本之一。行格疏朗,纸墨精好。黄丕烈称其为宋椠中的“佳刻”,堪与“景祐本”相媲美。此本今海内仅存二十卷,分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以南京图书馆所藏卷数为多,堪称至宝。

北宋文人苏舜钦曾经“汉书就酒,越喝越有。”了解苏舜钦的故事,可以看这篇:奇人苏舜钦:闹肚子也能写成清新脱俗的诗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7)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8)

汉书一百卷,汉班固撰,唐颜师古集注,宋蔡琪家塾刻本,清卢文弨、朱文藻、黄丕烈、钱泰吉、胥绳武、丁丙跋,清鲍廷博、周广业、陈焯、钱馥、邵志纯、张燕昌题记。南京图书馆藏,存十四卷(四十七、六十四至六十五、六十七至七十、八十三至八十六、八十九、九十二、九十七)。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9)

唐写本《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是佛教思想史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典之一,后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所译的版本,则是《法华经》最通行的版本,亦是历代高僧讲释注疏的底本。此唐写本为极具重要文献及文物价值的敦煌写本。本卷内容为《法华经》“叙品第一”,共六纸。首残,失半纸。尾残,依内容推断约失三纸。失题。

此写本,麻纸染黄,柔韧鲜明,墨色清晰,卷内书法为标准楷书,书法秀劲,秾纤合度,弥足珍贵。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10)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11)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12)

妙法莲华经卷一,后秦释鸠摩罗什译,唐写本。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13)

南宋刻本《四书章句集注》

《四书章句集注》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注釋儒家经典的代表性著作之一,对后世影响极大。“四书”之名即始自此朱熹统撰之书,并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科举取士初级课读的标准读物。

此宋刻本,行格疏朗,字大如钱,字、墨、纸俱佳,令人赏心悦目。书中有宋讳字,刻工均为南宋临安地区之娴熟工匠。全书刻印精美,罕见存世,并曾为清初常熟大藏书家席鉴所珍藏。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14)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15)

四书章句集注二十八卷,宋朱熹撰,宋刻本(有影抄补配)。徐州市图书馆藏。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16)

历史上第一部《苏州府志》

卢熊,字公武,昆山人。元末明初为吴县教谕,官至兖州知州。

此为历史上第一部《苏州府志》。洪武原刊至民国间已流传稀少,傅增湘曾购得一部,为康乾间宋宾王手校本,当时过云楼主人顾鹤逸以本郡名志,有意收之,但傅氏未能割爱。后傅氏为顾鹤逸另购得同版一部,即此本。卷端有傅氏手跋述及此事,汪希董过录宋宾王、黄廷鉴校跋并摹写傅氏藏本首页。此刻本已极为稀见,又集古今名家校订批跋,甚为宝贵。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17)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18)

[洪武]苏州府志五十卷图一卷,明卢熊纂修,明洪武十二年(1379)刻本,傅增湘跋,汪希董跋并录清宋宾王、黄廷鉴校跋、顾麟士跋。南京图书馆藏。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19)

明潘氏《集古印范》十卷本

明代收藏家潘云杰将所藏古玺印聘请当时著名篆刻家苏宣、杨当时二人模勒于石,然后钤印成谱并附释文及玺印样式、材质。印谱以原印钤盖方式始于明中期顾从德的《集古印谱》,之前大都为木刻雕版流传,潘氏之法既得古印之真,又保护原印,可谓两全其美。谱序、释文和印格皆为蓝印。此书共有六卷与十卷两个版本,此十卷本传世极为稀少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20)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21)

集古印笵十卷,明潘云杰编辑,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刻钤印本(缺第七卷)。南京图书馆藏。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22)

抄本《诗经泽书》

堵胤钖,字仲缄,无锡人。崇祯进士,南明永历时任兵部尚书,抗清将领。有《堵文忠公集》。

《诗经》解义类书,崇祯八年所著。此书不见于朱彝尊《经义考》,清初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以收录明人著述为主,亦无此书,故在清初已流传稀少。末有吴骞跋文,称“今复从徐舍陈子景辰借得此旧钞本,因亟为传录其副。”序中旁书“入掌钧衡出总军旅”等字为吴骞手迹。书中又钤有:拜经楼吴氏藏书印,知其为吴骞家抄本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23)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24)

诗经泽书三卷,明堵胤钖撰,清嘉庆十六年(1811)吴氏拜经楼抄本,清吴骞跋。南京图书馆藏。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25)

黄丕烈家抄本《意林》五卷

马总,字会元,唐扶风(今属陕西)人,官至淮西节度使,户部尚书。性笃学,史称其“虽吏事倥偬,书不去前”。

此书系从梁庾仲容《子钞》一书改编。庾仲容曾取先秦及以后诸子杂记一百余家,摘录其要语,辑为《子钞》三十卷,马总以其繁简失当,故仍遵原目,复加选录、增删而成。此本天头存黄丕烈墨笔校文。经黄丕烈、沈树镛递藏

沈树鏞,字均初,一字韻初,号郑斋,南汇(今属上海)人。官至内阁中书,典藏金石书画甚富,著有《汉石经室丛刻目录》等,又与赵之谦合纂《续寰宇访碑录》。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26)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27)

意林五卷,唐马总编,清黄丕烈家抄本,存二卷(一至二),清黄丕烈校,清沈树镛跋。南京图书馆藏。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28)

宋刻本《乖崖张公语录》

张咏,字复之,号乖崖,北宋初年名臣,以治蜀著称。此书为其门人李畋编辑,主要记载张咏于治蜀期间的政事言行,后附“公与潭牧刘学士帖”及韩绛、王安石等公卿题赠。

此书现存宋刻本有两种形式,一收录于《乖崖先生文集》之中,一为单行本,此本即为宋刻仅存之单行本,所收“语录”65则,而《文集》仅19则,且记事也较《文集》本更为详备而有序。这部宋刻卷末木记题:“绍定庚寅刊于钱塘俞宅书塾”。避宋讳,“完”“慎”等字缺末笔。字体介于欧阳询和褚遂良之间,端楷秀美,墨色匀净,具典型南宋浙本特征,宋刻宋印,存世孤本。曾为宋末元初著名学者俞琰之孙明俞贞木收藏。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29)

历史古籍珍藏系列(江苏图书馆珍贵古籍赏鉴)(30)

乖崖张公语录二卷,宋李畋辑,宋绍定三年(1230)钱塘俞宅书塾刻本,曹元忠跋。南京图书馆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