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第542天礼记檀弓 学习国学第513天礼记曲礼15

《礼记》曲礼15

国学第542天礼记檀弓 学习国学第513天礼记曲礼15(1)

【原文】临祭不惰。祭服敝则焚之,祭器敝则埋之,龟策敝则埋之,牲死则埋之。凡祭于公者,必自彻其俎。

【译文】参加祭祀,不得怠惰。祭服破了要烧掉,祭器破了要埋掉,用于卜筮的龟策破了要埋掉,用于祭祀的牲口死了要埋掉。凡是在国君的庙里助祭的士,祭过神后,都要把应得的一份祭肉自己带回家中。

【原文】卒哭乃讳。礼,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逮事父母,则讳王父母;不逮事父母,则不讳王父母。君所无私讳,大夫之所有公讳。《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夫人之讳,虽质君之前,臣不讳也;妇讳不出门。大功小功不讳。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译文】行过卒哭之祭,就要避免称呼死者之名。但据礼的规定,与死者之名读音相同的字可以不避,双字之名只要避其一字即可。如果赶上侍奉父母,就要避讳祖父之名;如果未赶上侍奉父母,则可不避讳祖父之名。在国君面前不避家讳,在大夫面前则应避国君之讳。读《诗经》、《尚书》等经典,不须避讳;写文章,不须避讳;否则将辞不达意,闹出笑话。庙中的祭文和祝辞,不须避讳。国君夫人的家讳,即令是在和国君对话,臣子也不须避。妇人之名讳,仅限于家门之内。对大功、小功的亲属,不须避讳。凡是到了一个新地方,要先打听当地的禁忌;进到城里边,要先打听城里的风俗。

国学第542天礼记檀弓 学习国学第513天礼记曲礼15(2)

网络图片

【原文】外事以刚日,内事以柔日。

【译文】进到别人家,要先打听主人的家讳祭祀家外之神要用单数日,祭祀家内之神要用双数日。

【原文】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某日,旬之内曰近某日。丧事先远日,吉事先近日。曰:「为日,假尔泰龟有常,假尔泰筮有常。」

【译文】凡用卜筮的办法来择定吉日,本旬以外的日子称作"远某日",本旬之内的日子称作"近某日"。丧葬等事,应先卜远日;祭享等事,应先卜近日。卜时要说:"卜个吉日,借助泰筮判个吉凶,泰筮的灵验是一贯的。"筮时要说:"筮个吉日,借助泰筮判个吉凶,泰筮的灵验是一贯的。"

国学第542天礼记檀弓 学习国学第513天礼记曲礼15(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